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你打开时间的门(上部)_皎皎【完结】(40)

阅读记录

  “足够了。外婆的病qíng已经稳定了,有好转迹象,医生说按照目前看,一个月内可以彻底治愈。”

  “没有保险?我听说农村也有医保。”

  她轻声说:“没办上。”

  唐宓到底年纪还小,社会经验也不足,平时所有jīng力都倾注在读书这件事qíng上,也是在高中时代才知道农民也有保险这回事。当时她叮嘱过外婆办理,外婆随便“嗯”了几声敷衍了过去。事到临头才知道外婆压根儿没有办理,外婆觉得自己很少生病,一辈子都很健康,宁可把钱省下来。如果真的有什么大病,也不如gān脆死了算了。

  李知行无言以对。他想,唐宓的外婆这辈子都在农村生活,艰难的生活虽然教给老人朴素的见识,但不足以让她的思维赶上时代发展,因此发生了这种为了省一点儿小钱而吃大亏的事qíng。

  两人走到了酒店大厅外,李知行无视她的抗议,伸手拦了辆出租车把她塞进去,又付了车资:“我还有点儿事qíng,晚点儿再去医院看你外婆。”

  唐宓坐在出租车里,呆呆地看着他,仿佛这辈子头一次认识这个人。

  她说:“不,我不用打车······”

  李知行轻轻拍了拍她搭在车门上的手,重重叹了一口气,弯下腰,隔着车门低头看她。

  “别逞qiáng。”他说,“听话。”

  |第十五章|普通的同学

  李知行站在大厅门口,使劲揉了一把脸,才重新回到大厅。

  往年,祖父祖母过生日都在燕京,今年却有了变化。

  祖母是土生土长的宣州人,对故乡很有感qíng——她嫁了祖父之后就离开了宣州,祖父祖母人生中遭遇的变动也多,因此此后的许多年她都没再回来过。后来形势稳定了,年龄也大了,更重要的是,当年的亲人们或者离家或者去世,回来的时候也越来越少。在她七十五岁的生日之前,她思乡qíng切,表示想回宣州老家看看。

  “那gān脆就在宣州过七十五岁的生日吧,我好好招待您”——说这句话的人是李如沁,她的两位兄长也表示了支持。祖父祖母膝下三兄妹,两子一女,长子李正尧在京工作,次子李正远和幺女李如沁都在宣州工作,所以来宣州过生日也在qíng理之中。

  李知行的父亲李正远工作忙碌,因此安排筹备祖母生日的活动基本上就被李如沁包揽了。李如沁是优秀的活动人才,也完全了解祖母的心意,将祖母这几天的行程安排打理得妥妥当当舒舒服服。

  祖母的家族在宣州曾经很有影响,但几十年过去,繁华都成了浮云,只剩下几栋改成了公园景观的小楼。李如沁体察母亲的意思,从前天母亲回到宣州开始,就带她在宣州的老城区,参观当年的旧屋。

  这趟行程对于祖母来说是故地重游,对家族的其他人来说,则是两张往返的机票和两天时间。比如李泽文,他在美国念研究生,恰逢暑假,也是买了越洋机票赶来的,一个小时前飞机才降落宣州机场,李知行刚刚从机场接到他。堂兄弟都是在祖父祖母膝下长大的,虽然年龄相差五岁,但这并不妨碍他们兄弟俩感qíng要好。

  此时客人们基本到齐了,厅中也十分热闹,奶奶喜欢听越剧,李如沁请了本省最好的剧团来表演,唱的是《红楼梦》。

  李知行不露痕迹地观察满堂客人。他们也没请特别多的人,自家的近亲远亲就有三五十位,其他朋友也有几十位,总计也不过百余人。

  他刚刚急着进厅内找姑姑,没注意观察四周,现在才得了机会。这样的聚会都是万生相,每个人的表现各不相同。

  譬如姑姑,她素来好面子,即便刚刚气急败坏,现在却言笑晏晏围绕着爷爷奶奶说笑。

  李知行听到她的说笑声依稀传来:“明朗出国游学了······他今天还跟我通电话叫我祝您生日快乐呢······”

  姑父自然不在这繁华热闹的大厅里,似乎也没人注意,或者说,即便注意到了也不会提起。

  唐卫东在李家的地位,大概就是这样尴尬,不伦不类。

  李知行面带微笑地穿过人群,在主桌旁找到了母亲张静瑜。张静瑜平时在燕京工作,是某著名的慈善团体的负责人。这三年来李知行跟着父亲在宣州读书,和母亲距离挺远,见面次数无论如何也不算多。

  此时,母亲正在和旁人jiāo谈。李知行认得那对颇有风度的老年夫妇,那是江老和他的妻子傅女士,是李家关系不错的世jiāo。两位老人素来支持慈善事业,对母亲的慈善协会捐款颇多,母亲正在同他们道谢。

  他极其礼貌地跟两位老人打了个招呼,随即掉转头毕恭毕敬地看着母亲。

  张静瑜对儿子较晚的出现时间表现了不满,说:“都要开席了怎么才到?泽文都到了。”

  “妈妈,我刚刚有点事儿,”李知行朝四周看看,“爸呢?”

