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我在故宫装喵的日子 作者:洛娜215 【完结】(573)

阅读记录

    但是大家都不知道高句丽想的什么,就乘着曹军还在那待着的时候突然跨过了边境线。当双方面对面的时候,高句丽的兵士也惊呆了,曹军的反应非常快,在意识到敌袭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整队完毕,就等鸣鼓就可出战。
    高句丽的兵士就这么被收了一波人头。
    曹操就很生气了,因为他刚到这儿的时候就派人去高句丽和人说过,不要担心我们是来教训不听话的乌桓人的,你们乖乖的就好,听话就不打你哦。
    高句丽也很实诚得传话说:好的,我们会乖哒。
    尔等……就是这么乖的?
    抓住人一审答案就揭晓了,人高句丽可聪明,他们一方面想着曹军现在一准已经南下回去了,毕竟大军在外头伤粮草啊。
    况且乌桓都败了,汉军留着也没意思。
    再考虑到乌桓败了……但是汉军一般都比较要面子,一般都是把人清掉,东西都是留着的,他们可以把乌桓留下来的东西带走。
    如果乌桓没留东西,那就抢一把汉军的,到时候把场地收拾干净,再做一点痕迹,汉人肯定以为就是乌桓逃出去的人来复仇,和高句丽有什么关系?
    而且按照汉室的习惯,等他们扫平了乌桓肯定要安抚一下边上的属国,到时候高句丽还能拿到一笔压岁钱。到时候东西拿了,锅也没有,岂不是美滋滋??
    哇,越想越觉得一本万利。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高句丽国的名字被从地图上彻底划掉。
    当地被并入了辽东郡。
    曹操的人证物证俱在,而且他也的确没有必要拿一个高句丽充军功,大家对这一点也是心里清楚。
    这一功之后,曹操正式位列三公之一,对于被调入洛阳,曹操也没什么大意见,兖州那儿交给了曹家的一个郎君,豫州刺史倒是转给了一个生面孔,对此,曹操都没什么反对的意思,兖州是他的大本营,豫州又是他老家所在,此举表面上削了他的权,实际上也就是雨声大了点,实则不痛不痒。
    而且此次升迁也是他出行前和小皇帝说好的。
    没办法,他转年就要五十岁咯,继续带兵的确有些吃力,干脆来折腾折腾小年轻人吧。
    曹孟德这一折腾就又折腾了五年。
    所在岗位将不再是终身制,左迁还是右迁均有考核为据,每年一次小考,三年一次大考。
    同时,考核范围包括三公。三公的成绩有帝皇和彼此打分,九卿的成绩由三公和实际成绩综合评定,下层的吏官们自行填写表格,成绩分为自评、互评、领导打分,考核方面不仅仅是才学,还包括是否每天准时上班,和同事间的关系、有无创新、是否和领导之间互相配合、是否清正廉洁、觉得自己有没有比前一年进步等等评分条。
    满分为九分,最低为一分,要对自己做出最客观的评价哟~
    第一年的评分简直弄的人鸡飞狗跳。尤其是清正廉洁这一条……
    这这这!这太过分了!大家都是同僚,能不能友好一点?
    而且还有什么六十五岁强制退休,曹孟德你疯了吗?你忘了你几岁了?如今三公就你最年长!你这是挖坑给自己跳啊!
    曹孟德嘴里叼着梅子片,表情可得意得对着这帮子指着他骂的老爷子嘲讽道“我曹某可不想年纪大了被人说一句老糊涂,还给评个低分啊。”
    当场有个老爷子捂着心口后退几步靠在了柱子上失去了战斗力,同为三公的刘备眼见着曹操连翻开嘲讽,一连又戳中几个老爷子,默默移开了视线,笑得很佛系。
    这第一年的评分制大家的成绩都不太高,包括曹孟德也不高,因为曹孟德非常耿直得给了自己清正廉洁一分,并且名言我们家有人做生意呢,也一定有人打着我的名号在外头干事,虽然我没抓到是谁,但是我先给自己一个一分,免得有人说我不客观咯!
    他如此举动,倒是让另外二公笑着摇头,将自己的自评分数也稍稍减了一些,但是无论如何,他们位列三公,总体成绩都低不到哪儿去,下头那些中下层的就惨了,尤其是互评环节,评分表互传,谁也不知道平了谁的,数字都是画正字的,楞谁也辨别不出谁的笔迹,可以说是明着来的匿名制,刚刚指责曹操的一老者就是,有人给了他全部最低分之外还在他的卷子上写了个“老糊涂”,评分表最后都是要交上去的,这位老者自然是出名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洛娜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