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审言平生在政治上没有什么作为,人品亦不甚高,但他的文才在当时享有
盛名,少时即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晚年与沈佺期、
宋之间唱和,对今体诗形式之确立颇有贡献。杜甫对祖父甚为推崇,他在《进
雕赋表》中说:“亡祖故尚书膳部员外郎先臣审言,修文于中宗之朝,高视
于藏书之府,故天下学士到于今而师之。”他并且把杜审言的诗学成就看成
是家庭传统,说:“吾祖诗冠古。”(《赠蜀僧闰丘师兄》)又对其子说:
“诗是吾家事。”(《宗武生日》)前一句话当然是夸张的溢美之词,但后
一句话是合乎事实的:诗歌确实是杜甫家庭的传统,杜甫的诗艺是与杜审言
一脉相承的。
杜审言的诗今仅存一卷,但就是从这些残存的作品中,仍然可以看出杜
甫向他的祖父学习、摹仿的痕迹。比如在句法方面,杜甫诗中就显然有摹仿
杜审言之处:
绾雾青丝弱,牵风紫蔓长。
——杜审言《和韦承庆过义阳公主山池五首》之二
林花着雨燕支湿,水符牵风紫蔓长。
——杜甫《曲江对酒》
寄语洛城风日道,明年春色倍还人。
——杜审言《春日京中有怀》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杜甫《曲江二首》之二
而章法方面的影响,从下列两首诗的对比也可以清楚地看出来:
登襄阳楼 杜审言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冠盖非新里,章华即旧台。习池
风景异,归路满尘埃。
登兖州城楼 杜甫
东郡趋庭日,南楼纵目初。浮云连海岱,平野入青徐。故障秦碑在,荒城鲁殿余。从来
多古意,临眺独踌躇。
它们在章法上是极其相似的:首联点明登临的时间、地点,颔联写登临所见
的阔大景象,颈联借历史遗迹抒兴亡之感,尾联写自己的惆怅之意。在意境
的构思和意象的塑造上,杜审言也对杜甫有所影响。例如:
和康五庭芝望月有怀 杜审言
明月高秋迥,愁人独夜看。暂将弓并曲,翻与扇俱团。雾濯清辉苦,风飘月影寒。罗衣
此一鉴,顿使别离难。
月夜 杜甫
今夜部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何时
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两诗都是写月夜怀人的情景,清寒寂寥的意境,薄雾清辉的意象均很相似。
甚至首联与颈联的韵脚都是相同的,多半不是出于巧合。当然,杜甫诗从所
怀之人想起,构思更巧妙,乃是他翻新出奇之处。
上述情形,前人多有论及,①然而杜审言对杜甫的最大影响还不在这些方
面,而在于五言律诗的形式。杜审言作诗注重近体,尤重五言律诗,今存的
杜审言诗共四十三首,其中古体只有两首,而五律却有二十八首,五言排律
也有七首。杜审言的五律不但声律和谐,对仗工稳,而且注重诗的整体结构
和炼字设声,已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他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一诗,
被明人胡应麟誉为“初唐五言律第一”(《诗薮》内编卷四)。②他对七律的
形成也有首创之功。这种情形无疑与杜甫律诗的高度成就是有关系的。胡应
麟指出:“初唐无七言律,五言亦未超然。二体之妙,杜审言实为首创。五
言则‘行止皆无地’、‘独有宦游人’。排律则‘六位乾坤动’、‘北地寒
应苦’。七言则‘季冬除夜’、‘毘陵震泽’,皆极高华雄整。少陵继起,
百代楷模,有自来矣。”(《诗薮》内编卷四)如果说这种影响体现于祖孙
两人的整体创作倾向,所以只能从整体上去感受的话,那么,在下面两种情
形中,这种影响却是十分清晰,可以予以条分缕析的。
首先是联章的五言律诗。在初唐四杰和沈宋的笔下,已经出现过形式基
本成熟的五言律诗,但是他们都未写过联章的五言律诗。在这一点上,杜审
言有筚路蓝缕之功,试看下面这一组诗:
和韦承庆过义阳公主山池五首
野兴城中发,朝英物外求。情悬朱绂望,契动赤泉游。海燕巢书阁,山鸡舞画楼。
雨余清晚夏,共坐此岩幽。
其二
径转危峰逼,桥回缺岸妨。玉泉移酒味,石髓换粳香。绾雾青丝弱,牵风紫蔓长。犹言
宴乐少,别向后池塘。
其 三
携琴绕碧沙,摇笔弄青霞。杜若幽庭草,芙蓉曲沼花。宴游成野客,形胜得山家。
往往留仙步,登攀日易斜。
其四
攒石当轩倚,悬泉度牖飞。鹿麛冲妓席,鹤子曳童衣。园果尝难遍,池莲摘未稀。
卷帘唯待月,应在醉中归。
其五
赏玩期他日,高深爱此时。池分八水背,峰作九山疑。地静鱼偏逸,人闲鸟欲欺。青溪
留别兴,更与白云期。第一首写游兴之发生,且交代时节是为晚夏,天气
52书库推荐浏览: 陈贻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