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在笋根不为人注意。凫雏依着母凫在沙滩上睡眠。好一幅初夏村景!浦起
龙说后二句“微寓萧寂怜儿之感”(《读杜心解》卷六),似乎求之过深。
我们觉得此诗纯为写景,但所写为初夏之景,与前面几首对照,则寓有春来
春去,韶光难留之意,实即下面一首中“人生几何春已夏”的感叹,不过未
曾明言,故更加耐人寻味。后一组诗写法比较集中,七首都是写诗人在江头
寻花,信步走去,自成首尾,诗中洋溢着诗人爱花惜花的一片深情。如其五、
其六分别写“黄师塔”旁边与“黄四娘”家里的花,前者在荒野墓地(“师
塔”即僧人葬所),后者在农户人家;②前者只有无主的一簇桃花,后者有女
主人,且繁花似锦,莺啼蝶舞。显然前者的景象颇为萧索冷清,后者则风光
旖旎。诗人在前一首中说“可爱深红爱浅红”,即对那簇无主桃花感到极其
可爱,在深红、浅红两种花朵中竟难分甲乙,在后一首中则仅仅作描写而对
自己的心情不置一辞,然而在字里行间却洋溢着一片喜悦之情。两首诗写法、
内容都绝不相同,但都很好地体现了诗人的爱花之心。那么诗人为何如此爱
花呢?其七中作了回答:“不是爱花即欲死,只恐花尽老相催!”原来爱花
即是惜春,即是恐怕年华流逝!由此可见,杜甫的这些诗表面上似乎漫不经
心,率然而成,其实绝无粗率、浮浅之病,而且极有风韵,所以王士滇赞赏
后一组诗说:“读七绝,此老是何等风致!”(《杜诗镜铨》卷八引)
日常生活中的细节是平凡的,许多人都曾经历过的。在日常生活中所产
生的感触也是平凡的,许多人心中都曾出现过的。所以杜甫的这些成功地描
写了日常生活细节并成功地抒写了在日常生活中所产生的感触的诗,引起了
① 仇兆鳌注:“桃李有主,且近家园,而春风忽然吹折,似乎造物亦欺人者。”(《杜诗详注》卷九)浦
起龙从之,且曰:“‘相欺,不看作欺花,得解。”(《读杜心解》卷六)
② 黄四娘当是杜甫草堂附近农户人家的女主人。浦起龙说:“黄四娘自是妓人”(《读杜心解》卷六),
可是在荒郊野外岂能有妓入居住,浦注可渭杀风景。
历代读者的共鸣。例如:
屏迹二首①
用拙存吾道,幽居近物情。桑麻深雨露,燕雀半生成。村鼓时时急,渔舟个个轻。杖藜
从白首,心迹喜双清。
其二
晚起家何事?无营地转幽。竹光团野色,山影漾江流。失学从儿懒,长贫任妇愁。百年
浑得醉,一月不梳头。
这两首诗作于宝应元年(762),其时杜甫幽居于草堂,诗中所写皆江村常景
及诗人的日常生活。宋代苏拭曾书写这两首诗,跋云:“子瞻云:‘此东坡
居士之诗也。’或者曰:‘此杜子美《屏迹》诗也,居士安得窃之?’居士
曰:‘夫禾麻谷麦,起于神农后稷,今家有仓廪,不予而取辄为盗,被盗者
为失主。若必从其初,则农稷之物也。今考其诗,字字皆居士实录,是则居
士诗也,子美安得禁吾有哉?’”(《书子美屏迹诗》,《东坡题跋》卷二)
苏拭之言当然是戏言,但这生动他说明了杜诗在描写日常生活细节上取得了
极大的成功,所以能成为生活在三百多年后的苏拭的“实录”。
除了描写日常生活的诗之外,社甫在蜀期间还有两类诗也很有成绩,一
类是咏物诗,另一类是题画诗。题画诗留待第三章第二节中再论,此处先看
咏物诗。
杜甫一向爱写咏物诗,早在放荡齐赵时就作有《房兵曹胡马》等名篇,
在秦州时还作有《天河》、《初月》等一组咏物诗,但他入蜀以后似乎更加
留意于咏物,例如上元二年(761)作《病柏》、《病橘》、《枯棕》、《枯
楠》一组诗,宝应元年(762)又作《江头五咏》即《丁香》、《栀子》、《丽
春》、《鸂》、《花鸭》一组诗,都是有计划地写咏物诗。
那么,社甫在蜀时所作的咏物诗有什么特点呢?
杜甫早年咏物,喜咏壮伟之物。他“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壮
游》),成年后尤喜咏骏马、雄鹰等物,宋人黄彻云:“杜集及马与鹰甚多,
亦屡用属对? .盖其致远壮心,未甘伏橱;嫉恶刚肠,尤思排击。《语》曰:
‘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左氏》曰:‘见无礼于其君者,如鹰鹯之逐
乌雀也。’少陵有焉。”(《溪诗话》卷二)黄彻引《论语》、《左传》
之言未免拘滞,但说杜甫咏马咏鹰体现了“致远壮心”与“嫉恶刚肠”是很
有道理的,社甫的那些咏物诗中确实体现了远大的抱负、豪迈的气概和坚强
的意志,具有阳刚之美的美学倾向。但是杜甫在成都时所作的咏物诗发生了
很大的变化:他很少咏马、鹰等壮伟不凡之物,而多咏平凡、普通之物,咏
52书库推荐浏览: 陈贻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