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人家相爷多有礼貌,多实诚?
家教不好我就当面承认了,然后你打算怎么着?
柿子大人又道:“好在我看孟家二姑娘xing子还算沉稳。”
孟相爷嘴上的笑变得深了些。
孟明月姑娘眉头微蹙,深深看了世子一眼,扭头对她哥说:“哥,这人太浮躁,不是良人。”
“……”柿子爷表示,那啥,以貌取人果然是不对的。
在丞相的身份bào露之后,这里基本就被清场了,即使围观也是要保持十几步距离的,丞相大人再亲民,仍然有属于他一朝权相的不可侵犯的威严。
更何况,这牵扯到相爷的家人。
孔清源有些忐忑地偷偷瞄向孟明珠。
孟明珠朝他瞪一眼,“看什么,不知道非礼勿视吗?”
孔清源突然明白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现实验证,明明刚才她一直看他来着,他只偷瞄一眼而已嘛。
孟明远在妹婚脑门上拍了一下,示意她安静些。
孟明珠收到兄长的暗示,嘟嘟嘴,虽然不甘心,但还是没再继续说什么。
孟明远有些歉意看着孔清源笑了下,“舍妹便是这样的xing子,能包容她固然是好,若找不到那个人,本相也不qiáng求,养她总还是养得起的。”
孔清源马上顶着个大红脸表示,“孔家……孔家也养得起她。”她的xing子他挺喜欢的,跟这样的她相处会容易很多。
只不过,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出这样的话来,对于孔小公子来说实在是有些逾矩和失礼,所以他还是弄了个大红脸。
孟明珠顿时也被他的话给弄成了大红脸,躲到兄长身后不露头了。
卫蔚光收到丞相看过来的目光时,心头打了个突儿。
孟明远只是淡淡地说了句,“退亲虽是麻烦了一点儿,但总还是能办成的。”
“……”小爷什么时候说过要退亲了?小爷不就是说话不太入耳了点吗?要不要搞退亲这么严重?那回家父王还不给他一顿老拳啊,这亲事可是他老人家厚着脸皮求着皇帝说成的。
再说了,他看孟明月挺对眼的,虽然这姑娘的xing子只怕也不比其姐弱到哪里去,但至少看上去很贤妻良母,这就让他比孔清源那小子占老大便宜了。
“相爷,本世子就算说话不中听了些,但也不至于就到退亲这样严重了吧?”
孟明远扬眉看他,“她会是你的大姐。”
柿子爷的嘴角抽搐了一下,对哦,这剽悍的姑娘未来会是他的大姨子。
孔清源很不地道地适时加了一句,“世子,未来你要跟我做连襟的。”咱俩不怎么对盘,你确信真的没问题吗?
靠!
孔家这二楞子竟然也会这样落井下石……
孔清源以前其实真心是个正直向上的好少年的,只不过,丞相大人如今算他半个老师,潜移默化神马的,真心很正常的。
☆、96公子风流
“当然没问题。”不争馒头争口气,卫蔚光很不冷静地接受了来自孔家二楞子的挑战。
孔清源很憨厚地道:“那就好。”
小郡王柿子爷顿时就有种大火闷烧无处冒烟的感觉,孔家二楞子真的不是存心的吗?
其实,在孟明远看来这种时候无论孔清源是不是存心的,他的行为都达到了存心的效果。
所以,中国有句老话说的,无心有时比有心还要伤人!
卫蔚光是想往未婚妻身边走近两步的,可惜,有孟明远这样一个堪比王母娘娘一般的存在,他的梦想注定只能成泡影。
丞相大人一个眼神,身边的侍卫就自动自觉地充当了银河的隔离效果。
小郡王忍不住朝着丞相怒目而视。
孟丞相面不改色语气平淡地道:“虽则今日是上元佳节,但男女大防礼不可废。”
小郡王差点儿一口血喷出来,刚才孟大姑娘捋袖子打算跟他火拼时,丞相怎么不说这句话?
好像知道他心里的想法似的,孟丞相紧接着继续道:“舍妹自来是个马虎大意的,但世子不然,世子秉承庭训,堪为同辈表率。”
丞相确定这不是在打他的脸吗?
