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前后,一个消失的丫环、后来被驱逐的马三、马三烧掉的衣裳、甚至王氏报案时所说的财物遗失……必是有什么关联。
柳夜阑理清线索,便也不多纠结,转而问道:“那张氏与王氏可又有什么相似之处吗?”
蒋叔致想起来也是眉毛紧皱:“当初父亲与县衙诸公亦是研讨良久,便是大哥二哥亦曾反复推敲,论理说,这张氏乃是土生土长的安平县人,与王氏一家人乃是后来才相识,若说两户人家有什么相似……除了都是买卖人,且有利益往来,算是交好之家,我也实是想不到别的了。”
柳夜阑心中一动,突然问道:“可有在张氏中也搜到过小孩儿衣衫?”
蒋叔致一怔,先是寒意乍起,随即又勉强笑道:“柳兄弟你这问题未免太过奇怪,这两户人家中皆有小孩子……再者,你也莫要因为那马三烧了小孩儿衣衫便疑神疑鬼,说不得,也许是他与那叫芳草的丫环有了首尾珠胎暗结才有这般致祭之举。”
这也是县衙内部目前能达成的最合理的解释:这个芳草也许是被主家因为不贞的缘故,或抛弃或解决,总之结局不好,马三为了这小丫环出头,便直接被赶出了王家,对于这样人口简单的家族而言,赶走一个世仆必是因为对方猜错太大;而对于马三而言,被王家赶出家门,在安平这样的小地方想再找到一样的差使几乎不太可能。
不难想像,为了芳草之事,马三先是讨公道不成,后又被驱逐,心中怀恨,用了某种手段杀了王氏一门,至于张氏那边,那解释虽然牵强,却也是唯一能说得通的。而后马三悄悄回到王氏,为自己也许死去的孩儿烧掉衣服表达哀思,却意外被柳夜阑一行人撞到,熟悉地形的马三爬上屋顶意图避开他们,意图寻找机会逃走,却没有想到还是被捕,惊惶之下,外加大仇得报生无可恋,他也用一样的法子自尽而亡。
柳夜阑与童青同时皱眉,只觉得这个版本的故事也有些牵强与说不过去的地方。
柳夜阑只突然道:“三哥,你可知那烧掉的衣服……并非普通小孩儿衣衫吗?”
蒋叔致一怔。
柳夜阑却是细细描述道:“如果那衣衫是给小孩儿穿,上衫下裤各有其是,与成人之衣相差仿佛,可我见那残余的衣料之上,上襟之下依旧有余料,从残烬来看,似是一体……”
他顿了顿,眼神有些奇怪地道:“什么样的家里会给孩子做件上袍下裤全都连在一起的衣衫呢?”
彼时孩童衣物,婴儿时用襁褓,略长时可着帕腹、两裆,及至再长一些,可以自由玩耍时,衣物便与成人无太大差别,上身是袍衫或半袖,下身是衤夸裤。
可如果真如柳夜阑描述这般,马三烧掉的衣物分明十分诡异,乃是一件袍衫衤夸裤缝合一体的奇怪孩童衣衫。
讲真,此案经手者几乎皆是男子,没有人会留意小孩儿衣衫的特别,最多看到会发现那衣物色泽鲜艳,多看一眼,似柳夜阑这般依据织物的长度、灰烬的模样推测衣衫款式的,绝无仅有。
因此,当他提出这个问题时,从蒋叔致到童青俱是安静下来,他俩可都是没有见识过女红的人物,而且,在他们看来,柳夜阑提的这个问题,实在算不上什么问题,在这样的命案之前,疑犯烧了一件奇怪的小孩儿衣衫……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吗?
柳夜阑却深觉,也许这件衣衫才是找到真相的关键,不知何时,头顶又是一片阴云沉沉。
蒋叔致看了一眼天空,朝二人笑道:“好了,这安平的天气便孩儿面孔一般,时笑时哭,甚至边笑边哭,你们多见识几次便会习惯了。”
柳夜阑却突然提道:“蒋兄,可否容我前往张氏旧宅一观?”
蒋叔致一怔:“张氏?”
讲真,蒋叔致再如何艺高人胆大,经历过上次王氏凶宅的惊魂一遭后,再带他们二人(已经默认二人拆分不开了)去张氏凶宅……
上次蒋衡便将他骂了个狗血淋头,事后蒋母亦拎着他的耳朵训了许久,直言他没个当哥哥的模样,叫童青与客人陷入险境,不成体统……
这一次,估计他会直接被扫出家门吧。
童青知道他心中顾虑,机灵地道:“三哥,咱们悄悄去,不带旁人。”
蒋叔致一个激灵,瞪着童青道:“别出馊主意!”
上次在王氏凶宅,他们带了那么些人也出了那么惊险的事情,这一次如果不带人,再遇上些什么事怎么办?
蒋叔致看起来粗豪,却绝对拎得清轻重,当即便道:“此事我先向父亲回禀。”
52书库推荐浏览: 苍迹
情有独钟
武侠修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