  “刚刚吴秘给他打电话,好像有什么事qíng。还不去跟你奶奶祝寿,风头都要被别人抢光了。”

  “风头”指的大约是姑姑,李知行笑了笑。祖母正在和姑姑说笑,不知道说了什么,祖母笑得很开心。的确,在逗老人开心这事儿上,大概没人比她更擅长了。

  李知行走到祖母祖父面前,祝贺祖母生日快乐。

  祖母笑眯眯地握住他的手:“知行,你刚刚去那里了?泽文刚刚都到了。”

  李知行微微笑着,在祖母面前蹲下身,方便祖母俯瞰自己,方解释:“刚刚在酒店里遇到了高中同学,聊了两句。”

  李如沁冷哼一声。

  他只做不察,从衣兜里拿出个信封,微笑着把礼物送上去:“奶奶,送您的礼物。”

  “是什么?”

  虽然是问话,但祖母已经不含糊,开始拆信了。

  其他亲友都围了过来,大家都很好奇李知行到底送了什么,只用这薄薄的信封就可以装下。

  很快大家就明白了。

  最先喊出来的是堂叔家正在上初中的女儿李韵:“这是知行哥哥的高考成绩单。好高的分数,知行哥哥真是厉害!”

  “奶奶,我想呢,您什么都不缺。”李知行视线从亲友的脸上掠过,笑着解释,而我还是学生,没什么可送的——再说了,随便送什么都是爸妈的钱买的,那也只能说是爸妈送您的礼物,不算我自己的。”

  李知行语气微妙一顿,围在身边的所有亲友都笑了起来。

  “我想来想去,只好送您我的高考成绩单了——”李知行解释,“成绩是我自己挣来的,但每一分都有您的功劳。本来是想送录取通知书的,但我还没收到呢。”

  李家一直有好学传统,子孙辈学习优秀的也很多,但要学习优秀到靠自己能力考上京大的还真是少见——只从这点上说,李知行的这份礼物确实弥足珍贵。

  祖母激动得都要擦泪了,拍拍李知行的头发:“就你点子多,我真是太高兴了。”

  祖父速来严肃,此时也开怀大笑:“好好,是好礼物,你记得分数里有你奶奶的功劳啊。”

  李知行苦着一张脸,说:“爷爷,怎么会忘记。奶奶满院子抓我背唐诗啃书的时候,我可完全没忘呢。真是感谢奶奶管得好啊。”

  大伯李正尧在一旁笑,转头看着李正远说:“看来当时知行跟着你来宣州读书,倒是没错。就算知行还留在燕京读书,成绩也不会比现在更好了。”

  当时为了他在哪里读书的问题,父母也是争吵过的。母亲觉得他留在燕京读书挺好,但是李知行自己觉得老局限在一城之内,难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应该出去看看,又想从父亲身上学点儿东西,所以选择了来宣州读书。

  李正远颔首微笑:“学习怎么样倒是不说,重要是他很听话。”

  李正尧笑说:“爸妈,你们听听,老二这个瞬瑟的样子,有个好儿子了不起啊。”

  “你儿子也不错的,别谦虚了。”

  李如沁听得不是滋味,还是勉力笑笑。

  “好了好了,吃饭了。”

  “也是啊,都坐吧。”

  然后众人按照辈分纷纷入席。李家权势正盛气派也老,自然有自己的一套规矩,李知行是小辈,在第二桌吃饭。

  这次奶奶七十五岁大寿,基本上家里面的亲戚,能到的都到了。好多兄弟姐妹是数年只能见个一两次,不能不礼貌相待,陪同说笑,力图宾主尽欢。但李知行到底心中有事,一顿饭吃得食不知味,好容易熬到散席,他借口去了卫生间,走到走廊的尽头,拿出手机打开网页搜胡蜂蜇伤的医疗论文。

  忽然,手机屏幕被白净修长的手盖住。

  李知行诧异抬头。

  是李泽文。

  李泽文脸色平静:“发生什么事qíng了?”

  李知行没指望能瞒过自己的堂兄,简单把事qíng叙述了一遍。

  李泽文听罢微笑起来:“真是聪明啊。能想到这一招来bī姑姑吐出钱来,虽然厉害,但这仇恐怕是彻底结下了。”

  “唐宓和姑姑,本来也是相看两厌。”

  “我说的仇,是姑姑和姑父的,唐宓倒是无所谓。”李泽文抬了抬下巴,“你没想过,唐宓是怎么找到酒店来的?”

  李知行微微一怔。他之前的确没想到这点。

  “这地方多半是姑父告诉她的。两口子平时吵架是一回事,但是自己妈生病了又是另一回事,矛盾再也无法调和,于是让唐宓下战书来了。”李泽文说。

  李知行点头。姑姑姑父这种利益共同体要离婚,只怕得有破釜沉舟的勇气。

  “姑姑的家事,你还是少掺和的好。”李泽文正色道,“别人的家庭事务永远是一摊烂泥,你要小心一脚踩进去,带得自己一身泥。”

  “再怎么样,也总有个道义之分。”李知行面无表qíng。

  “你还真以为自己站在正义的那一方?”李泽文摇头,“家庭矛盾为什么是一摊泥,正因为没有那么明确的正误之分,积怨深重,要么妥协放弃,要么就是血腥对抗。”

  李知行抿了抿嘴:“但是——”

  李泽文打断他的话:“在这一点上,你还没唐宓清楚。”

  “唐宓?和她有什么关系?”

  “她明显不想把你搅和进这件事qíng,你应该听她的。”

52书库推荐浏览: 皎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