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_茂林修竹【完结+番外】(77)

阅读记录

  元清已向令官问过话。关上车窗时,他面色并不轻松。

  略微bī仄的空间里,因着他眉间的yīn霾,空气霎时便凝重起来。

  邵敏虽不曾听到流言,但略略回忆了一下,心中也觉得不安。

  元清看完了羽檄,这才打开箱子,却先不细读其中内容,只一分一分的翻开再丢到一边,像是在找什么。

  邵敏忍不住就问:“怎么了?”

  元清道:“朕在等程友廉的奏折。”

  邵敏想了想,又问:“是西疆出什么事了吗?”

  元清沉默了片刻,“庆州失守,有大概五万希提骑兵突破防线杀进来。”

  邵敏不觉失声,“是帖木儿?”

  元清道:“朕不清楚……皇后怕吗?”

  邵敏笑道:“御驾亲征,从来都是要打胜仗的,为什么要怕?”

  元清有些怔愣的望着她,片刻后脸上泛起红色,垂下头,道:“嗯。”

  作者有话要说:抱歉,前段时间本儿送修……一修半个月

  拿回来之后忽然就发现不知道该怎么写下去了

  还在等的各位,谢谢。

  75 失误

  前线战事失利的消息确切的传过来了,先前苦劝元清回师的朝臣们也同时缄默,反而再不说废话。

  沿途粮糙调运忽然变得顺利起来,除了元清亲自统帅的北御林军,内阁居然将驻守金陵的南御林军也一并调拨来,援军如今已在路上。

  仿佛每个人都在心里暗暗憋足了一口气,严阵以待,一致对外。

  这与邵敏在史书中读到的,已经大有不同。

  而元清也不像史书所记的那样,在连绵yīn雨和漫长跋涉中耗尽了锐气,最终心怯退兵。他为邵敏一人而大动gān戈的远征,在这个时候变得名符其实。

  行军近一个月,他终于不再配邵敏耗在车舆中。

  邵敏日里清醒的时间已不超过两三个小时,却还是qiáng撑着亲手为他换上甲胄,送他骑上战马。

  他所带来的,虽未见得是中原最骁勇善战的军队,却无疑是最jīng锐的。何况他是一国天子,天命所系,举国仰望,若这一战他败了,日后边疆战士对战希提,势必会有抹不去的yīn影。

  希提军队突破了庆州,势必直取潼关。从羽檄上的时日看,不过这两天便到,因此元清在潼关暂时停留下来。

  然而连着几日侦查都不见踪影。八月十八日的时候,前线再次送来战报,却说希提五万大军集结在延州,日日叫阵。

  突破了庆州去不趁势南下,反而北进去挑衅延州,随驾的将领都不知是什么缘故。只说是有诈,让元清慎重。

  元清却像是预料到了这种结果一般,得了战报一夜未眠,第二日便再次下令启程,奔赴延州。

  九月初一日,元清终于来到延州。

  希提大军的侵扰也在这一日停止,帖木儿送了文书来,说辞照旧是邀请元清打猎。并且胆大包天的就带了十骑,在城墙下等元清的回话。

  帖木儿的文书送来时,元清刚刚把邵敏安顿妥当。

  邵敏依旧在沉睡中,脸上几乎已经没了血色。苍白的面孔,漆黑的眉眼,素淡至极,对比得尤其的鲜明。她的身体冷得像冰。

  邵敏自认为跟元清说明白了一切,但元清其实并不明白。

  邵敏说,因为“客星没”,她来到这个世界。元清却想不到他是来观测这颗一闪而逝的星星的,反而以为她便是那个落下来的星星。

  甚至邵敏连“飞船”都说出来,他也完全不会想到那是千年之后穿梭时空的工具。反而以为是什么仙家法器——当然他从没想过要据为己有,只想把这东西毁了,让邵敏永远也回不去。

  邵敏说她死不了……元清相信。只是他不知道她的死不了,是不是活在他的身边。

  她总是在他最脆弱渴望的时候,给他一点点温存;然后在他沉浸在那种甜蜜幸福里的时候,想要抛弃他。他不想再上她的当,可是他对她的渴望已经到了,就算她喂他的是毒药他也能甘之如饴饮下去的地步。

  她言笑晏晏,仿佛跟他回到了过往,两无猜忌。元清在配合她的时候,心里始终有一把钝钝的刀子在来回的锯割。

  ——他必须要把她完全的握在手里,才能稍稍放心一点。

  所以他从没放下过为邵敏解毒的心思。哪怕解药似是而非、虚无缥缈,却终究能让他假装自己握住了些什么。

  等在潼关的时候,他不是没有想过,如果他战死了也好。

  这样他和邵敏就都解脱了。他只是怕自己就算下了huáng泉,也依旧不能放了邵敏。可是他又能怎么样呢?

  她明明就躺在他的身边,却依旧无法唤醒,挽留不住。

  她博爱却又冷qíng,无法诱惑,无法打动。受折磨的不过是他一个罢了。

  但是在潼关,他只是失去了某些虚假的亲qíng,却不曾遇到真正的敌人。

  他平安来到了延州,所以一切都只好按着计划进行下去。

  延州五月扬尘,九月飘雪。虽不比塞外苦寒,却也是酷烈之地。

  元清开了城门去见帖木儿的时候,起了一阵风。

  寒风裹着粗粝的沙尘,打在早凋的枯木上,呜呜作响。元清握着缰绳的手上,片刻便挂了红痕。但他从来都不是养尊处优的娇惯孩子,钱修德派来的两个副将为他张开风障的时候,他扬手挥退。

  帖木儿只是面带笑意望着他。

  元清同样只带了十骑,一直驱马到帖木儿前面五步远,才停了下来。

  帖木儿笑道:“你真是好胆量,你莫非不知道,你的将军们从来都是带足了五倍兵马,才敢与希提骑兵野战?”

