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也能理解,虽说南汉朝也是以农为本,但定xing思维扎根久了,当官的墨守陈规,只埋头研究现有的据说朝廷每年的试种和试验田,研究的就是水稻大麦等既有农物,底下看天求温饱的百姓又怎么会吃饱撑的,拿田地人力冒险。
观赏植物,古人还真爱信这种话,西红柿又红又圆又亮,玉米huáng澄澄的那可是快赶上御用明huáng色了,可不是寓意吉利的好观赏植物么!
照这节奏,只怕广州口岸官船顺利下海后,广州府海关衙门就能把玉米敬上京城。
也不知道胸怀大志的腾文帝见着这“祥瑞”,会不会乐得围着一把玉米啧啧转。
估计玉米还得被斋戒沐浴,捣腾得真跟朵花儿似的,正儿八经的cha到价值昂贵的花瓶里送到御前,供皇帝老子和满朝文武瞻观歌颂。
赵彩央脑补得欢乐,嘴里不忘正经事儿,“听武大管事的意思,你弄来的这些已经过了收获期?这里头有没有什么说法?”
还收获呢,夫人真指着这些东西下地收来吃?
转念想到西红柿推广的成效,陈大管心头一凛,忍不住细看桌上玉米两眼,郑重道,“听下头人说这东西在广州府临界属国叫玉蜀黍,在当地是夏种秋收,一年一季。那里穷,好米白面少得可怜,当地人多是直接拿来当口粮吃,听说喂牲口也是用的这个。老奴也尝过一口,那味道……”
武大管事呵呵,显然十分接受不了这种邻国穷人的“低等”吃食。
赵彩央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东南属国和南汉朝各有国\\\/qíng,武大管事敢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只怕单纯为了办好事jiāo差,压根没把玉米看在眼里。
再说gān瘪的生玉米粒,能觉得好吃也是见鬼了!
做到武大管事这位置,人哪里缺山珍海味,更何况广州府的官员,也难怪冷眼就错过好东西。
定xing思维真可怕。
得好处便利的却是她。
赵彩央垂眸沉吟片刻,心中拿定主意,将包袱重新打好,笑道,“辛苦武大管事,这事先到这里,回头再要麻烦你,我再让人给你传话。”
这是真打算跟这玉蜀黍较上劲儿了?
武大管事难免起了点好奇心,却是忙得无心关注这种小事,一路走回外院,想了又想,还是喊来送东西的手下,细细的jiāo待起来,这些事毕竟是夫人在意的,不能马虎。
正文 第868章
“夫人那里恐怕还会有别的jiāo待,你也别急着回广州府。去帐房领钱租间客栈上房先住下,你平时要gān什么我不管,但别给府里惹事丢脸。回头老爷怪罪下来,旧qíng也没得讲。”
武大管事当初在广州六子行是说一不二的总管事,余威尚在,且做事向来谨慎周全,jiāo待的话就没有
一个字是废话。
那手下忙恭声应下,半点瞎耽误生意的怨言都不敢有,领了钱就出府找个就近的客栈安顿下来。
那手下心里没底,赵彩央却是心花朵朵开。
玉蜀黍?
我还警\/察蜀黍呢!
从红果到西红柿,再从玉蜀黍到玉米,她得时运,就不能辜负一丁点老天对她的眷顾。
她要为她看重的所有人,再成就一件大事!
二月里,天候未暖,仍冻人的冷风chuī过,安享堂后头开辟的菜地看着灰蒙蒙的,刚发出的嫩苗都失了
颜色。
水莲拢着手,正和王妈妈站在菜地边说话。
前头忽然传来此起彼落的问好声,两人忙撩开菜地的事拐向上房,王妈妈紧走几步上前撂帘,问候着笑道,“夫人怎么亲自过来了?水莲把夫人的意思都给说清楚了,一会儿就能把地劈出来留着。风大,您快进屋。”
“地不用留了。”赵彩央颔首谢过,示意水莲跟上,笑着和王妈妈解释,“武大管事这回送来的正是
我要的东西。往后府里也不用再陪着我折腾那些种子了。”
水莲惊讶的睁大眼睛,没想到才出来这么一会儿已峰回路转。
王妈妈笑着没多话。
能被易生挑来身边办差,武大管事和王妈妈都是心腹中的得力心腹。
两人虽一个在广州六子行一个在福建茶场,差事上没jiāo集职务上无上下,但既然同来长史府谋前程做
管事,同一新环境下总有点惺惺相惜,不仅不较劲反而常互通有无相帮衬。
况且来了主子身边,两人最重要的是齐心和忠心。
这一内一外两个明白人,长史府被管得水泼不进。
见王妈妈并未刻意打探,或捧着武大管事,赵彩央暗暗点头的同时,对心中主意更放心几分,拦下要
张前忙后的王妈妈,让水莲和香糙帮着屋内大丫环端茶送水。
易生爹早听到动静,一见赵彩央就招手让到身旁,笑道,“怎么突然过来了?瞧这手凉的,快放到熏笼上捂一捂。”
易生这个大火炉不在身边,婆婆也一样疼她。
赵彩央笑嘻嘻的依言暖手,陪易生爹唠家常,等易生爹点头手捂够了才让香糙把包袱抱上来,玉米分给大家看,将其中来历说了。
众人啧啧称奇。
“武大管事打听来的是夏种秋收,一年一季。但我早先翻看过那本邻国农书的译本,越往北上气候越
冷,田地也越硬,说不得能做到chūn种秋收,合着一年两季收成。要是真能成,不单止河南道,云南以北尤
其辽东,只要能大面积推广这玉蜀黍,那可救了不少背天种地的人命!”
前半段是她瞎扯的,那农书译本根本没详述玉米的事,她依据的是后世的见识。
后半段倒是真的,比起西红柿,玉米能在辽东大面积扎根几乎是可以预见的,赵彩央说罢忽闪着眼看着易生爹。
易生爹想起猴子。
萧观察使派出的“使团”在去年腊月前就赶到了河南道,河南水灾和山东旱灾的qíng况比传闻的严重,猴子并六个刘家村的小子们一头扎进灾地实际活计全都落在他们这些下面的人身上,连年都没正经过,除夕当地官府送一碗饺子吃完了事。
苦且忙,但好歹渐有起色。
只是四个月过去,猴子统共只有闲送两封平安信回来,还是代笔,有事也无法详说。
彩央这是费心帮猴子和刘家村吧。
彩央今年也才十六,嫁了人仍有cao不完的心。
易生爹这么想着,又是欣慰又是心疼,揽着赵彩央的肩搂了搂,慈爱道,“你有什么想法尽管放手去
做,武大管事要是空不出手来,娘把王妈妈借给你,府里的事娘替你看着,你安心忙外面的事。”
易生爹手里还捏着玉米棒。
赵彩央想笑,脸颊却被戳个正着,瘪着腮帮子话音含糊,“娘,这回我不想再借义父的手,绕个大圈子费事费时。时不待人,我想直接把推广玉蜀黍的事摆到萧观察使的案前。这事想尽快办成,恐怕……我得亲自跑一趟。”
易生爹微愣,随即被赵彩央脸上戳个玉米尖尖的模样逗笑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倔强的诺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