卫蔚光只觉得自己的脸皮火烧火燎的难受,丞相大人到底是有多瞧不上他呀?逮到机会就各种打击。
这样的话,小郡王问不出口,但是肃郡王绝对问得出口。
所以,肃郡王找个由头约丞相喝酒,找个机会就问了一下。
“噢,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嘛,世子年少气盛,耐xing还欠磨炼。”孟明远给的答案云淡风轻。
肃郡王一琢磨,是这个理儿。他那宝贝儿子可不就是年少气盛嘛,因为这个不知道惹了多少是非回来。
其实,哪个人年轻的时候不年轻气盛?少年老成的毕竟是少数,但这理由它实在是放之四海而皆准。所以,丞相用起来那叫一个得心应手。
主要吧,丞相这货是穿的,他从小表现得就“老成”,话从他嘴里说出来,那真让人感觉不到损人的依据。
毕竟,丞相本人就是一个最少年老成的例证!
“少年人要磨一磨心xing原是不错,只是,还望相爷给本王几分薄面。”
“那是当然。”哥一定狠狠地磨炼丫的心xing。
且不说,孟家与肃郡王府的亲事。
未出正月,宫里就有坏消息传出来。
大皇子夭折了。
收到消息的时候,正是官员的休沐日,孟明远手中正写字的笔停了下来,但很快便又继续落笔。
这事,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
中宫的宫斗手段还是值得肯定的,姜妃——哼,这下看她还拿什么当东山再起的资本。
宣纸上字迹成形,乃是一个“静”字。
不骄不躁,静心而已。
孟明远心里清楚,姜妃不过是他仕途上的一个关卡,一个过客,为官这条路只要皇帝不喊停,无论多么艰难他都得继续走下去,即使他也不知道前面会有什么在等着他。
一个并不会致命的病就要了皇帝儿子的命,这就是血淋淋的宫斗结果。
孟明远狠狠闭了下眼,东宫之争方兴未艾,恐怕在中宫未能产下嫡子之前,后宫之中很难平静了。毕竟皇后娘娘已经从姜妃的身上受到了教训,这教训足以让中宫变得心狠手辣起来。
每一个毒后的成长都离不开jian妃的贡献,这是历史的必然。
最后,丞相大人看着自己练字出来的成果,哑然失笑。
他qiáng任他qiáng,清风拂山岗。
他横由他横,明月照大江。
这两句话,让他又不禁想起了上一辈子的事。
一想起上辈子的轻松惬意,孟明远就觉得这辈子生不如死。
挣扎,时时刻刻地挣扎。
要被迫像海绵一样学习一切能学习的东西,要一点一点让自己的心变得狠厉冷血,要bī自己放弃多余的良善,甚至良知……没有经历过的人是无法体会他磨砺心志的那种痛苦的,无法用语言形容,却又痛到了骨头fèng里去。
上刀山,下油锅,不过如此!
姜妃丧子,皇帝亦丧子,如此一来,再上朝时皇帝的心qíng肯定不会很糟糕,孟明远开始觉得也许找个理由请病假是个不错的想法。
不过,他也只是想想罢了,这个时候请病假很易招皇帝冷眼的,没必要的话孟明远并不想挑战皇权的坚硬度。
只可惜,任何时候总会有那些一群不识时务的人会“撞大运”,他们完美的诠释了什么叫“人倒霉的时候喝凉水都塞牙”。
休沐日后,开华帝一上朝,龙目一游,就看到不少官员缺席,询问之下,才知道是请了病假。
京城什么时候有时疫之症了?而且还只是在朝官之中传播?
天子一怒,朝堂就得抖三抖。
通常这个时候,做为百官之首的丞相就得负责背黑锅。
因此,背黑锅的丞相大人就说了,“圣上,人吃五谷杂粮,生老病死无法避免。几位大人有恙在身,因病请假,理所当然之事。”迁怒神马的适可而止吧,你就算是皇帝,有时候也不可能真的随心所yù的,昏君都达不到那样的水准,你这样的就趁早歇了吧。
昏君虽然是个挺让人羡慕嫉妒恨的职业,但是一帮忠臣直臣死谏,碰壁,撞柱的,抬棺上书的……总之是五花八门的给你添堵啊。至于谄臣,那没啥说的,各种投其所好,间或被各忠臣良将门踢踹殴打神马的,这都是必然的。
开华帝这家伙虽然算不上至圣明君,但显然跟昏君是没啥牵扯的,这就导致了他必然得憋屈。
所以说,孟明远私心里一直就觉得皇帝这职业,明显是昏君更慡一点。
52书库推荐浏览: 秋水伊人 穿越重生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