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这么想,”情圣张开手,让诗人靠过来——“再来两次都行。”
第二十三章 不开车怎么做正事(上)
这一年对埔塞湾来说是革命性的一年,伏康的倒台让佩罗和昆卡真正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连他们都没有想过自己会把事情办得那么有效率,所谓时势造人,或许也就是这个道理。
人的求生能力何其可贵又何其强大,为了不死,为了不接受落下来的碎石,就只能让试图丢石头的人死。
伏康在位时与手下的帮派交涉,基本采用的都是一种较为温和的方式,他喜欢循序渐进地征服,喜欢润物无声地同化,喜欢把所有的影响压到最低,闷声发大财。
总而言之就是一句话——低调。
他试图让所有的事情变得有解释,有交代,有理有据,所以他可以说他不喜欢强迫人——一切,都是在堵完其他出路后,别人自愿的凑上来的。
这和他的年龄和阅历有关。
他年长佩罗和昆卡将近二十岁,度过了青岚国最为动荡的岁月。他知道战争是什么模样,也曾经在硝烟中苟且偷生。所以他无比地热爱和平,甚至在最后一刻仍然想以和平的方式结束他的毒枭生涯。
然而昆卡和佩罗则不同。
他们出生的时候虽然保守贫穷的困扰,但战争已经接近尾声。他们既不成长于枪声不绝于耳的动乱时代,没有伏康对战争的恐惧,也不出生于政府对毒品生意早早动手宰割的泰容,不会如马里奥一样经历过绝对的大起大落。
他们的思维是活跃的,行动也是大胆张扬的。这是年轻一代的生命力和战斗力的体现,于是伏康辛苦维持的帮派之间的平衡,很快就被昆卡和佩罗打散了。
这两个人要的不是埔塞湾和渔山和平共处,而是一家独大。
佩罗的行动很快,在接下来的一年里,他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决定手底小帮派的去留。
正如他料到的那样,他开出的条件并不是绝对优渥的,他可以保证自己如伏康一样给出相同的好处,但别人却未必还接受前朝的价码。
这些小帮派知道自己有了选择的权利,当然既向佩罗抬价,也向萨加抬价。
适当的抬价是可以的,佩罗也确实余出了将近百分之十的空间让他们慢慢满足胃口,但漫天要价、狮子大开口,就是不可忍受的了。
这不仅是钱的问题,还有尊重的问题。
埔塞湾手下主要的帮派有四个,这四个再往下便是佩罗已经不怎么接触的底层。
四个帮派中有两个在二次加价中表示妥协,他们愿意继续接受埔塞湾的保护,也准备全力以赴地支持佩罗和昆卡的领导。
但第三人则没有追随前两者,他认为自己的帮派愿意为伏康进贡,是因为伏康当年对他有知遇之恩,伏康把自己的小团体从饿死的边缘救了回来,还给他们村修建了道路和房屋,更不用说他有多少邻居的孩子就是在伏康的资助下上了学,甚至有些人想娶老婆,还是伏康帮给了礼金。
伏康资助的学校和医院拯救了他街坊邻里的精神和肉`体,所以伏康才是他要敬重一辈子的人。
可佩罗和昆卡呢?他和他们没关系。
不仅没关,他还认定是这两人联合弄死了伏康。
他不愿意见佩罗,无论佩罗打了多少次电话,那头都是一句——大哥不在,我让他回来了联系你。
佩罗给了他一个月的时间,但显然这一个月对方都太忙了。
而当佩罗一个月后,最后一次打电话联系他,却仍然收到相同的回应时,佩罗扭头看向了昆卡。
当下昆卡已经把一半的斗兽从自己的地盘上调过来了,为的就是这样的时刻。
那一天晚上发生了什么,昆卡和佩罗都不知道,因为新闻没有报道,所以就无事发生。而第二天一早佩罗和昆卡的电话轮番响起,打了二十多个,佩罗才接听。
那一头传来的是这老大的手下的声音。
他说,老大昨晚死了。
佩罗说,怎么死的?
他说,你知道。
佩罗说,我不知道,我还没起床。
他停了一下,最后说——我想和你谈谈,我们还有机会谈谈吗?
佩罗把电话递给了昆卡,宽宏大量的昆卡点点头。
第二十三章 不开车怎么做正事(中)
而第四个人或许收到了风声,意识到昆卡和佩罗确实想商量,也给了他选择——只不过这选项里选的并不是投靠渔山还是支持埔塞湾,而是生还是死。
于是他赶紧收拾行囊,想要效仿伏康一样赶紧跑路。
不过佩罗很好奇,如果伏康都没有跑成,别人又怎么会认为自己能效仿他的方式走呢?这可是一个错误的答案啊,都去掉了,居然还硬着头皮选。
想要从埔塞湾离开,自然只有三条路——海陆空。
码头是昆卡和佩罗在管,有什么人进来又有什么人出去,说不定他们比海关还更早知道,而难不成这人还觉得自己能拖家带口地用身份证买票搭高铁或飞机?
这可是浩浩汤汤的三十多人,若是想坐汽车,都得包车才行。
当初伏康只是一个人走都能给逮到,这大傻子居然想三十个人一起走——那么大的目标,想不被发现都难。
52书库推荐浏览: 声画不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