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知进来,看见宜室愣愣的看着天花板,便说:“有什么心事?”
宜室答:“旧qíng人来约,内心忐忑:出去好,还是不出去好?”
李尚知见妻子同他耍花枪,不禁嗤一声笑出来。
宜室不敢诉苦,这件事,由她起头,是她的主意,她必须坚持到底。
每一项申请,都要逐个阶段完成,人家做得到,她也不怕琐碎繁复,这样一想,她抛下小说安然入睡。
李母六十大寿那日,尚知偕妻女一早就到。
老人家正与亲戚搓麻将,转过头来,看到宜室,倒也有三分欢喜,无论怎么样,她不叫她失礼,再不识货,也看得出她这个媳妇受过教育,品貌高尚。
她叫宜室坐她身后看打牌。
一边问:“那只大盒子里装的是什么,花那么些钱。”
牌搭子们便笑道;“拆开让我们开开眼界。”
宜室便打开盒子,“是一件绒线大衣。”
李母向盒内一看,见是宝蓝色,文中带鲜,又夹着银线,十分考究,更自高兴,嘴里却说:“媳妇还当我三十岁,这么花巧,如何穿得出来。”一边笑。
宜室索xing将新衣搭在李母肩上,说道:“我看看是挺合适。”
牌友没声价称好看。
李母意气风发,将牌推倒,“碰碰碰。”
宜室连忙静静退下
人生根本好比一场戏,台辞念得不对,不知进退,就没有资格站在台上,何用叹五更怨不遇。
尚知向她投来赞扬的目光。
她谦逊地微笑答谢。
稍后李母放下麻将,坐到宜室身边,开门见山,含笑说:“到了外国,就难得享受这种天伦乐了。”
宜室忙轻描淡写的答:“我们一年起码回来三两次。”
李母却说“长途飞机累死人。又危险。”
宜室继续微笑,“那我们效法英国皇室,分开几班飞机,以策万全。再说,直航温哥华,十二小时不到,不算长途,当是坐一天办公室。”
李母瞪宜室一眼,可恶,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无论什么,这媳妇总有法子尽数化解,且面不红,心不跳,端是个见惯世面的厉害脚色。
“那,你们是走定了?”
尚知忙说:“表格还没有递上去呢,出了签证,一样可以改变主意,妈妈,人家泱泱大国,不会qiángbī我们入籍,这又不比昭君出塞。”
李母所了这话,沉吟片刻,并找不出破绽,只得叹息一声,回到牌桌去。
尚知夫妇松口气。
宜室想,幸亏有麻将,这十三张牌分散老太太的注意力,救了他们。
晚宴完毕,回家途中,宜室通知丈夫:“已约好下星期一下午去做无犯罪记录证明书,你抽空办事吧。”
尚知沉默半晌,“是要打手指模的吧。”
“手续而已,客观一点。”
尚知说:“什么都试一试,视为一种经验。”
“对了。”宜室满意地附和。
尚知开着一辆新的日本房车,两个女儿在后座盹着,这是他们李家得意之秋,身为一家之主,他实在不舍得离开。
宜室看他一眼,轻轻说:“也许到了彼邦,另有奇遇。”
尚知啼笑皆非,“什么奇遇,获选剪糙冠军?”
宜室跳起来,“李尚知,你说话恁地刻薄。”
“有糙可剪,至少表示还有资格入住花园洋房,算是人上人了。”
“我保证新家胜旧家,可好?”
“怎么可以叫你保证,我颜面何存。”
“尚知,我劝你不必恋恋不舍一间大学宿舍。”宜室微愠。
李尚知连忙噤声。
他俩从来没有吵过架,一方火爆发言的时候,另一方必定维持缄默,似有默契,从来未试过一句来一句往,弄得下不了台。
宜室发觉她已经瘦了。
做完良民证,十只手指油墨洗不净,自信箱取出白信封的时候,竟在信下角印上浅浅的指模,十分瞩目。
他的信又来了。
迟不来早不来,趁她这阵子疲倦以及彷徨的时候来震憾她。
信封特别长,只得拎在手中,在电梯里她便忍不住拆开来看。
“宜室要求你写片言只字是否过分要求世保。”
宜室鼻子发酸。
发什么神经,为什么英世保不肯承认时间经已逝去,她已不是十七岁的汤宜室。
宜室讥咒着把信团皱塞入手袋,真想拍一张近照,至要紧把鱼尾纹及雀斑都摄进去,寄上给英先生欣赏,杜绝这种玩笑。
待开门进了家,喝过一口佣人递上来的香片茶,她又镇静下来。
老朋友,通通信也不以为过,没有这种心qíng的话,置之不理也罢了,何用qíng绪激动。
瑟瑟迎上来,“爸爸呢?”
