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虽然当昏君很慡,但是当昏君的臣子就一定很惨淡。所以,孟明远还是很庆幸开华帝是个明理之君,他或许只能是个守成之君,但是,通qíng达理,听得进谏言的守成之君也是有机会成为一代贤君的。
但是,皇帝不高兴,罚俸禄神马的这简直就是玩儿似的处罚。
“这些人简直枉吃俸禄,所有病休之官减俸半年。”
对于皇帝给出的处罚,丞相表示:反正不是扣自己的工资,爱谁谁。
被扣工资的大臣则觉得,扣点钱挡个灾,值!
皇帝丧子,心qíng抑郁,无心公务神马的,正常。
于是,身为丞相的孟明远就苦bī了。
丞相平时的公务就够繁重了,现在把原本属于皇帝的事也兼职了,那只能没有最苦bī,只有更苦bī。
身为皇帝的机要秘书,孟明远不管多苦bī都只能含血吞下。
不但得含血吞下,还得双膝跪地,歌颂皇恩浩dàng……这都还不算,丫还得充当知心大哥劝慰开解皇帝,以国家大事为重云云,孟明远觉得当个合格的好丞相真心太不容易了!
哥不是超人,内裤外穿神马的审美很扭曲好不好?
不是超人的孟丞相搜肠刮肚了一番,然后在勤政殿偏殿东阁间只有君臣两个的时候,对开华帝劝道:“圣上,龙体为要。圣上正值壮年,子嗣不是问题。”咱们要展望未来啊,亲。就算你体力不济,咱们中医博大jīng深,各种食补药补啥啥的,绝对能够保证您大杀四方,当然,后遗症什么的大抵御医们也是不敢拍胸脯保证的。
皇帝嘛,其实说白了,有时候就是个延续皇家血统的种子选手。
“朕只是有些心累。”开华帝面色有些yīn郁,他已过而立之年,两个皇子却先后夭折,这对他而言真的很打击。
“圣上当宽心为上,皇后娘娘正怀着龙嗣,后宫其他妃嫔也有孕兆,我大庆朝国运昌隆,龙嗣延续万万年。”呸,拍马屁这活儿真心呕人,他宁可埋头认真工作,也不想这样谄媚的。
“马上就到会试之期了,孟卿肩负为国选才之责,当为朕为忧。”
“这是臣该当的。”
“朕素知卿足智多谋,文思蜚然,此次出题莫要太出意料。”丞相每次出题都剑走偏锋,应试举子们多有抱怨,他这个一国之君总不好太过无视。
“臣遵旨。”大老板发话,下属自然照办,出个中规中矩的题嘛,简单。
“这些日子孟卿府上倒是颇为热闹。”皇帝意有所指。
孟明远道:“臣也颇为烦恼,臣公务繁多,哪有那许多的闲暇去为人师。”
皇帝看了他一眼,没表示意见,心想,你就算有工夫,大概也不会想làng费在那些人身上的。
说起来,丞相实在不是个好人,挑起了旁人的兴趣,然后他却撂挑子不gān了,摆出一副油盐不进的架式,简直忒拉仇恨值了。
“臣看到那些礼物,实在心动,却苦于无力指教。”
开华帝的眼角忍不住抽搐,这就是他的丞相,当着他这一国之君的面就表示他其实很想收受贿赂,主要是因为双方条件谈不拢,所以扼腕叹惜……“你身为一国宰辅,就不能对那些huáng白之物少些钟爱吗?”
“臣一直为这个目标在努力。”
开华帝:“……”
“非是臣钟爱那些huáng白之物,实实是臣的许多政令若无充盈的国库做后盾,都无法实施下去。臣爱财,概因时势,这是臣无能为力之处。”孟明远表示自己其实是大庆朝最大的一只窦娥,没有之一。
开华帝有时候其实真想一巴掌拍掉丞相脸上那为国尽忠,为民尽心的公仆表qíng。
“圣上若无他事,臣便想告退了。”因为你丫的最近无心理政事,哥身上的担子一下子就重了,哥没心思陪你丫的下棋解闷,哥要回中书省去nüè下面的属官。
刚刚丧子的开华帝也没什么心qíng跟丞相下棋,总觉得要是跟丞相呆得久一点,没准他的心qíng就更郁闷了。
向皇帝告辞之后,孟明远便顺利出宫了。
宫出了,可是,孟相爷远远往家的方向看了一眼,心里叹气,接下来一段日子怕是又只能以中书省为家了。
尼玛!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致仕归养……真闹心!
