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女徐三娘_花不老【完结+番外】(27)

阅读记录

  展开,只有寻常信纸一半大小。徐三娘边看脸色愈加阴沉,到最后把信给沈靖的时候,已经是黑云压城了。

  “是写给你的。”

  信上并无多言,只是简单陈述了广安县三个月来的旱情,称若是撑不住,便向临县永安借粮,皇上不用为难。

  陈巽没说奏折被扣的事,沈靖却也猜得到,陈巽是该有多无奈才选择用鸽子传信的方法。

  翌日早朝,沈靖称自己昨日做梦,梦见龙王不给北地降水,于是自己把龙王大骂了一顿。醒来觉得北方可能确实有旱情。不知道众位爱卿有何高见。

  众位爱卿眼观鼻鼻观心,哪里有什么高见,还是俞伯岚说这是皇上您圣心照耀,连龙王都不敢不听您的话,这是万民之福啊,想来今年定不会有旱灾。

  沈靖的众位爱卿连忙附和。

  沈靖巡视一圈,道:“状元陈巽自当了广安县令后便再也没有给朕上过奏折。读书人嘛,心气高,朕也不在乎。可朕却不知道广安县的人民过得好不好。”

  看了看默不做语的俞伯岚,又看了看角落里一点儿都不起眼的陆春秋,道:“陆春秋陆爱卿,你和陈巽有同榜之谊,你代朕去看望看望广安县民如何?”

  陆春秋没想到皇帝非但没有提俞丞相私扣奏折的事,反倒是让自己这个俞党去广安县,一时猜不透皇上的葫芦里买的什么药。

  不敢作答,只说:“陛下圣明,臣和陈巽确实有同榜之谊。可臣供职刑部,实在是与巡查灾情无干。”

  沈靖道:“不相干,朕任命你为钦差大臣,你只放心去就是了。——只是,朕叫你去却不是巡视灾情,广安并没有报灾,何来灾情一说?朕只是许久没有广安县的消息,着实惦记广安县民,这才叫你去的。”

  话已经说到这个份上,陆春秋即使不想,也少不得要去了。于是跪下接旨。

  下朝后,陆春秋便到了俞府。

  见着俞伯岚,常红刚刚端上茶来,陆春秋便道:“俞相这次可是定要帮我!”

  俞伯岚道:“何事?”

  陆春秋连忙压低了声音道:“俞相你知道,这广安县确实有灾情。圣上派我为钦差大臣,却又不叫我巡视灾情,这可怎么说?”

  俞伯岚喝了口茶,叹道:“你只管听皇上的就是了。”

  陆春秋摸不到头脑。自从他抛弃了本心,趋炎附势跟了俞相以来,就不再是之前那个敢作敢当书生意气的陆春秋了,做事之前总是要放在心中称一称,算一算,这么做到底值不值,怎样才能获取最大利益。

  人若是丢了良心,是很容易的一件事,没有想的那么难。

  沈靖的意思,俞伯岚自然是知道的。他恼自己私扣奏折,更恨自己有着私扣奏折的能力。

  沈靖定是知晓了广安县的灾情,他知道,却不能说破,打破和自己的平衡。于是只好借视察民风的由头派人去广安,偏偏选中了自己这边的陆春秋。若是陆春秋包庇灾情,等灾情曝光后俞伯岚便少一臂膀;若陆春秋如实上报,那便是对俞伯岚不够忠心,沈靖不动他,俞伯岚也是留不得他的。

  无论如何,陆春秋都会成为弃子。这是沈靖所想,俞伯岚却不想叫他如愿。

  可俞伯岚忘了,沈靖最大敌手,是他,而沈靖此举的最终目的,也是他。

  私压奏折,弃一县之民于不顾,这个罪名,以前的俞伯岚自然不怕。可如今沈靖早已对发难,这罪名能不能安在俞伯岚身上,怎么安,就大有门道了。

  沈靖只盼着陈巽有能力多撑些时日。

  陈巽是很想多撑些时日的。可三月无雨,流言大街小巷都是,若是再不做些什么,只怕他没被龙女收去,先被愤怒的百姓收走了。

  这日阳光明媚,鸟语花香,陈巽带着陈小莲上了路。

  他们的目的地是永安县,目标是访亲兼借粮,后者比较重要。

  二人雇了一辆马车,没有车夫,陈小莲就自告奋勇的赶起了马车。

  到得永安县,先是找到了那个舍弃了妹妹的陈小湖,陈小莲对他大加批判,声泪俱下,陈小湖当即觉得自己是十恶不赦的罪人,简直不应该存活于世,理当自裁谢罪。

  在他拔刀霍霍向自己的时候,陈巽又对他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让他知道原来除了自裁谢罪还可以换一种方式弥补过错。

  那就是,说动县令楚云生,借粮给陈巽。

  看到陈巽这样对陈小湖,陈小莲就一个感受:果然状元郎是不一样的!

  她哥哥陈小湖也算是个读书人,屡试不第,后来被楚云生发现做了师爷,便一直对楚云生心存知遇之恩,很是忠心。

  由他出面,不怕楚云生不借粮食。

  谁知到知县府,楚云生却不在,说是今日是他亡妻的忌日,上山烧香拜佛斋戒去也。

  不过仆人说楚县令猜到今日会有贵客造访,于是留了一张纸条。

  陈巽打开一看,仰天大笑,纸条上说借给广安一千石粮食,凭这张纸条找陈师爷领粮。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

  陈小莲都替陈巽松了一口气。

  可他们都忘了,天上掉馅饼也要嘴能张得那么大。

  当天下午,陈小莲赶着马车拉着陈巽,陈小湖在后面指挥一对军士压着一千石粮食,浩浩荡荡的回广安县。

  一路莺啼燕舞好不快意。

  他们不知道此时广安县衙内,钦差大人陆春秋已经等得不耐烦了。

  再往前行,便是广安县地界,陈小莲从马车中伸出头,对后面喊:“哥哥,前面就是广安啦,你回去吧!”

  陈小湖也喊:“不急,我把你们送到县衙再回去。”

  就在这时,陡然生变。

  只听呼啦啦一片马蹄声,喊叫声,前面黄沙漫漫,驾车的陈小莲不禁挡住了眼睛,陈巽一把将她拖进车里,挡在了她前面。

  陈巽的面前,是黑压压一片人马,多,只知道比自己身后压粮食的兵士多得不知几倍。

  陈巽的第一个反应是粮食,不能让他们夺走粮食。

  他回头大喊:“陈小湖,保护粮食快撤!”

  但他忘了陈小湖也是个读书人的事实。读书人,手无缚鸡之力,陈小湖现在很想指挥兵士快撤,可他的马受惊了,于是,他屁股着地摔了下来,晕了。

  陈巽猛然想起,永安广安交界处,二十年前,自己的父母不就是在这里遇的贼人?而徐老汉的妻子,不也就是在这里丧命?

  果然天道好轮回。

  只是不知当时仅仅有五个匪徒,如今为何有这般阵仗,这些土匪,和当年那几个匪徒到底有没有关系?

  电光火石之间,陈巽转过无数个念头。

  为首的大汉骑在马上,是个标准的土匪相貌,头发胡须皆微虬,身上穿一件黑色短打,看不出年龄。

  他身后跟着两人,骑着马分列两侧。

  左边的身材很瘦,却绝对不弱,他那只流星锤只怕有千金重;右边的却是个书生打扮,只是一双细长的眼睛看人却没有半分感情,好像在打量器具一般。

52书库推荐浏览: 花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