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年之前,我写得相对来说比较慢。这种“慢”可不仅仅体现在字数上。我给自己定了个硬xing目标,每天至少写两千字。为什么不定得更多些呢?那是因为我还有正常的工作以及家庭的繁琐要处理。太多了,就会影响到日常工作和生活。我只不过是一个“业余写手”。因此,还请各位不要对我期望太高。当然,我这里所说的“慢”,更主要的是体现在qíng节上。为了纪念父亲,我基本上事无巨细皆不放过。我想给自己的亲朋好友,最主要的是给自己留下一份最最珍贵的回忆。时间会冲淡一切。我希望,当自己对父亲一生中最后的那段开始逐渐淡忘的时候,还能从现在所码文字之中想起曾经父亲身上所发生过的点点滴滴。从感qíng上来说,我真的很难接受父亲已经过世的残酷现实。因此,我在写的时候,就一直在“拖”。我一直竭尽所能地“拖”着父亲。在我的意识中,似乎只要不写到父亲闭上双目,那么父亲就一直存在着。虽然这只是我jīng神世界中的存在,但我就是狠不下心来。
新年的第一更,我依然qíng不自禁地使上了“拖”字诀。也许,你们会感到无比的厌烦。但,为了父亲,我哪顾得了这许多。
其实,我心中无比清楚,自己所能“拖”的就只能是悲伤的qíng绪。我再怎么“拖”,也已经无法扭转父亲已然过世的局面。也正是因为“残酷”,我才难以接受,我才想方设法地回避现实。
前天,也就是正月初五,我们给父亲上了坟。按照我们这的风俗,刚过世的,在第二年的正月是要上“新坟”的。至于原因,我不是十分清楚。在我想来,应该是过世之人在另外一个世界也需要新气象(新年新气象)吧。
这一天,我们一早就起chuáng了。据说“上新坟”,不仅需要化冥币,还得准备六样不同的菜肴。从时间上来说,“上新坟”也是有讲究的,一定得赶在中午十二点之前。我一直是个无神论者,因此对这些方面的道道儿就不怎么上心。但此刻轮到父亲了,我居然非常难得地相信了起来。我知道,人过世之后,肯定没有所谓的另外一个世界。然而,那时,我竟然怀着一个与自己的信仰完全背离的qiáng烈愿望。我希望,父亲能够去到另外一个美好的世界,能够在我们“上新坟”的时候收到冥币,能够在我们“上新坟”的时候品尝到他生平最最喜欢的食物。因此,这一天是我整个chūn节假期中唯一地催促饭菜的一次。在我的催促之下,除了孩子之外,其他人都忙活了开来。老婆使用煤气灶,我自己则忙着烧火(农村的灶台可是需要在灶膛内生火的,否则就没有足够的热力做饭),而母亲就在灶台上忙活……
至于冥币,在之前早就准备好了。有一部分是母亲折的。母亲是怎么折的,我并不清楚。还有一部分是我和老婆折的。老婆折的方法,是将两张对放一处,然后围着按着的一手的大拇指绕一圈,最后一拉,就成了一元宝状。那是跟一老和尚学的。据那老和尚说,学到熟练处,一天可以折上万份。我这个人动手能力有些差,因此没能学会。不管能不能折上万份,反正老婆折叠的速度要比我快得多了。我使用的是相对繁琐一点的方法。就是对折再对折,然后将开口的其中一边小幅度折起,最后往上翻起,也就成了一个小型元宝。慢是慢了点,但好处是,一张就可以折出一元宝。
在一切即将准备妥当之际,我就将家中的小推车推出。先将小台子放上去,然后是小凳子。来到厨房,我将热气腾腾(据说供奉先祖之时,饭菜是需要热气的。看到往上蒸腾的热气,也就说明先祖们在开始享用后辈们的供奉了。纯属民间流言,请不要当真。)的饭菜有序放置于篮子之内,拿上筷子,就将之提到小推车上。
我推着小车跟在拿着大铁锹和小铁锹的舅舅身后。这一天,我的几个舅舅也来到了我家。其中,二舅一直呆在家里,从未外出打过工。虽然二舅一生未娶,但热心助人的他对于农村的各种习俗是相当熟悉的。有二舅在,我心中多少能踏实一些。要不,真到“上坟”之际,很多细节我未必能弄得清楚。
几个舅舅和姐姐在路过的小店买上化给父亲的物品(据说,这些东西不能带到家里,买了之后就得直接到坟上用火化去。可能是怕不吉利吧。),就继续往田中而去。
昨天晚上下了小雨,今天,虽然雨停了,但田里依然是湿漉漉地一片。当我们循着fèng隙、踏过小麦地、来到父亲坟头的时候,裤腿和鞋子全都无一例外地湿了。
推着小车的我,必须慎之又慎,因为一不小心,篮子中的饭菜可能就会洒落。泥泞的小路,湿度很大的松软的田地,无不给我带来了巨大的阻碍。此时此刻,田里的坟已经不仅仅是坟,还是父亲的英灵所在。见到坟头,就相当于见到了父亲。因此,一路上,怀着qiáng烈思念的我全身仿佛充满了无比的力量。在无人帮助地qíng况下,我居然奇迹般地将车一气呵成地推到了目的地。
第131章 延续悲伤
来到坟前,放下小推车,端出小台子,然后将六碗父亲最爱吃的菜肴整齐摆上。正中间,自然放着盛着米饭的碗。把筷子cha入饭碗之后,也就意味着供奉正式开始了。
不待我闲下来,在母亲的指拨下,我开始用大铁锹整理起父亲的坟头来。此时此刻,一种难以抑制的悲痛不由自主地涌上了心头。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苏轼那沉痛凄迷的词曲是对在场众人qíng绪的最最贴切的写照。虽然此词乃是苏轼对亡妻所作,但其对生命中最最重要之人过世后的深深哀痛和思念,却是跟当时我的心境毫无二致的。
悲痛中的我的行为完全是下意识的。当我停下铁锹的时候,二舅已经从河边回来了。二舅用小铁锹在河边挖来了一上大下小的四棱柱泥块。看到我的整理成果,很明显,二舅是相当不满意的。因此,从我手中接过大铁锹,重新将父亲的坟头整理了一遍。用他们的话来说,就是必须要达到“翻新”的效果。所谓“翻新”,就是要将坟上的每一寸土壤都要翻上一翻,这样看上去,整个坟头就恍若换上了新装一般。
翻新完毕,二舅就将父亲坟上的原有“坟帽”(上大下小的四棱柱堆放到整个坟头的最上面,就仿佛人所戴的帽子那般,因此称为“坟帽”)撇开,将预先剪好的红绿纸张放到坟头最上方,最后用刚刚挖来的四棱柱泥块压到上面。至此,上新坟的所以先前准备工作就全部完成了。
接下来,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跪拜、化冥币以及燃放鞭pào。我最先对着父亲的墓碑磕了个头,然后就点燃了堆放在一处的各类祭奠物品。在我刚刚点着的时候,母亲突然伏在父亲的墓碑上嚎啕大哭了起来。
红绿纸、翻新、燃放鞭pào……以上种种似乎都是想将“上新坟”办成一件喜事。因此,悲极而哭的母亲就与此时的氛围显得格格不入了起来。于是,磕过头的老婆赶紧将放声大哭的母亲边劝边拉地弄回了家去。
52书库推荐浏览: 飘无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