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南枝_吱吱【完结】(1002)

阅读记录

  刘氏说不出来的失望。

  杨俊比刘氏还要失望。

  在他看来,兵源不行没关系,不懂泅水没关系,重要的是赵玺的支持。但赵玺三分钟的热度,说得挺好,一遇到困难就开始退缩,又心思多疑,不管是谁给他出主意,他总是怀疑给他出主意的人别有用心,在心里反复地琢磨一阵子才行。偏偏耳根子又软,他琢磨来琢磨支,好不容易琢磨清楚了,旁边又有说三道四,他又改变主意了。在杨俊看来一件很小的事赵玺都要反复几次才能定下来,别人觉得他是新贵,在皇上面前肯定说话算数,却不知道他被赵玺的拖拉弄得完全没有了脾气,只好先去应酬那些官场上的来往。

  原浙江总兵李道被罢官之后隐居在了周庄,有一天杨俊实在被那些酒ròu应酬闹得心焦,跑去拜访李道。

  李道非常的高兴。

  他们是在场战上打出来的jiāoqíng,是能托付生死的关系,自然比一般的同僚更为亲密。

  杨俊喝了酒絮絮叨叨地抱怨了很多朝堂的陋习,李道却担心着杨俊的前程。等到第二天杨俊酒醒了,他遣了身边服侍的,关了书房和杨俊说话:“皇上明摆着要用你去和赵啸打擂台。赵啸这个人我仔细分析过,虽有些世家子弟脾气,但总得来说,还是能听信谏言的,也能知人善用,加之靖海侯府在福建经营这么多年,就算是朝廷上下全力支持你,你也未必能和靖海侯一争高下,何况我听你说起,皇上根本不通军务,左以明依靠皇恩才得以担任首辅,并不愿意惹皇上不高兴,我就怕到时候皇上和内阁为了安抚靖海侯,把你给推了出去……”

  “我何尝不知道。”杨俊酒醒了,脑子也清醒过来,他有些悲凉地笑道,“我都是快知天命的人了,若不是想着为朝廷、想着为社稷做点事,又何必揽了这差事?只是我当初想的太好了。以为皇上先是受汪几道摆布,后受韩太后压制,都能平平安安、顺顺利利的长这么大,说不定会是个中兴之君。谁知道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难怪当初嘉南郡主会选择去西安陪伴李谦!恐怕那个时候嘉南郡主就看出皇上不妥了……现在我也有点后悔,当初出山的时候应该写封信去问问嘉南郡主的意思的,也免得弄成像今天这样进退两难的境地。”

  李道在江南时常听的江南官场上层提及姜宪,但大家提起她的时候,表面都很是不屑,私底下却半遮半掩一副羡慕的样子。听杨俊这么一说,他不由道:“嘉南郡主是个怎样的人?可惜我当年没有机会见一面。”

  是个怎样的人?

  杨俊一时间居然不知道怎样回答。

  他想了半天,道:“是个小姑娘,看着有些倨傲冷清,可行事却比男子还要果断豪慡,不是一般女子,足智多谋,非常的qiáng势,却又不怎么贪念权柄……”说到最后,他颇有赧然地道,“具体的,我也说不上来。但你见了她就会觉得她不是个好相与的人,她说话的时候你最好安静地听着,她要你做什么的时候你最照她的去做……是个我也没有看透的人。”

  说到这里,他突然就兴致勃勃起来,道:“说起来我还是挺佩服李谦的。我看着嘉南郡主的时候心里有点发毛,特别是她不声不响的就gān掉了辽王。李谦居然能和嘉南郡主过了这么多年。我要是他,也不敢沾花惹糙,眠花宿柳……”

  李道听着不由讥笑了他几句:“就你那胆量,怎比得上李谦?你十八岁的时候在gān什么?李谦十八岁的时候在做什么?”说到里,他正色道,“说起这件事来,我听人说天津卫有个船坞。李谦现在镇守京城,这个船坞应该也是他的吧?他可是有什么打算?”

  “我可不敢问。”杨俊叹气,道,“如今的朝廷局势相比我们那会儿不知道复杂了多少,我没有起复之前还想着凭我的能力肯定能在庙堂上占一席之地,等真正回到官场,才知道自己根本不够看。我也想明白了。皇上是存心要拿我嗝应赵啸,赵啸能忍着我一年、两年,不可能忍我三年四年,等到来年开chūn,我就以年事已高,身体不适为由辞归故里好。”

  李道没有他这么乐观,道:“那也得皇上放你走才行!”

  “不放也无所谓。”杨俊朝着李道眨了眨眼睛,道,“我这段时间借口请教军中防务,已经和李谦重新搭上话了,十一月临潼王世子的生辰,我的长子和次子都会陪同我的夫人一同去京城给临潼王世子拜寿。”

  李道心中一震。

  今年夏天,李谦请封独子李慎为临潼府世了。赵玺立刻就答应了。还让姚知先代表朝廷送去了贺礼。李慎也正式代表临潼王府在各种场合露面。十一月是李慎的生辰,京城虽然没有什么消息传出来,可肯定会有很多的人趁着这个机会想和临潼王府搭上关系,就算是临潼王府不给李慎做寿,到了那天也肯定有很多的人前去庆贺。

  他没有想到杨俊如此重视这件事,居然让代表他的长子陪着自己夫人亲赴京城。

  李道不禁道:“你就不怕皇上知道了猜疑!”

  杨俊冷笑,道:“我不去难道就能落个什么好?我还不如巴上李谦的大腿,给孩子们留条后路!”

  ☆、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大雪

  李道抿着嘴,半晌都没有说话。

  杨俊道:“您让我放下江南的匪患不管,我做不到。可若是要搭上我全家,我一样做不到。自古忠孝难两全,我也只能想出这种法子来了。”

  自己在江南为官,把家眷托付给李谦,以保平安。

  李道道:“我能看穿,别人也能看穿,你要不要再考虑考虑?”

  “不用了!”杨俊笑道,眉宇却满是坚毅,“我来见您,一是为了来找您说说话,二来也是想来给您陪个不是——江南能打水仗的,除了靖海侯府之外就是您和我了,我这么做,皇上心里肯定不舒服,以皇上的xing子,多半是要再找个人出来代替我,到时候皇上十之八|九会起用您。我要是不出这岔子,您也就可以顺顺当当地在这里安度晚年了。这是我对不住您的地方。

  “但我觉得,若是您不想趟这浑水,大可移居京城。

  “李谦正要找会打水仗的人帮着他cao练水军。

  “您要是去了,他肯定倒履欢迎。”

  李道又是一愣,好半天才哈哈地大笑起来,用食指虚点着杨俊道:“你呀你,你让我说你什么好?你这是在保全自己呢?还是在抽皇上跳板呢?”

  就像杨俊所说的那样,整个江南除了靖海侯府,就只有杨俊和李道曾经打败过倭寇,证明过自己的实力。而赵玺要对付的是靖海侯府,一旦知道杨俊和李谦关系密切,肯定不想再用杨俊,李道很有可能被赵玺起用,取代杨俊。

  可若是李道投靠了李谦呢?

  赵玺就只能捏着鼻子继续重用杨俊。

  所以李道说杨俊并不是单纯的来看自己。

  说起来李道也在江南治军七、八年,比杨俊有能力多了。赵玺选中杨俊而放弃李道,与李道年事已高有很大的关系。皇上若是不用杨俊,就很有可能让李道出面。

52书库推荐浏览: 吱吱 古代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