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云郡,大概面积3.5万平方公里,大致人口247万,除了平溪城之外,还下辖14个县,158个乡(包括各类大小村,镇),除了郡中的各级军士之外,吃公家饭的各级官员,吏役,承差,书办等人1184人,现在郡中有官兵7个营,总数21877人……
不得不说王建北还是给严礼强面子的,一般情况下,像这种官员交接划转,郡里的银库粮库几乎不会留下什么钱粮的,但是,在那些账册上,严礼强还看到王建北给自己留了17万多两银子,郡中官仓中的各种粮食,也有25万石。
最让严礼强有些意外的是督军府下属的兵库之中,箭矢刀枪器械什么也非常充足,可以武装七万人的大军,这倒有些出乎严礼强的预料之外,细细看了一下典簿账册,严礼强才发现,祁云郡的兵库之中之所以各种军械充足无比,却是倒得益于之前被拿下的卫无忌,大汉帝国西征古浪草原的计划虽然被终止流产了,不过在大军出征之前,朝廷和转运衙门就从西北各地调拨了大量的军械军资补充到了平溪郡的兵库之中,作为大军的补充和后备,现在大军撤走,那些补充来的军械军资却留了下来,最后便宜了自己。
前面的那些资料数据还好,什么东西都一目了然,等看到祁云郡的那些税赋的典簿账册时,严礼强才一下子感觉头昏脑涨,这大汉帝国的税赋,花样繁多,种类庞杂,让严礼强简直大开眼界,如果以为所谓的税赋就是交税,那就把这个世界想象得太简单了。
事实上,在官府的账册中,税和赋完全是分开的,根本不是一回事,这个世界所指的税,其实只有一种,就是丁口税,也就是人头税;祁云郡是边郡,在边郡之中,赋既是指为了军事活动和军事目的而可以征用的郡中百姓的物资;以家庭为单位缴纳的财产税叫做调;以土地田亩为依据征收的粮食叫做租;以兵役和劳动力征收的叫做役;其他因为修桥铺路等临时性的财政支出弄出来的叫做捐,其他特种经营行业,比如盐铁渔泽之类的叫做课;在重要关卡设置了征收的叫做厘……
上辈子交税就只是交钱,而这个世界交税,那可是从什么都收,钱,粮,劳动力,物资,各种五花八门,让人目瞪口呆……
因为铁匠铺的事情一直是由严德昌和周铁柱两个人在主持,严礼强平时对铁匠铺的经营过问得都不多,一直到看了这郡中的账册典簿,他才发现他和他老子严德昌要交多少税——从严礼强七岁开始,就要交丁口税,他家经营铁匠作坊,还有铁课,而徭役则是他老爹出钱消灾,请人带出了,还有他家中的那些田地,也要缴纳田租……
这些都不说了,最操蛋的是,在大汉帝国,汉人要交人头税和各种税,而沙突七部之类的异族,反而不用缴纳任何税赋,人头税不缴,田租不缴,徭役没有,就连征收关厘之类的,之前因为《怀恩令》的存在,也是难以征收……
严礼强隐隐感觉这大汉帝国的税赋是大问题,种类太杂太多了,只是眼前千头万绪,面对着眼前的一团乱麻,他就是想改变,暂时也不知道该从何处下手,从那些账册典簿上来看,就算有着这五花八门的一大堆的税赋,整个祁云郡的财政收支,也就是刚刚勉强有点盈余而已——大汉帝国元平十五年,整个祁云郡的财政盈余,还不到八万两银子,这八万两银子的大半,还要上缴……
祁云郡如此,估计其他郡也好不到哪里去,别看这摊子虽大,动辄就是一州一郡的,但要说到钱,还真没几个钱。
怪不得一提到钱雷司同就双眼放光,实在是被穷怕了。
看完那些典簿账册,已经四更天了,在合上最后一本账册之后,严礼强才一下子感觉到他现在最缺的是什么——人才!
第六百零三章 机构
后面的整整半个月,虽然不喜欢做这样的工作,但严礼强还是呆在了督护府中,每日接见郡中县级以上的各级官员,同时一个个的任命也从督护府中发出,或多或少的给祁云郡带来着一些新的变化……
按照大汉帝国的官制,之前的郡守府下设四房两衙,所谓的四房,可就是吏房,户房,礼房,工房四房,而两衙,则是指刑捕衙门和督军府。
吏房相当于严礼强前世的组织和人事部门,掌管着一郡之内所属官员的升迁调补、下委任状、考勤、丁忧及本郡在外做官人员的出身、成分、任职等事宜。
户房相当于一郡的钱袋子,主要是掌管全郡民政、财政、赋税、田土、征税纳粮、灾荒赈济等事宜。
礼房相当于前世的科教文卫等部门,掌管全郡的教育、学校、国术大考、礼仪、祭祀、文化、节庆等事宜。礼房还下设简房,掌管郡守府的信件、帖子等,并负责调派伞夫、扇夫、轿夫等,负责郡守外出等事宜。同时,还负责出示公告、办理郡守府的宴请等。
而工房,则相当于前世的城建、水利、交通等部门。工房主要掌管全郡的工程营造,兴修水利。修筑衙署、城池、仓库、桥梁、祠庙,铸造银两、器械等工程项目均由工房承担。
刑捕衙门就是相当于公检法等司法执法机关,刑房主要缉捕盗匪,受理案件、破案侦缉、验尸填报、堂事笔录、拟写案牍、管理刑狱等。
督军府不用说了,就是负责军事的,全郡征集兵丁、马匹、训练丁壮、考武、向上输送兵员。驿站、铺兵、剿匪、城防、关防、武事等事宜均由其管理。
52书库推荐浏览: 醉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