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瑶接过他,三郎趴在史瑶耳边问:“母亲,你上一辈子的家人会做纸?”
“看也看了,回去吗?”史瑶没有回答反而问大郎和二郎。
大郎和二郎看一会儿就不敢兴趣,兄弟俩就点点头,同意回去。
到偏殿史瑶屏退左右,才说:“我以前跟你们说过,我家乡有很多书店,在书店里可以买到教做纸的书。”
“母亲,这个谎话二郎都不信。”三郎道。
二郎点头,奶声道:“对的,母亲,我不信的。”
“笨!”大郎瞥一眼二郎,就看向史瑶,“书上有写,那岂不是谁想学就可以学?”
史瑶:“你说的对。不过呢,做纸要很多道工序,还要工匠,达官贵人家中奴仆成群,自己做纸自己用也不合算。”
“母亲说得对。”三郎说着,突然想到,“母亲说的是书是《天工开物》吗?”
史瑶笑道:“不是。”
“《天工开物》是什么啊?”二郎跟着问。
三郎心中一动,看向大郎,见他也好奇,眼珠一转,问道:“大郎也不知道?”
“我,我该知,不对,我知不知道干你何事?”大郎道。
三郎笑道:“和我没关系,不过,你不知道,那过不了多久,我就知道你是谁了。”
“谁呀?”史瑶好奇。
二郎眼巴巴看着三郎,“快说。”
“现在还不知道。”三郎道。
二郎很是失望,嫌弃三郎:“我还以为,你猜出来了。”转向史瑶,“母亲,孩儿想听母亲家乡。
“母亲继续说,孩儿不会再打断母亲。”难得史瑶松口,三郎就把大郎的事先放下。
大郎可以肯定三郎上辈子比他晚出生。三郎不说他是谁,大郎可以肯定自己这辈子也猜不出来,也乐意三郎转移话题,“母亲,说啊。”
史瑶笑道:“我的家乡和这里差别太大,没法说啊。”
“比如呢?”大郎问道。
史瑶:“在我家乡稍稍有点钱的百姓都能买得起,一个时辰行三四百里的车。”
“三四百里?一个时辰?”大郎不敢置信瞪大眼,“母亲在说笑吗?比千里马还要快啊。”
史瑶笑道:“真的。除了西南地区,山高路难修,其他地方的道路都是一马平川,包括乡间的路,比驰道还平整。”
“母亲,别说了,孩儿不想听了。”三郎连忙说道。
二郎歪头看着三郎,疑惑不解:“为啥啊?我想听,三郎。”
“你想挨揍吗?”大郎问。
二郎浑身一僵,跑到史瑶怀里,就说:“你揍我吧。”
“你应当躲在父亲怀里。”三郎提醒他,“母亲不会帮你的。”
二郎猛地想起,是的,母亲谁也不帮。连忙说,“大郎,不准打我,等父亲回来。”
“父亲回来了。”太子道,“又怎么了?”
太子见正殿没人,偏殿门口站着好几个宫女和宦官,就知道母子四人又在偏殿里,便大步走过来。
二郎眼中一亮,跑向门口,“父亲,父亲,大郎打我。”
“大郎为何总喜欢打你?”太子也是奇了怪了,“每次我回来,只要你们仨醒着,都是大郎打你。二郎,可以和我说说为何么?”
二郎想一下,道:“大郎不敢打三郎。”
“这是个理由。”太子又问,“大郎为何不敢打三郎?你比三郎还大一点呢。”
二郎看向大郎,不好说他总招惹大郎,也不想承认他没三郎聪明,大郎总嫌他笨,“因为,因为大郎打我,我不打大郎。”
“所以大郎见你好欺负,就只欺负你是不是?”
二郎晃一下脑袋,“父亲说得对。”
“别和他说了。”史瑶笑道,“这次真不怪大郎,怪他自己。”随即把二郎叫大郎打他的话说一遍,“殿下没出去?”
太子把二郎放下,道:“没有。刚刚在长信宫。
52书库推荐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