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娘子_语伴【完结+番外】(149)

阅读记录

  大军出战,路上刘涛不顾外人目光,每日必到陛下帐前守卫。

  如果没人问话,一日下来一句话也不说,他就用他的方式守护着他在意的人。一个曾经的将军现在做小兵的事,刘涛带出来的人都不好意思进出皇帐。

  进出都能见到提携的将军,怪异得很。

  六月,大军抵达达兰纳木儿河,这里是阿鲁台出没的地方,但现在已经人去地空。

  反复搜索还是没找到阿鲁台,而且陛下身体一日比一日差,大臣商议:

  张辅说他愿意领一个月的粮草深入大漠,必定能将阿鲁台带回。

  杨荣表示大军已经到这,再走下去粮草必定不能供应。

  朱棣木然听着他们的争论,尚未下定结论。

  夜里朱棣走出大营,看看北方的夜空。刘涛跟在后面紧紧守护着。

  “刘涛。”

  身边的掌印公公一时没有反应,公公没想到陛下突然会叫那个当了几个月透明的刘大人。刘涛站得远没听清。

  碰上朱棣回头看他的视线,刘涛才明白刚刚的那一句是在叫他。快步上前,“陛下。”

  “你多大跟了朕?几年了?”

  “十五岁,有三十年。”

  “十五岁,跟朕差不多。朕年少时受封燕王随名将远征,二十一岁定潘北京,三十一岁征讨乃儿不花,大获全胜;四十三岁登基,五十一岁到鞑靼,五十五岁消灭瓦刺马哈木,六十三岁到漠北,现今又回到了鞑靼!”

  “打了几十年的战,杀了无数人,驰骋沙场固然让人意气风发,奈何……”

  奈何英雄易老,美人迟暮!

  朱棣这是累了,疲倦了!

  刘涛头转到另一边去,不对着陛下。

  朱棣拍拍刘涛肩膀,“朕为什么知道国库艰难,还要到这里来,你知道吗?”

  没得到回答,朱棣也不想要回答。他转身看着头顶上的星空,如同泰山祭天一般傲立。“这是朕的宿命:生于战火,死与征途。没有了战争就没有我的存在,你可知道!”

  朱棣的之个“你”不单指刘涛,而是指那些想了解他而又不了解他的人。

  次日朱棣下令班师回朝。

  鞑靼的天气日夜变化大,炎热干燥,进口的水都是热的。

  陛下的龙体很快就受不了,从下令班师回朝后就陷入昏迷,半昏迷状态。

  七月的一个夜晚,朱棣召大臣杨荣、张辅,说到回京后就退位给太子,当个太上皇。

  之后朱棣开始找旧人进帐,聊过去,聊年少时的意气风发。

  三更过后,遣散众人,令刘涛入内。

  “睡不着,你说说刘秦氏是个什么样的人。”朱棣躺在床上,刘涛坐在地上,两人就开始聊起妇人的话题。

  “这么说,朕比你好多了,徐氏从嫁与朕就没生过异心。给朕生了三个儿子四个女儿,比你多多拉。”

  “我家妇人有苦都是自己吃,一声不吭,不留心眼都不知道她吃了多少排头。即使对她再不好也不和孩子说一句坏的……”

  “咳咳,皇后也是这样,从没说过一句重话,都是笑着说……”朱棣笑着。

  好久,没听陛下出声,公公马云上前一探,两眼一闭。“刘大人,陛下已睡,请吧。”

  刘涛鼻酸眼红,他知道这帐篷里少了一个呼吸声!他知道他景仰的人已经离去。

  正文 一百三十四、心中人是他

  一百三十四、我心中是他

  当夜掌印公公马云用内侍身份召集杨荣和金幼孜,密谋。

  杨荣从皇帐出,“刘大人,老夫要先一步回京,刘大人可愿和老夫同行?”

  陛下仙去,尚远征在外,秘不发丧,是最好的安排。

  杨大人先一步回京,怕是回京给太子报丧,并筹备太子登基事宜。等陛下龙体到京师即可发丧并新皇登基。

  这要是跟了杨大人去,刘涛就有从龙之功,今后不错差官途是平步青云。

  刘涛摇摇头,“不,大人。我心中是他,要为他站到最后。”

  他的心中认可的主子是里面的人,不在了也是他的主子。

  听闻刘涛的哽咽,杨荣昂起头看天。“真是傻子,傻子。”

  “刘大人不去也好,这突然离开,给外人猜疑。”金幼孜说道。

  对外宣称陛下龙体欠安,不让外人靠近,禁军守卫、刘涛手持尚方宝剑站着也就没什么人敢硬闯。陛下的仙体被装进棺材,但陛下日常需要的冰、茶水、吃食还是照样被送进皇帐。

  一路上安然无恙,汉王的人没有那么强大做到提前知道消息,绷紧的人在陛下仙体进入祖庙灵宫那一刻,轰然倒下。

  别人是劳累而刘涛是悲伤过度,昏迷不醒,梦寐,念着那些曾经的战友,曾经的生死兄弟。念叨最多的还是陛下,念一次就落泪一次,让守着的人也跟着伤心。

  都说他是狠心人,真的是狠心人吗?!

  国丧期间刘府的大小事都交给子仁处理。

  刘涛对小女儿笑,这娃娃没出生时闹腾厉害就起了个“小乖”,希望它出来是个乖顺的,不像二哥那样顽皮。

  “来吃药了。”用枕头垫起一些让他半躺着。刘涛不知怎么的,醒来后就手脚发软,动弹不得。

  “爹娘。”子明背着妹妹从外面进屋,两岁多一些的小乖,很乖到床上就爬到父亲身边,掀开被子坐进去。

  “爹爹,小乖来了。”

  “爹爹,要问我借银子,我借还是不借?”

  “小乖不想借吗?”

  “想,但我想买绣篷布,要给爹爹修竹子。”

  “爹,给你买。”刘涛对家里这小小的软软的喜欢香香的小姑娘没折,小姑娘喜欢什么他就想给什么。

  “爹,偏心。”

  秦素兰打一下二儿子,“难道你也要绣篷布?”

  “娘!我要小马驹。”

  “不行,小马驹可贵了,要买自己存钱买。”秦素兰将药碗递给春草。

  “爹,我要小马驹。”

  “哥哥,羞羞。”小乖做个羞羞的动作。

  “爹,娘。”

  “大哥。”

  “大哥。”

  子仁穿着官服回家,手里拿着包药,“冬子哥哥临时被请走,让我先带回来。是给爹做药浴的。”

  “既然他们回来了,我们到花园去如何?”她问刘涛。

  刘涛颔首,两兄弟合力将父亲挪到躺椅上。再找两人抗出去。

  院子里,秦素兰坐在他左边绣花,小乖在母亲身边捧着梨子啃。

  子仁和子明坐在他右边,他与孩子们说说学业上的事,偶尔会有几句政事。

  外面的事她不大管了!管了也没有,她即使想走也走不了,有儿有女的能走到哪里去?

  夜里郑和来访。

  郑和坐在刘涛床前,“如果哪一日我走了,你该怎么办?!”

52书库推荐浏览: 语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