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念与爱会让人下意识的模仿,吃对方喜欢吃的东西,穿对方喜欢的颜色,做对方常做的动作,仿佛这样就可以与之离得更近,这种情况不仅适用于分离的人,也同样适用于正相爱的,就像韩骤跟今墅安,渐渐中已经有了“夫夫相”。
吃饭的时候天已经黑了,玻璃上了一层薄雾,韩骤给俩人盛了饺子汤。他包的饺子馅儿太大,今墅安擀的皮儿又软,还没出锅就漏了几个,白白的热汤上飘着一层油花。
韩骤把一个白菜饺子塞嘴里,顺手拿湿帕沾了下唇角,他从前没那么讲究,与今墅安在一块后就潜移默化被传染了,会时常模仿他的小动作,刚开始还会美滋滋的咂摸,时间一久就成了习惯。
“去年咱俩就是这个时间前后认识的吧?真快,转眼都一年了。”韩骤端起饺子汤在今墅安碗口碰了下,说:“往后余生还请今叔叔多多关照啊!”
“彼此彼此。”今墅安喝了口汤,将他包漏的饺子夹到碗里。
他们包了两种馅的饺子,除了白菜猪肉的,还有三鲜虾仁的。今墅安馅料调的很好,有一种家的感觉,又与韩骤之前吃的都不一样。
韩骤夹着个三鲜馅儿的,筷子擎到灯光下,薄薄的饺子皮儿里透着韭菜的青绿与虾仁的淡橘,浑像个故宫里展出来的翡翠把玩。
“可惜了我奶奶忙活一辈子,没吃上这一口。”他把饺子咬去一半,嘴里热得呼呼哈哈的,然后将另一半放醋碟子里沾了沾。
“奶奶?”今墅安放下筷子,拿着帕子擦了擦手,“从前没听你提过其他家人。”
“去的早。”韩骤嘴里塞满满的,咕哝着说话。
“大约我六七岁吧,她就没了。”他端着饺子汤喝了一大口,囫囵咽下口中之物。
“我爷爷奶奶原来关中人,后来那边大旱就带着我大姑来这头了,不过来时的路不好走,我大姑二姑都死在道上了。他们折腾一遭,到了这边身体也不好,安定下来好几年才有的我爸。然后我爷爷是在我刚出生那会儿没的,所以我记忆里就只有个很老的奶奶。”
韩骤说话时候没什么特殊表情,独说到这里时眼中闪过一丝怅惋,“当时家里穷,也吃不起什么好的,后来有一回我爸拿回点虾包饺子,结果我奶奶闻着腥味就恶心,就只能坐炕头叼着烟袋锅,抱个火盆巴巴瞅着我们吃。”
“你爷爷奶奶……是闯关东过来的?”
“对。”
今墅安有点诧异,他出生的年份距离最后一次北方人口迁徙很近,甚至到他记事以后,还有部分人在山海关两头来回折腾。如果韩爸爸是在那前后出生的,就说明他应该和今墅安是同辈人。
可是韩骤的记忆怎么变成这样了?
今墅安蹙眉,韩骤从前的记忆虽然不全,虽然很多都是小玉编造出来的,但起码都是适应时代需求的,可假使他父亲是上世纪初生人,到现在就是一百多了,这完全不符合韩骤之前形容的,父母都是从文艺口退休不久的年纪。
难道这些与韩骤最近频繁出现的梦境有关?是梦境顶替了他原有的记忆?这段记忆是真的吗?如果是小玉编的,又是为了什么呢?
“伯父伯母,做什么的来着?”今墅安看似随口一问,桌子下的拇指指甲却抠进了食指的皮肉中。
“种地的,农民啊。”韩骤脑袋突然空了一下,话一出口他就感觉有些怪怪的,但又不觉得哪里有问题,继而看向今墅安:“我没跟你说过吗?”
“我……”今墅安后背顿时湿凉一片,故作轻松的低着头吃饭,“我可能是忘了,主要咱俩没怎么聊过这事儿。”他夹了一块小排骨,想都不想就放饺子醋里滚了一圈,然后直接就送进嘴里,当一霎的酸爽冲上鼻腔时,他才清醒过来。
他把骨头吐出来,吸了下鼻子说:“那你和你哥的画,谁教的?”
“我妈。”韩骤想也不想的说,“我姥爷是画画的,所以我妈也会,后来我妈还去大队小学当过老师,帮大队办板报什么的都是她。”
“那你姥爷人呢?”今墅安问他。
“也早就没了啊。”韩骤说起这个姥爷,好像格外随意,“他在粮城,我妈嫁到了C城,我们不生活在一块,所以我就只见过他一两次。”
“我姥爷这个人怎么说呢……”韩骤停箸,拄着下巴回想,“按照老人的话说就是妨头大,会克身边人。”
“他一辈子娶了三个老婆,大老婆生了一儿一女,结果三人在从北平到粮城的路上染病死了,二老婆的孩子让个日本人打死了,二老婆就疯了跑了。三老婆就是我姥姥了,她虽然顺利生下了我妈,但之后身体一直不好。”
韩骤挠了下眼皮儿,“我姥姥那人有点迷信,她见我姥爷越活越健朗,身边的人却越死越多,便说他是偷寿的,因为害怕他把我妈给害了,就在还能管事的时候把我妈嫁到了C市,那以后也不许我妈回娘家。”
俗语常说天塌了有个高的顶着,可在19世纪上中叶的大背景下,却是人人自危。可能你出门买个菜就再也回不来了,也可能你坐在家里,头顶上就会掉下导|弹。在那片被阴郁笼罩的灰色环境中,死人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炎艺 强强耽美文 甜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