  元清道:“自然知道。朕还知道,希提五倍骑兵,攻不破延州一面城墙。去年若不是希提马快,只怕日后两军对阵,天朝就要以十欺一了。”

  ——他所嘲笑的,自然是希提去年惨败一事。

  帖木儿慡朗大笑,“确实是各有所长。我攻不破你的城池,你也杀不尽我的骑兵。如今两军打了近百年,与其这么两败俱伤耗下去,何不握手言和?”

  这个时候,延州的城楼上,弓弩手正严阵以待,丝毫不敢有所怠慢。

  虽然元清无所畏惧,敢带十个人就出城去见帖木儿,但延州官兵个个知道,在马上,希提的骑兵是无敌的。莫说是个人,便是五十个,一旦帖木儿发难,也未见得能护元清周全。

  ——延州虽在边疆,却并不是潼关那样千年经营的要塞。只是因希提崛起,此地才开始戍兵,而后为安置屯客方建了城池。因地形限制,延州府所在不能大量屯兵,因此延州守军大多驻在据此五十余里的安塞城。

  随元清入延州府的,不过两万御林军。其余数十万人马正在去安塞的路上。

  虽然绕过安塞攻打延州府已有先例,但因圣驾到来,沿途戒备非往常可比,何况延州城的守将,是与希提打了十余年jiāo道的的钱修德。谁都想不到帖木儿是如何bī到延州城下的。

  元清的到来虽然让延州人心鼓舞,却也让守将颇多顾虑。

  偏偏有人意识不到此刻形势不妙。

  王聪明。

  他以为元清带了数十万大军,抬抬脚便能把希提五万人碾死。此刻正是他报仇、立功的好时机。

  在城楼隐蔽的角落里,有一枝弩箭暗暗的瞄准了帖木儿的脖颈,等待着可以扣下扳机的时机。

  王聪明没有想到的是,汴京暖风温水里的例无虚发,在边疆的烈风狂沙里会谬以千里。弩箭瞄准的明明是帖木儿的脖颈,she中的却是元清的马腿。

  但无论那支箭she中了什么,在延州守军心里绷得一拨即断的那根弦上,它就像是一个终于到来的信号。

  混战在一瞬间被触发。元清惊马的同时,城上箭如飞蝗,漫天she下来。

  延州城内的御林军虽已得元清成命,此刻却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数不清的白袍羽林郎喊杀着冲出城门,前来救驾。

  而谷口外待命的希提骑兵在得知主帅深陷重围时,也chuī动号角,如cháo水般涌了过来。

  此刻的局势,已经不是仅元清和帖木儿两人的地位与威信能控制住的了。

  jiāo战的是元清与帖木儿的亲兵,都是一国里英俊难再得的豪壮之士。一战之后,延州城外势必铺满他们的尸体。而中原与希提谋求和平的道路将更加渺远。

  但是真正的主角,总是得天庇佑的。

  就在两股cháo水即将互相吞噬的时候,沙尘从山的那一面席卷而来。

  狂风chuī得战马嘶鸣不止,昏huáng沙土遮天蔽日,两步之内不辨人马。

  元清与帖木儿同时反应过来,迅速组织人马各自撤退。

  而箭楼上的王聪明,在弩箭she偏的第一时间,已经一刀将身旁she手捅死。

  他从来没有过谋害元清的心思。

  事实上在那座吃人不吐骨头的皇城里,元清是唯一一个把他当人看待的,他也是少有的几个真心对元清好的人。元清七八岁时他就跟在他的身边,说没有感qíng那是骗人的。

  元清素来珍惜人心,所以王聪明很多时候有恃无恐。就算他打了希提的使臣,扰乱邦jiāo,元清依旧不忍伤他xing命。但是这一次,他明白自己死罪难逃。

  他杀人灭口之后,很快便趁着风沙,收拾收拾包袱,溜出了延州城。

  76 jiāo锋

  元清在延州遭遇变故的同时,汴京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建国百余年来,头一次有异族的铁骑叩响了汴京的城门。

  自攻破庆州后便失去踪影的五万希提铁骑,鬼魅一般绕过了潼关,绕过了洛阳,出现在距汴京百余里的新郑附近。

  朝野震惊。

  并不仅仅因为御林军随驾,导致汴京附近兵力薄弱,还因为从庆州到汴京重重封锁竟形同虚设,不仅没有揽住侵略者,甚至连敌踪都不曾发觉。

  一时间京师富户连夜奔逃,百官齐聚内阁办公的政事堂,熙熙攘攘索要解释。

  当日元清说是御驾亲征,百官皆以为他会与这只骑兵遭遇,谁知它竟会攻到京师近畿。一时间人人都胡乱猜测,谣言越传越离谱。连王师被击败、元清已被希提俘虏、内阁隐瞒不报的说法也有。朝中再次有人提出要邵博出面主持大局,呼声越来越高。

  程友廉任内阁首辅不过月余,便出了这种变故。他资历浅身份高,自然处境不妙,不止自己被咄咄bī人的四下围堵,连家中院子里种的菜都被丢进来的砖石砸烂。

52书库推荐浏览: 茂林修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