☆、97公子风流
又到会试。
从上一辈子到这一辈子,孟明远简直是一提考试就牙疼。
上一辈子,从小学到大学,那是小考大考,考考不断。这一辈子,开头是考生,后来熬成了主考官,这主考官还当起来不给换,你说这得多闹心啊。
主考官跟考生,这就是矛盾的两个对立面。
皇帝说了,这次不让出难题。
可,问题的关键是,孟明远不知道什么样的题它才算是中规中矩的,他不是土著啊,这真是他的硬伤!
所谓一人计短,二人计长。
于是乎,丞相大人把六部尚书归拢归拢都叫到中书省开小型座谈会了。
会议中心议题就是——什么样的考题才算是中规中矩的?
好了,会议主题了,人员到齐,茶水上好,接下来就是大家踊跃发言畅所yù言的时候了。
jī一嘴,鸭一嘴,在充分显示六部尚书十年寒窗没虚度的同时,也显示了他们政见上有所不同。
孟明远表示:这会开得真有内涵,长知识,也开眼界。
眼跟前这六个人,那可是政府机关最主要的大头了,瞧他们打起嘴官司的样儿那真跟家庭妇女菜市场砍价儿大同大异。
有理不在声高,那全是扯淡。
“本相觉得诸位大人所言都有道理。”
六部尚书一直看丞相,总觉得他有和稀泥的倾向,这话简直就是和稀泥的通用开场白。
孟明远还有但书,“既然都有道理,本相觉得可以揉和到一起嘛,反正墨义、帖经、诗赋、经义都有足够的空间,咱们就不用跟举子们客气了,揉吧揉吧都考点吧。”
六部尚书瞪大眼,丞相确定这样下来还算中规中矩吗?拆开来很中规中矩,可是这么一杂糅,规矩算个球。
而且,相爷只说了墨议、帖经、诗赋、经义,还有一个策问没说……他们的感觉不太好。
似乎在不经意间,他们给这届举子添了不少的麻烦,这坑死人不偿命的丞相大人啊。
“这就是你给朕出的中规中矩的考题?”开华帝拿到试题的时候龙目瞪得跟两灯泡似的,呈光瓦亮的。
“是。”
“早知道朕就不提中规中矩的要求了。”这简直比以前的难度系数还大啊,各流派百花齐放有没有?
末了,孟明远在皇帝跟前申辩,“这是臣与六部尚书一起议出的。”
这不是他一个人的主意,如果要挨打,那铁定六部尚书一个也跑不了,他绝对没诬陷,事实如此。
开华帝仍在丧子之痛中,懒得跟丞相这家伙废话了,将折子摔还给他,就拂袖回后宫去了。
于是,丞相大人就知道皇帝没意见,可以具体实施了。
然后,顺理成章的,这届举子们连丞相带六部尚书都怨上了,这帮没人xing的高官!
六部尚书:再没比这更冤的了,他们完全是上了丞相的贼船啊。
不过,让那帮举子们抱怨,有他们哭的时候。
六部尚书被抱怨一多,果断就跟丞相站到了同一战壕去了。
尚书大人们开始期待殿试的策问题目了,他们一致认为凭借前几次科考的经验来看,这次的策问题目一定不会让他们失望,肯定让举子们哀鸿遍野。
在坑人方面,丞相一直都是独领风骚的!
这是毋庸置疑的。
开华帝在位期间第三次科考,第二次正式的科举殿试如期举行。
考试当天,丞相大人的策问题目也隆重现世。
……
殿上过五关,斩六将,一路披荆斩棘来到这里的举子们面对着手中的策问,道不尽心头的那把辛酸泪。
诚如市井传言,相爷当主考,绝对是读书人入仕路上的最大的一只拦路虎。
但如果能在这样的科考中脱颖而出,那么同样代表着才能的出类拔萃。
这大概就是痛并快乐着的最佳诠释了。
丞相大人实在是让人又爱又恨。
今科策问的题目是:将人牙子行当国有化、规范化的建议、方法以及实施细节。
瞠目结舌有木有?
为防止有举子不明白其中意义,丞相大人不吝笔墨,洋洋洒洒地写了一篇数百字的大字报,将人牙子这个行当详细做了说明,顺便把三姑六婆的具体意义也给举子免费普及了一遍。
52书库推荐浏览: 秋水伊人 穿越重生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