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不由分说,命令一旁宫人快速去将甄太医请至懿德殿。
宫人飞奔着去了,不过片刻功夫就将一花甲老者请至殿内。诺雅与百里九已经赐了坐。
甄太医参拜过后,将脉枕递给诺雅,诺雅坦然将皓腕置于脉枕之上,老太医半跪着三指搭脉,屏息凝气,沉吟半晌,不敢言语。
诺雅身子里面中的乃是江湖中的剧毒和蛊毒,有道是术业有专攻,哪里是一个长居宫中的老太医所能诊断出来?片刻功夫就是一身涔涔冷汗,就连指尖都开始颤抖。
“如何?”皇后娘娘终于不耐烦地问。
甄太医这才转身磕头道:“请皇后娘娘恕罪,这位夫人脉象奇特,杂乱无章,老奴才疏学浅,看不出究竟。”
皇后就有些明显不悦,向着他挥挥手,示意退下去。心里就开始泛嘀咕:这林诺雅是身份卑贱,但是在十公主楚欣儿和二皇子楚卿尘眼里都是个宝,皇上跟前也有两分印象,百里九更不消说了,若是自己不肯让步,一个不好,委实不太好jiāo代。
罢了,反正也逃不掉。
她扶扶头上沉甸甸的凤冠,和颜悦色地道:“既然林夫人身体欠安,哀家也不是那不能通融的,但是府中请罪心不够虔诚,也难消民愤。那就暂且回府,明日一早,自觉去枫林寺忏悔。至于此事我将jiāo由京兆尹严审,钦天监陪审,你们需要好生配合。若是一经查实,哀家还是秉公而办的。”
☆、第九十二章 神秘人现身
林诺雅如逢大赦,百里九却是愁上加愁。因为,那京兆尹王大人与钦天监诸人有许多正是太师门生!
暂且不说他们是否会将这罪名给他百里九坐实,姑且就是拖,也能将诺雅耗个半死。
但是既然皇后已经发下话来,而且宽容了诺雅,自己哪里还敢一再得寸进尺?因此只能甜言蜜语地千恩万谢了,带着诺雅退出懿德殿,径直回府,再从长计议。
二人对于此事,那是心知肚明,必然与李茗祖逃脱不了gān系,分明就是他起了疑心,暗做手脚,借此事陷害诺雅,故意针对她。但是,在皇后面前,两人却是哑巴吃huáng连,分辩不得。为什么?原因有三:
一,装神弄鬼收拾李茗祖的事qíng一旦败露,那么将军府与太子府,太师府,乃至皇后必然jiāo恶,撕破了脸皮。
二,此事荒诞,牵扯出锦娘不说,还未必有人肯信。
三,他们没有一丁点的证据,可以证明此事乃是李茗祖所为。纵然坦然了,怕是也于事无补。
要想证明自己清白,最重要的一个扣就是,能够证明塑像乃是别人故意栽赃,并非是百里九与林诺雅所为。
可是又谈何容易?唯一的一点线索,也就是送塑像到枫林寺的几个人。不过既然李茗祖刻意栽赃,自然就不会留下一丁点的线索,让自己追查。大海捞针,何其不易?
两人径直回了将军府,里面也是乱成一锅粥,老夫人已经得到皇后怪罪下来的消息,正在因为此事大发雷霆,将门口守门侍卫和几位下人叫到跟前,劈头盖脸一顿训斥。
原来是那日枫林寺的确派遣了小和尚到将军府问话,被侍卫挡在了外面。小和尚就将来意同门口侍卫讲了,说的多少有些隐晦,就问九爷差人运送的观音像有些欠妥,是否继续按照九爷的意思去办?请侍卫到府里通传一声。
侍卫觉得不过只是芝麻绿豆大的小事,也不放在心上,因此也没有仔细打听qíng由,就径直同管家讲了,管家又吩咐仆从,这样你传我,我传你,到了老夫人跟前就变了味儿。
老夫人正与安若兮和秦宠儿说话,听到仆从进来回禀,就问了一句:“枫林寺来个小和尚问九爷话,说是观音像有些不妥之处,是否继续按照九爷的jiāo代去办?”
枫林寺重建忠烈祠的事qíng老夫人是知道的,但并不知道究竟所为何事,秦宠儿与安若兮又在一旁轻描淡写,所以就点头应下了:“九爷提前如何jiāo代的,一切照办就是,若有什么不妥,待他回京再做考虑。”
就这样,yīn差阳错,小和尚得了回话,就直接回枫林寺,告知去了,惹下今日的祸事。
百里九将适才进宫面见皇后一事同老夫人和老将军讲了,惩治李茗祖之事也是纸里包不住火,也一五一十地坦然承认了。老将军对于李茗祖打砸忠烈牌位一事义愤填膺,也未斥责二人,还连连叫好。
皇后懿旨留了破绽,说是让百里九自明日起不得出府,也就是说,今日还有一夜自由。他不敢耽搁,晚饭也顾不得吃,招了元宝了解qíng况后,径直快马去了枫林寺。
枫林寺已经闭门谢客,百里九上前拍门,有小和尚上前问清楚以后,知道是寺里大主顾来了,不敢怠慢,赶紧打开门,领着他径直去了大殿。
大殿里和尚们已经散了晚课,被砸毁的地方也基本修缮齐整,佛像重新镀了金,宝相庄、严。
一嗔大师这几日不在寺内,去了别处辩佛**,暂由无妄和尚暂代寺务,否则一嗔大智若愚,也不会出现这样的荒唐事了。
大和尚无妄笑脸相迎,与百里九详细讲述了事qíng经过,将送塑像前来的几人样貌尽数告知百里九,并无显著特点,想要据此查找线索怕是不易。而且,无妄告知百里九,京兆尹已经提前派人画下画像,四处捉拿几人了,听说一天时间就捉了百十口相貌相佛的,审问过后又尽数放了。
百里九转过正殿,佛像背后,坐南向北供奉文殊、普贤、观音三大士之像,观音像上已经覆了一层红布,将整座塑像遮掩得严严实实。
他扯下红布,那观音大士的塑像可不就是仿的林诺雅的眉眼?栩栩如生,但凡见过的,一眼就能识得出来,可见雕工jīng细高超,定是出自大家之手。
百里九仔细端详,塑像是用常见的汉白玉雕刻,石材出处无从考证。他掌了油灯,将灯蕊拨亮,自上而下仔细观察,任何细小之处都不放过。因为,但凡手艺高超的匠人都有一个习惯,凡是自己出品的得意之作,总是要想办法留一个记号。就算是有定做的主家不乐意,提前jiāo代的,他也会忍不住手痒,寻一处隐蔽的,不惹人注意的地方,偷偷地留下印章字号。
上上下下打量过了,一无所获,他转到观音像后面,又审视一遍,终于发现一点端倪。那大士手中净瓶的柳枝上,无端少了一小片柳叶,断口处平平整整,并未打磨过。
百里九手指着那一处,问无妄和尚:“这里怎么平白少了一片杨柳叶。可是寺中僧人不留心毁坏的?”
无妄和尚摇头道:“僧众虔诚向佛,哪里有胆敢损坏观音大士塑像的?罪过罪过。”
然后凑到近前,仔细看了,又奇怪道:“果真好像是被人掰去一片。”
“难不成是京兆尹的人毛手毛脚?”
无妄更加肯定地摇头:“他们不过是过来走个过场,问了几句话而已,那里有人靠近这塑像过?倒是有百姓听闻了,在这塑像跟前指指点点,所以我们就用红布遮了,免得对菩萨不敬,亵渎了菩萨的宝相。”
52书库推荐浏览: 百媚千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