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子跪下给秦素兰磕头,“姑姑,感谢姑姑的养育之恩与教导之恩。”
“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想去那就去那,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有事就来找姑姑,你姑父会帮你的。姑姑姑父不在就找子仁,老了就到姑姑身边。”
冬子红着眼睛出到外面,屋子外围着一群禁卫军,禁卫军和刘府的人对持。
刘涛见冬子出来,收剑。刘府侍卫随主子刷的一下收剑。
紫阳将软剑收回腰间,冬子到他身边才问姑父:“出事了?”
高贵而又优雅的朱瞻基对刚刚不敬一点也不在意,对刘涛身后的人微微颔首,转身离开。
紫阳拉着冬子跟上,刘涛走在最后。
秦素兰被拦在屋子门槛,给皇太孙行礼。
人走了才问子仁,“怎么回事?”
子仁摇摇头说:“不是很清楚,但必定与陛下有关。皇太孙到这的第一件事找的是紫阳和冬子哥哥,应该是治病。”
“你们怎么拦着,要是出了什么事那该……”
“这是父亲的主意。我们只是跟着做。”“娘先进去休息,最早半夜,最迟明日就能见到他们。”
接近黎明子仁才在宫门外接到父亲,刘涛带着一身露水上马车。
子仁从包袱里拿出衣服让父亲换下,“哥哥们?”
“被留下里面,等陛下醒来才能离开。”
听到“陛下”二字,子仁就知道这不是他该问的,如果可以知道父亲会说。
刚进家门老叶来报,“夫人起来了,在厨房熬了粥。”
最近夫人不好睡,早早起,多动作,做下人的也跟着担心。尤其是老仆人,跟着从开封过来的仆人。
进后院,见秦素兰被夜莺和春草扶着,一步一步走,穿着厚实不怕朝露。
“娘。”
“回来了。”秦素兰迎上刘涛。
他摸上她的手,知道她是暖的便不责骂她。“嗯。”
“熬了粥,吃碗再回去。”做母亲的关心一下儿子。
见父亲颔首,子仁便留下。
秦素兰没见身后有别人,便知道不会回来。不知情况怎么样,平安才好!
粥不是普通的白粥,白粥不叫粥叫稀饭。南方人吃的粥,是用高汤煮米熬制而成,粘稠、香、耐饿、补身子。就是费时了些。
子仁不敢多留,吃了两碗出一身汗就离开。深怕打扰父母亲休息,有父亲在母亲总能睡个好觉,就是父亲在家的时间不多。
子仁懂事得早见到的事情多,都藏在心里,该明白的都明白,不该明白的也弄通了许多。父亲的事他知道,母亲的事他也知道。母亲的私章还在他身上,似乎母亲不想要回去。
父亲从未说过母亲的好,母亲也从未说过父亲的坏。可两人居然能相安无事的生活,这是子仁所不明白的。
在政局诡异的氛围中,子仁将定情信物交给余家三小姐。是一株碧玉的簪子,寓意为结发。
“我家母亲虽然老蚌生珠,但肚子里的必定是姐儿。你不怕会有人来分财产,即使分也不会分去多少。
我的母亲就那样,如果你能接受那么你就收下,要是不能找好日子将这送回来,随意找日子退亲即可。”
“你为何这样说,你就不想一下我的感受?”余家三小姐委屈。聚会被其他姐儿们嘲笑不说,到子仁这也得不到安慰,这真的是她看上的人吗?
“外人都说我与我父亲性子南辕北辙,其实我才是最像父亲的人。要守护的人寸步不让,母亲在我家的地位超然。你要摆正你的心态,我并非非你不可。”
“刘怀景,我能发誓说从未说过伯母的坏话,你为什么这么说?”
子仁正式余家三小姐,“但你的态度让我知道你看不起我的母亲。”子仁不顾伤心人的哭泣率先离开。这婚事母亲满意,那就不改。
正文 一百三十三、宿命
一百三十三、宿命
小女儿的出生并没有带给刘涛多少喜悦,因为他心里有一个更大的愁思。
十二年前被打败的阿鲁台,再次蹦达,陛下依然想亲征,可是陛下的身体大不如前。
说刘涛无情其实也不是,他很关心挂念那些帮助过他的人。比如郑和、比如朱棣。
朱棣是他的偶像,朱棣是他年少知理后第一个想追随的人。当他是小兵时,每当朱棣来讲话他都能保持脑袋跟着高台上的闪耀的将军不动。朱棣说的每一句话,他都能一字不漏的记下。
朱棣是他心中的英雄,一个能砍人而不被砍的英雄。
现在他的英雄,他的心系的人就要倒下,他很焦急很痛苦,即使知道这是不可避免的。
永乐二十年,朱棣第四次亲征。
“娘。”子仁端着盘子就要离开书房。
“你父亲怎么样?”
“想事情,吃得不多。药吃了。”
秦素兰抱着孩子进去,刘涛坐在案桌前不知在想什么。
“如果你想去那就去吧,家里有我。”秦素兰将小女儿放到刘涛怀里。
小娃娃大概是吃饱了,在睡着。
刘涛看女儿许久才抬起头,“不,不能去。”
“您的心很乱,您在担忧。”
心乱的不止他一个。
“也是,可能事情是相反的,就像这娃娃,怀着的时候闹得要命,生下来却是安分的。陛下会回来的。”
永乐二十年的亲征,刘涛没去,朱棣也不要他去。
其实阿鲁台早就被朱棣打怕,这次闹边也是小打小闹。因此朱棣很快就班师回朝。
永乐二十二年元月,阿鲁台不死,再次侵扰大明边界,入侵大同等地。
朱棣连夜召大臣商议。
老态龙钟的朱棣看着下面跪着的文臣武将,跪着的有三分之二的人劝他不能出征,朱棣知道自己的身体真的大不如前!
“朕心意已决,领命下去吧。”
刘涛留在最后不走,倔强的留下。
“你倒是倔强的,郑和都走了你还不走!”
“你不能去。”
朱棣在龙椅上看脚底下跪着的人,君王最无情,身边也没一个有情的。现在倒是出现个可笑的人。
“你明白我心!”
朱棣知道自己不行了,但还是坚持出征,即使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子孙着想。他知道他不能留下多少遗产给子孙,但至少留下太平日子。“战争到我这就结束了吧。一场战争能换来十年的和平,为什么不去?”
“我拦不住您,但请允许我跟去。”刘涛知道这次必定就是有去无回。
“这么想去,那就去,回到那里看看也好。”
这次亲征与以往大抵相同又不同,除了陛下亲自点的几人,其余将领都是亲自请命,强烈要求过去。
私底下紫阳对刘涛说:“皇上这次出征有去无回,他的身体经不起这么远的劳碌奔波。”
52书库推荐浏览: 语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