“有事回实验室去。”
“每天我只能见爸爸三十分钟。”瑟瑟抱怨。
宜室想到她自己的父亲,结jiāo新欢之后,他索xing搬出去住,宜室宜家两姐妹只有在过农历年时看得到他。
宜室握住瑟瑟小手往脸上贴,最近想得特别多,一接触此类往事,胸口像是被谁抓住似的难受。她总算有了自己的家,瑟瑟两女是铁证。
不愉快的事早已过去。
宜室自我分析心理状况:思cháo起伏,是因为办移民的缘故吧,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总有不安定的因子在那里等待,忐忑之余,一并连过去的痛楚经验也一一钩起。
尚知回来,疲倦地坐下。
他说:“真没想到有那么多人要证明自己没有犯罪记录。”
“有许多是学生。”
“被人当作一个号码看待,也真是奇趣,真算开了眼界,不然在大学小天地里,还以为李尚知教授无人不识。”
“开头的时候,我们都是一个号码,记得吗,中学会考时,我编号五三五四,心里一惊,还以为一定考得不三不四。”
尚知脱下鞋子,“经过多年挣扎,总算扬万立威,要我打回原形,岂非前功尽废。”
“尚知。”宜室觉得他太悲观。
“今天喝什么汤?”
小琴过来说:“祖母给了一块火腿jīngròu,今天用它炖jī。”
“难怪香闻十里。”
尚知看妻子一眼。
宜室知道他意思,“唐人街什么都有。”
“我最不爱接近唐人埠。”
“由我去办好了。”
“你真有牺牲jīng神?”尚知笑。
“我不落地狱,谁落地狱。”
小琴疑惑地看着父母,“你们在说什么,怪可怕的。”
宜室说:“来,吃饭吃饭。”
“妈妈,今天欧阳老师说,她最不高兴学生半途退学。”
宜室知道个中原委,名校平时绝少收录街外学生,怕他们学业水准不够划一,但是本校学生纷纷退学,班中人数不足之时,不得不收cha班生,自然多了一层工夫要做。
“最近退学人数很多?”
“本班已走了四名,连我一共五个,一班三十五人,占十四个巴仙qiáng。”
“那不算什么,学生总有流动率。”
“走的都是与我最谈得来的同学哪。”小琴说。
“哪个?”宜室问。
“像伊利莎伯吴与郑小婵。”
做母亲的大奇,“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这两位小姐并不是你的好友,不是说她们常常与你过不去?”一个功课比你qiáng,另一个家境比你佳,你们一直顶嘴。”
“但是,少了她们,生活才寂寞呢。”
宜室嗤一声笑出来。
连孩童的世界都复杂至此。
小琴说下去:“没有竞争,哪来进步。”
宜室大笑,白天的yīn霾一扫而空。
有生一日,她都不会后悔生了这两个女儿,或许后悔嫁李尚知,但不后悔生李琴与李瑟。
李尚知当下摇头,“小琴像足你,宜室,有其母必有其女。”
“像我有什么不好?持家克勤克俭,工作努力负责。”
“我没说不好。”
“你有那种意思。”
“救命,”尚知笑,“你再这样,我可要叫你旧qíng人来接收你。”
旧qíng人……
宜室说下去:“你李尚知君一生大抵只做对一件事qíng,就是娶了汤宜室。”
尚知心服口服,“我知道。”
“你敬畏我,不是没有理由的吧。”宜室笑。
尚知心里有一丝奇怪,宜室极少在他面前占嘴舌便宜,他问:“你受了什么刺激?”
宜室从实招供:“令堂仿佛怪我牵着你鼻子走路。”
“是为了这个?我不信。”
52书库推荐浏览: 亦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