埃塞克斯伯爵对女王的影响力一如他在公众中受欢迎那么大,到1590年代达到最大程度。他成了“伦敦人的挚爱”。他只要骑马穿行于街上,就会受到民众的热情欢呼崇拜。他一路走过,人们纷纷脱帽致意。他也风度翩翩地摘下自己的帽子,回应着人们的热情,并谦卑地弯腰致意。这是英国人至今崇尚的贵族骑士的榜样。弗朗西斯绝对不是出于妒忌,而是关心地提醒他说,要谨言慎行,不可太过张扬。如果这颗新星的光芒,令女王黯然失色的话,那就会大祸临头。女王与其民众都不喜欢有太多的
竞争力。没有人会允许别人取代他们仍然热爱着的“伊丽莎白女王陛下”。弗朗西斯能看到这种危险的存在,但埃塞克斯却不管不顾地自得其乐,没有意识到绊脚石已在不远处出现。
当这位年轻伯爵在民众中的形象得到进一步提高时,国务大臣家族的敌意也明显增强了。塞西尔家族与三个“才子娇娃”之间的鸿沟,一年比一年扩大。老国务大臣现在开始极力培养自己的亲生儿子罗伯特·塞西尔,希望他能子承父业。如果老国务大臣能做到的话,那他绝对不会让伊丽莎白的后代抢占自己的位置。
国务大臣心里非常清楚,一旦培根加年轻伯爵的这个小集团掌控了政府权力,那他和他的儿子就会遭到出局的下场。当然,只要伊丽莎白女王还有一口气,他就是安全的。但年轻人的野心已不在此,他们的触角已经伸向以后的日子。于是,老国务大臣死撑着不让这个小集团得到权力,以保证自己那尽管脆弱但却聪明的儿子担任要职。
培根曾被抨击抛弃国务大臣的圈子,参与到年轻伯爵的小团体中,以实现自己的宏图抱负。培根的这种行为被认为是很不光彩的行为。其实,王室里有很多人都想那么做。在过去的日子里,他们并没有主动选择的权利,只能依靠某个人的地位,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与抱负。当大悲剧发生之后,培根承认自己所以与埃塞克斯伯爵站在一起,一是认为伯爵是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材,二是可以更有效地完成他的使命,以报效国家。
1593年,埃塞克斯伯爵对女王的影响力达到顶峰。但他还想要更大的影响力。这时,埃塞克斯伯爵决定帮助弗朗西斯获得一个政府里的要职,这是弗朗西斯早就应该得到的。他看中了大法官的位置,如果不行,首席大律师也可以。但从1595年写给伯爵的信中,可以清楚地看出,开始,弗朗西斯对取得一个政府里的职位,并不十分热心。他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他在国家事务上,“更适合拿本书,而不是亲身参与”。
埃塞克斯伯爵直接请求女王,但时机选得太坏了。弗朗西斯刚在国会辩论给王室提供特殊辅助金时给女王一个下马威。为了惩罚弗朗西斯,她拒绝见他。而没有觐见女王的人,在所有国务事情上都没有位置,他的事情因此被搁置下来,只好等弟弟再次帮他陈词。
但埃塞克斯伯爵没有立即重提弗朗西斯担任要职之事,因为,伊丽莎白那段时间极其敏感。国会有个叫彼得·温特沃斯的议员,提议由下议院起草一份议案,迫使女王宣布自己的下一任继承人。伊丽莎白对这个提议十分恼怒。于是,她借别的理由大发雷霆,把这个议员送到塔楼里囚禁,命令把他关押至死。她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想让手下所有大臣包括自己的两个儿子都知道,关于继承人的话题,不许进一步讨论下去。
弗朗西斯的仕途变得越来越不好走了。他知道如何才能取悦女王,不过,他更知道要保持一个完整人格需要付出多大代价。他在两者之间苦苦挣扎,试图找到一个平衡点。这一切使得历史学者们认为,他心存巨大野心,但同时又在王室里逢迎作戏,逆来顺受。
埃塞克斯伯爵为弗朗西斯争取大法官一职,伊丽莎白一直不表态。在彼奇所写的《回忆录》中,我们读到这样的情节:埃塞克斯伯爵有一天驾着四轮大马车,车上坐着国务大臣塞西尔的儿子罗伯特·塞西尔。这小子暗示他说,培根是个“粗糙之人,又太年轻”,不适合“委以要职”,并故意嘲弄他。埃塞克斯伯爵听了这话,心中非常生气。弗朗西斯比他们两个都大好几岁,可你罗伯特·塞西尔目前已经身居要职了啊。儿子的这种观点,也正是当爹的求见女王时所陈述的:弗朗西斯还很年轻,并不适合那个职位。尽管他和他儿子都心知肚明,弗朗西斯已经33岁,非常有能力胜任此职。但这观点在女王听来,却很有说服力。
小塞西尔说话时,一副冷冷的样子。伯爵内心气愤至极:“我必须为弗朗西斯争到大法官的职位。我要尽我的全力,使用我的全部权力、我的影响力和我的所有关系,尽我的一切力量,打倒所有想获得这一位置的人,帮弗朗西斯得到此位置。如果真的有谁不是从我手中得到此位置,那我会给这个人好瞧的。”
明争暗斗仍在继续,派别已经分清。只有一方获胜才能了事。连安妮夫人也来帮助弗朗西斯。她求见自己的侄子罗伯特·塞西尔。她对他说,她相信弗朗西斯“被人为地扭曲使用了。只有上帝知道谁在这样使用他,也只有上帝知道那个人为什么这样扭曲地使用他。”安妮夫人知道这个“谁”和“为什么”的个中含意,罗伯特·塞西尔也心中知晓。“我认为他是应该受到重用的不二人选。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把自己的才能发挥出来。……全世界都惊叹他的才能。但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女王陛下只会进一步压制这个人才,而不会使他发光发热。” 安妮夫人敢这么责备女王,全因为没有一个人比她更了解弗朗西斯所遭遇的羞辱有多深。尽管有安妮夫人助一臂之力,伯爵这一方仍然没有占得什么优势。埃塞克斯在女王面前越是坚持己见,她越是拖着不表示最后意见。伯爵坚称,弗朗西斯绝对不应该是“陛下的陌生人”,也不应该成为“陛下政府的局外人”。但是,最后决定得由女王做出。女王却越来越固执。
52书库推荐浏览: [美]弗·菲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