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德昌,周铁柱,吴妈的饭菜很简单,豆角,白菜,萝卜汤,米饭,再加上一碟盐味刻意放得有点重的乳腐。
而严礼强的饭菜却要丰盛很多,除了桌子上的那几样普通的家常菜之类,严礼强的面前,还摆放着一个小小的陶罐,只要一揭开陶罐,一股浓浓的土参炖鹌鹑的香味,就从那个陶罐之中飘散了出来……
这是严德昌专门为严礼强准备的,严德昌自己坚决不吃,而逃难来到严礼强家中的吴妈听说在以前看到过吃人的,从安以后,吴妈就一点荤腥都不沾了,至于周铁柱,作为严德昌的徒弟,本分老实得很,自然不会在饭桌上逾规矩,严德昌吃什么他就吃什么,甚至看到有严礼强喜欢吃的菜,他甚至会自然而然的避开,少夹或者不夹,那陶罐之中煲出来的肉汤,就只有严礼强一个人吃。
这个家平日全部的收入来源就是严德昌,严德昌一个铁匠,养着四个人还有一匹犀龙马,每日人吃马嚼,就算他这个铁匠的收入还不错,比一般人多一些,这家中的日子,也过得并不宽裕,特别是严礼强还要练武,所谓的穷文富武,练武的花销更大,这样一来,家中就更紧凑了。
平日在这个家里,除了逢年过节的日子严德昌会让吴妈加几个菜,和严礼强,周铁柱一起吃点肉之外,平时,整个家里,就只有严礼强,可以每天三餐有鱼有肉,营养上从来半点都不欠缺……
做铁匠,只要能吃饱,盐分够,大鱼大肉可以不吃,但要练武的人不行——这是严德昌告诉严礼强的话。
看着桌子上那泾渭分明的菜肴和自己十多年如一日的特殊待遇,再看看一年四季只有两套换洗衣服的严德昌,严礼强终的鼻子忍不住有些发酸,手上的筷子莫名有些沉重起来……
第七章 武士之路
吃完晚饭,吴妈收拾碗筷,周铁柱回到铁匠作坊看着炉子和工具,平日周铁柱也就住在铁匠作坊的楼上,严德昌说要出门一趟,换了一身衣服,就直接到后院把犀龙马拉了出来,架上鞍具,骑着马就出了门,也不说要去干什么,家中就只剩下严礼强,严礼强也就一下子在家里闲了下来。
往日他是没有闲下来的时间的,在吃完晚饭到睡觉的这段时间,除了消食的时间之外,他基本上都是在自己家的后院里练着功,严德昌就会守在一旁,亲自督促着严礼强,从来没有一日放松过。
严礼强在柳河镇少年之中的这点薄薄的名声,全部都是他这些年他用汗水一点一滴换来的,没有半分侥幸。
严礼强家的前院在柳河边上,铁匠作坊里面还有一架以水做动力的水锤机床,而严礼强家的后院则与前院相对,后院外面,是一片竹林,这里非常幽静。
马厩和草料房就在后院这边的两间瓦房下面,后院里有一颗桃树,在桃树下面,放着一个兵器架,兵器架上面放着刀枪剑棍四种武器——棍为百兵之祖,剑为百兵之君,刀为百兵之胆,枪为百兵之王,这是最常见的四种武器,也是用得最多,最能杀人的四种武器,对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学武之人来说,他们主修的武器,基本上是这四种之一,说得更细一点的话,因为棍子杀伤力不大,用棍的都不算多,大多数人主修的武器就是刀,枪,剑三种。
所谓月棍,年刀,一辈子的枪,枪是这四种武器之中最难修炼有成的一种,所以相对来说,修炼枪术的人比修炼刀剑的人要少。
但严礼强主修的兵器就是枪。
这不是严礼强自己选的,而是在他一开始练武的时候,严德昌就已经为他选好了,严礼强也不知道不懂武功的严德昌为什么要给他选了这么难走的一条路,这些年来,严礼强一直在练枪,练枪的基本功。
在那个兵器架不远的地方,有一个架子,那个架子的一个架子下面用绳子拴着一排鸡蛋大的铁珠,这是严礼强练枪的道具,那一排铁珠上面涂了荧光粉,所以不光白天能看见,在晚上的时候那一排铁珠在月光下绿油油的,非常醒目,同样可以训练。
枪法的基本功就三个字,拦,拿,扎——拦枪,拿枪,扎枪,拦是防御,拿是用劲,扎是进攻!
简单的三个字,三个基本的动作,严礼强已经练了八年,却还连入门都算不上。
因为严礼强还未筑基,还不是真正的武士,所以练这些东西,只能算练了一个架子和样子,这个时代,一个人没有筑基,没有成为真正的武士,无论他多么努力,都不算真正掌握一门功夫。
像今日他被洪涛用铁砂掌从擂台上打了下来,说实话,严礼强还真没想到洪涛会在这个时候就修炼铁砂掌,因为洪涛和他一样,还没有筑基,还不是武士,铁砂掌需要非常多的时间来修炼,这个时候花大把时间在这些外门功夫上,是很不明智的,俗话说,先练功,再练拳,功在拳先,练武不练功,到头一场空,拳是外,功是内,要练功就要筑基,不筑基的话,这些外功虽然现在看起来厉害,但只是逞一时之能,最后终究是镜花水月,难得长久,更不可能登堂入室。
而一个人筑基的时间是有限的,老天爷没有给你太多的时间去挥霍,基本上,一个人如果到二十五岁之前还没有筑基的话,那个人这一辈子筑基的希望就非常渺茫了,也就是一辈子没有希望进阶武士。就像严德昌的徒弟周铁柱,也是在二十五岁之后离筑基还遥遥无期,彻底失去了筑基的可能,才来和严德昌学一门生存的手艺。
52书库推荐浏览: 醉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