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度为后:王爷,请自重!_不知春将老【完结】(222)

阅读记录

  周筠生坐于黑子前,手执一黑棋,“还请老人家先行一步。”

  却听着那执白老者说道:“且慢,棋局未开,咱们话可得先挑明了,三局为定,那也得决出一个胜负来。赢了的话,有何可赢,输了的话,又需交出什么物件,这还有谁为见证,可都得说明白了才好。”

  周筠生笑笑,朝阿平使了个眼色,阿平会意,从袖中取出一袋银子,周筠生接过,放置于石桌上:“老人家,你看,这是我们全部的盘缠,若是我输了,那这银子,可就归你了。”

  只听着那白眉老人轻笑了一声:“老夫如今一把年纪的人,要这身外之物作何用,倒是公子轻看了我等。”

  周筠生心下“咯噔”一声响,想着这老者怕是来者不善,也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若是轻易答应了,怕是难为之事,若是不答应,又怕面上过不去。

  周筠生仍笑道:“既是如此,那您说,有什么可赌的?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倒是想听听老人家高见。”

  白眉老人轻抚了棋盒里的白棋,笑道:“辟如那山川、河流、城郭、要塞,亦或者城池,不是皆可赌得?再不成,就是以那隔壁的恒风镇作抵,也是成的。”

  阿平一听,暗暗吃了一惊,想着这白眉老人看着仙风道骨,不想一嘴的胡说八道,也是个疯子,便斥责了一声:“大胆!在我家四爷跟前,休要胡言乱语!”

  周筠生按住阿平,示意不要轻举妄动,只笑道:“我若是以恒风镇作抵,您又以何相对呢?”

  白眉老人远眺前方:“那我便以阿苏城作抵。”

  一语未了,周筠生笑道:“好,好,好,今儿个这棋,晚生还真是下定了。”

  白眉老者点头道:“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公子可不得反悔。”

  说罢,他又望向一旁的蓝袍者,“凌兄,你可得为我们做个见证。”

  那蓝袍老者连连点头,示意可开棋局。

  “那么,便由公子执黑,我执白。”周筠生笑说。

  白眉老者道:“咱们既然赌的不一般,那自然不能开局平淡了,不如你出我猜。”

  周筠生见扭他不过,抓起一把黑子道:“好吧!就让您先猜。不过怕是多费唇舌,这猜与不猜又有何异。”

  周筠生心下暗想,这白眉老者说的如此笃定,他倒是不信了,难不成他还有通天的本事能看到他手里的棋子。

  只见着白眉老者略一思索,便道:“单!”

  周筠生将手心向上摊开,棋子落在石盘上,不多不少,正好七颗。

  白眉老者道:“既是我猜中了,那便决定你先走,可好?”

  周筠生一时也无旁的可说,只得执黑先行了。彼时,周筠生心下想着,方才这白眉老者总归算是输了一局,想来他棋艺也不算高超,如今又得先手之利,此开局定胜无疑。

  他边想边以三星开局,老者泰然对之。行棋至布局时分,周筠生优势明显。到进入中盘搏杀的时候,也还算势均力敌。直至收官之时,忽然这老者半路杀出,以两子超出取胜。

  周筠生微微一愣,知晓是方才轻敌了,这白眉老者,怕还是深藏不露,方才许是故意输给蓝袍老者的。

  因而到了第二局,周筠生以防守之态守卫。无奈这白眉老者攻势凌厉,两人一番较量,最终打了一个平手。阿平忙给周筠生斟了一碗茶,蓝袍老人看着,嘴角不禁扯出一丝笑意。

  到了此刻,周筠生自然已是知晓这白眉老者的实力,即便今儿个是有朝鲜国手之称的闵慈英在这里,也只怕是要输的找不着北了。

  因而,第三局才开始,周筠生便走得处处小心,一开局就陷入了僵局,棋走了一半,老者恰是有一死角被周筠生夹击,最后竟局势逆转,白眉老者只好扔下棋子,算是认输。

  此时,蓝袍老者提议道:“不如再下一盘,定胜负。”

  白眉老者与周筠生颔首,此番周筠生让了一棋,老者先行,不过十个来回,白眉老者竟已是败北之态。

  “果然是棋艺精湛!老朽认输了!”白眉老者边说,边拱手道:“愿赌服输,那阿苏城,便是公子的了。”

  周筠生原先料想他许是玩笑,不想如今是较真了,便笑道:“晚生失礼了。”

  那白眉老者见周筠生模样,知晓他定然不信赌约,因而便道:“老朽乃陈道南,这一位是我的朋友,凌苏。”

  周筠生一听,方知,原来是儒学大师陈道南,外界都无人得知他是哪一年生之人,只道是儒学集大成者,就连乡间野夫,听了这陈道南的大名,也要礼让三分。传说先前,陈道南被南疆王请去主持朝政大局,自南疆王去世以后,便不见踪迹,不想此番竟在此处得见。

  凌苏听陈道南已是表明自个的身份,因而便摘了蓑帽,对着周筠生恭恭敬敬行了一拜礼:“老臣叩见皇上,吾皇万岁,万万岁。”

  说罢,凌苏眼中早已噙满老泪,一时泣不成声。周筠生见状,忙将他扶起:“倒是朕疏忽了,竟然未认出,您就是凌苏凌老大人。南疆之战以后,便再无得见您,还以为您是失踪了,不想,原来还真尚在人世。”

  陈道南瞥了周筠生一眼:“想来这皇上远道而来,定然是寻皇后娘娘来了。这阿苏城内,过半都是我门生,皇上只管放心了去,保您能全身而退。这便算是我践行赌约了。”

  周筠生拱手道:“失礼了,原先不知,原来是大儒士陈先生,久仰大名,若是方才有什么不恭敬的,还望海涵。”

  2 第二百四十一章 堂前多儒谷(二)

  陈道南忙摆手道:“不敢,皇上文韬武略,老朽早有所闻。若不见弃,不如到茅舍一叙如何?”

  周筠生与阿平已是行了一天的冤枉路,自然也是求之不得,因而道:“那就多有打扰。”

  说罢,两位老者带路先行,周筠生与阿平随后紧跟。穿过荒野,登了石阶,循曲径而去,不知走了多久。竟如来到一处世外桃源,只见着两旁松柏参天,茵草遍地,繁花点缀,不时有林间小鹿窜过。

  陈道南向前一指道:“前面就是陋舍了。”

  周筠生定睛一看,青阶红墙,临绝壁而建。往里走,斋房禅洞三间。再抬头细细看去门上面挂着一块横匾,“青峰洞”三个大字苍劲有力。

  这时,有一小童迎面走来,向陈道南打了个揖道:“先生,饭食、净室,均已备齐。”

  陈道南说要去内室打坐静思,因而便先告辞入内。独留凌苏与周筠生、阿平等三人在屋内用饭。

  待得进了食,寒暄一番之后,周筠生将皇后被掳,又如何与凌子秦相遇,大闹恒风等事予凌苏一一道尽,凌苏一时感慨万千。

  凌苏道:“皇后的事情,老臣早有耳闻,皇上也无需担忧,既然道南兄开了口,那这事儿便算成了一半。不过,时不至,事不济。天下事如同棋枰之形,弈艺之理。有道是一局为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者,阴阳黑白是也。两仪且又生四象。四象生水、火、山、泽、风、雷、天、地。可是,当今天地不交,万物不兴,震移本位,方才是祸乱根源!”

52书库推荐浏览: 不知春将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