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诗,竟无比契合他此时心境。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他感觉自己已经达到了一种回归自然,天人合一,宁静超然的大彻大悟。
他已经做了他所能做的一切,至于结果如何,就留待后人评说!
陆子安握紧昆吾刀,开始进行难度更高的工艺:开凿。
薄如蝉翼的瓶壁,一毫米的底子上再刻出半毫米的凹凿。
陆子安聚精会神地盯着刀锋,每一下都仿佛是刻在了众人的心上。
只需要这刀锋略深一点点略偏一点点,这玉瓶都会碎裂。
之所以说这一步难,是因为它只有一次机会。
太薄的器壁,没有留给匠师更多的余地来后悔。
一刀生,一刀死。
是价值万金,还是萎落成泥,全在匠师的一念之间。
陆子安一手握着玉瓶,一手拿着昆吾刀,慢慢地,细细地勾勒着上面的花纹。
玉屑簌簌飘落,他将自己的感悟、将自己的感情,通通刻进了这绵延不绝的纹路之中。
古人喜欢于玉石之中感悟天地,感叹生命。
而陆子安则希望,人们透过玉瓶,看到的不止是这精湛的技艺,还有他陆子安这颗经历了千锤百炼却从未想过放弃的心。 艺术本身就是感情的表达。
玉雕所表现出的态度,也是匠师的态度,他们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价值观融入其中,以物寄情,托物言志。
陆子安缓缓地拉动着昆吾刀,在玉料表面开出细槽。
开槽的深度是关键,浅了金银丝会掉出来,深了金银丝嵌不到底部也不结实。
而在这个过程中,任何人都无法给予他帮助。
陆子安的手指慢慢放松,收力,这个过程里他已浑然忘了外界万物。
每根线条,每个造型,都充分运用变化及统一,对比与协调,节奏及神韵的方式,将点、线、面相互融合,产生意想不到的视觉冲击。
而在雕琢的过程中,他曾经的积累的经验也逐渐展露了它的作用。
他没有用画笔勾勒,但开出来的槽粗细都是非常一致的,精度极高,线条充满律动的美感。
细而匀称的云纹涡线逐渐旋转,线与线之间用较宽的面来联结,这种纹饰富有节奏感和律动美,显得格外清新和活泼。
连杨大师都不得不感叹:“昨天看他做玉坯还不觉得,今天一看,感觉陆大师用刻玉刀竟和用画笔差不多。”
“嗯。”他身边站着的花甲老人是一位顶级大师,平时甚少出来走动,今日是受杨大师之邀过来参观游览的。
他原本只是想看一眼就走,却不料一看就迈不动脚了:“这线条活泼流畅,而刀法却又刚柔并济、形神兼备,的确是一位难得一见的奇才。”
他原先只隐约听到了陆子安的名气,不过对于这种刻意宣传的,他们这圈子里其实是看不大上的。
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在他们老一辈的观念里,酒香不怕巷子深,真正有技艺的,迟早会扬名天下,根本不需要这般画蛇添足。
尤其是听说陆子安得了一个无双公子的名号后,他们更加觉得可笑至极。
无双?好大的口气!
可是当他真正看到了陆子安,才发现玉如其人真的不是一句空口白话。
陆子安给人的感觉,很矛盾。
看上去温润如玉,谦谦君子,但是做的事一件比一件凌厉。
尤其是各种宣传推广,让人以为他是一个急功近利的人,可是他却又能沉下心潜心雕琢一件件作品。
52书库推荐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