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庭这次算是解了一个心结,当下畅快了许多,伸手往前一拍,便打碎了虚空,显露出清虚境来。
他嘿然一笑,迈入其中。
……
当夜。
元丰山,苏庭洞府当中。
经过苏庭的吩咐,元丰山准备了一桌宴席,食材极为珍贵,比款待刘泊静的时候,还要不俗。
这算是一场家宴。
不单单是苏悦颦,苏新风,以及那些洞府中的妖王,就连信天翁和红衣也来了。
云宫近来住在苏庭洞府,便也在此。
“明日我将讲法,为本门长老弟子解惑。”
苏庭说道:“今夜家宴,都是自家人,不必过多拘束。”
众人听了这话,便都已明白,苏庭将要登天复命。
当初下界之时,苏庭便已说过,他抵御魔道,直至中土平定,便要重归天界,但离去之前,会开坛讲法,为门中长老弟子,解去修行之惑。
“小庭……”
“姐姐不必这样伤感,我已得道成仙,长生不朽,而你也作为修行人,今后时日长久,何愁没有再见之日?”
苏庭笑道:“再过些年,怕是连姐姐都要得道了。”
话虽如此,但苏悦颦也知晓,得道成仙,哪有这般容易?
元丰山算是道祖传承,而创立元丰山的青帝,也是真仙的层次。
但数百年来,得道成仙的也仅有苏庭一人而已。
然而苏庭严格来说,并不能算是元丰山一手栽培出来的弟子。
得道成仙,自古以来,便难如登天。
不过苏庭倒也并不以为意,他至少有把握让身边人,修至阳神之上。
到了阳神境界,哪怕无法得道,但无论是封成神灵,还是另作他法,苏庭都有自信,可以让身边之人,免于轮回之苦。
“今夜可以询问关于自身修行的诸般疑惑。”
“明日开坛讲法,实则也是为了梳理我这一生修行的道路,讲的便是我本身的道。”
“这条道路,适用于我,但对于你们而言,未必适合,只能是作为启发。”
说到这里,苏庭看向了苏新风,沉声道:“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第九八七章 讲道入真仙!
天气晴朗。
清风吹拂。
元丰山显得颇为热闹。
门中在外的长老或是真传弟子,大多已经回返山门。
只因为今日太上长老苏庭,将重登天界。
而登天之前,便有一场讲法。
这是临近真仙层次的讲法。
这样的讲法,自元丰山创立以来,只有一次。
那是创立元丰山的青帝讲法,而当年听过那一场讲法的元老,已是残存不多。
近些年来,元丰山再未诞生仙家,便也没有这样的讲法。
尽管每一个修行人的道路,或许各有不同,但太上长老苏庭乃是仙家,他的道路已是仙道,只要得以领悟,便会有着无数的益处。
但见主峰之上,一人盘膝,坐于云端。
他头戴冠帽,身着真君袍服,器宇轩昂,目光所及,仙威浩荡。
他俯视下方,但见满山均是元丰山长老弟子,面露敬畏,带着期待之色。
“我辈修行,初之所见……”
苏庭徐徐说来,将他对于修行的感悟,在入门开始,一重又一重天,逐渐说来。
自从得了六月不净观之后,他识海之中便立下了一座玉楼。
九重玉楼,象征着九重天的修行境界,将他每一步的修行道路,都指得清晰。
然而九重玉楼之上,仍有三重楼。
这三重楼,最初未有显化。
只是因为,需要他自身摸索。
当他寻到了自身的仙道,便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这后面的三重楼,便是依照他本身的大道,而构建出来的。
而这次的讲法,便是他彻底梳理自身所学的道路。
元丰山的长老弟子,能获得多少,便看他们的悟性。
……
从入门之初。
到凝就法意。
成就阴神。
成就阳神。
直至修至仙家元神的精妙。
这一步一步,苏庭逐一到来,巨细无遗,将以往自身都未曾注重到的细节,也尽数道出。
他甚至将当日在黎山之下,那破败村庄中,借月光显化出来的“道祖传法于山魈”的场景,内中所悟,逐渐道出。
与其说是为众人讲法。
不如说是为自身理顺道路。
他想起了自身走来的种种助益。
如当初五行甲当中的那一道雷霆。
如当初那一缕被他斩灭的阴神。
当年景秀镇外的残存剑意。
直至黎山之下道祖讲法。
仙酒的机缘。
自身的修行。
他眼神恍惚,隐约有了明悟。
“功德……罪业……”
苏庭悠悠说来,语气沉凝。
如今他平定中土魔患,守护至天下安宁,功德无量。
这是极大的助益,虽不会让他直接踏破真仙之境,但是运势极盛,便是在修行之上,也多有福至心灵之感。
当他梳理自身的道路,前方的阻碍似乎也消失不见。
他将自身的道路,讲述到了散仙巅峰。
但他意犹未尽,仍在讲法。
52书库推荐浏览: 六月观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