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文女主重生后_一砾沙【完结】(164)

阅读记录

  太子说的额上全是青筋,仍觉得不解恨,跌跌撞撞从龙椅上站起,恨不得冲过来啃其肉嗜其血,可李儋元身后突然窜出个人影,钳着他的喉咙将他甩倒在地。

  李儋元示意蒋公公退到一边,然后走到捂着喉咙在地上咳嗽的太子旁边,居高临下地蔑视着他道:“父皇对你还是太过仁善,向你这样毫无长进又狠毒的蠢货,他早该把你给废了。”

  太子挣扎着从地上跳起来,神态已近癫狂:“李儋元,你有本事就杀了我,不然我可不会让你那么容易就坐上这个位子。”

  李儋元冷冷盯着他,道:“放心,我不会杀你,我会把你关进掖庭。从此后你看着我御极登顶,而你李行渊,只能被遗弃在宫里最低等、最肮脏的地方,终生不能离开一步。”

  太子瞪着双目,从喉咙里发出“咯咯”声,攥着拳又想冲过来,可很快又被蒋公公给一脚踹倒在地上,他捂着剧痛的胸口全身蜷缩,然后偏头吐出口血来。

  李儋元连看都懒得再看他一眼,挺着背脊转身往外走,还未走出殿门,就听见身后传来如困兽般的哀嚎,嘴角抿出个残忍的弧度。不久后,有太监来禀报,太子神志失常,撞上龙座后暴毙身亡,死状十分可怖。

  正守在成帝床前的李儋元重重阖上眼,嗓音冷漠:“他已经不再是太子,把尸体拖出去,随便找个地方埋了吧。”

  天总算大亮起来,在睿王府里惊吓一夜的安岚,也终于守到了她的归人。

  她迫不及待想要冲进他怀里,李儋元却急忙往后退开,不愿身上的血污沾染了她。安岚见他脸色惨白,明白他今晚已经耗尽了所有的心力,心疼的要命,连忙抹去脸上的泪痕,拉着他往暖阁里走道:“我帮你沐浴。”

  坐在热气翻涌的浴桶里,李儋元才终于松懈下来,浑身几近虚脱地瘫软,安岚什么也没问,只是仔细地替他身上擦拭,提心吊胆地检查着他身上是否有伤口。

  李儋元将头歪靠在桶壁上,很快又被她的手掌温柔托起,他依恋地用脸在她掌心蹭了蹭,道:“你怎么不问我。”

  安岚摇了摇头,哑声道:“只要你回来就好。”

  李儋元自混沌中睁开眼,抬头看着她的脸,被强压一晚的悲痛全部涌了出来,头靠着她的手臂,颤声道:“太医说,父皇他失血过多,大约是醒不来了。我连最后一句话都没能和他说上。他总说对我亏欠,其实我一直想告诉他,他为我做的已经够多,我一直感激他,也敬重他,可没机会了,再也没机会了……”

  他边说边痛哭出声,安岚从未见过他如此伤心的模样,顿时也心生悲戚,可她忍住泪水,只让他的头靠在自己怀里,由得他发泄一阵,然后便靠在她腿上沉沉睡去。

  她帮他擦好身子,再叫来小厮帮他穿着里衣抬到床上,见他睡得像个孩子,叹了口气,让他的头枕在自己的手臂上,再轻揽上他的腰,陪着他一起睡下。

  李儋元虽然劳累至极,可睡得极浅,很快便睁开眼,望着咫尺间的面容,听着她的鼻息,心中一片安宁。

  生怕会吵醒她,便轻手轻脚下了床,可还未洗漱,安岚就惊醒地坐起,看见他才松了口气问:“你又要回宫里了吗?”

  李儋元走过来在她脸颊亲了口,盯着那双惺忪的眸子,又觉得不够,捏着她的下巴在唇上辗转一番,才强迫自己放开她。然后叫丫鬟端进热水来洗漱,再走到铜镜旁道:“父皇随时可能驾崩,我必须留在皇宫,随时准备应变。等那边稳定了,我派人接你进宫。”

  安岚怕他心里难受,过来帮他梳着发髻,乖巧地答了声:“嗯。”

  李儋元依恋地按着她的手背,突然想起件事:“皇叔的人,是不是来过府里?”

  安岚其实一直担心这个,却不知怎么问出口,这时连忙答道:“昨晚李徽派了许多人围住了王府,有人进来告诉我,说睿王在城里出了事,豫王派他们来保护我。我记着你的话,绝不离开王府,可过了大约一个时辰,那些人终于走了。可肖淮却来了,他看到我仿佛松了口气,又好像很愧疚,一句话不说,却坚持陪我呆着,直到听到外面通传你回来了,他才离开。”

  李儋元叹了口气,豫王竟算的如此精准,从收肖淮到府里当护卫,再到送进皇宫,他其实从来没有信任过他,也不指望他能为他探听什么消息,他用意用肖淮,只是因为肖淮不仅勇气和能力过人,更有样死穴能被他拿捏,那就是他在乎安岚的安危。

  所以,昨晚他一边挑拨太子篡位,一边安排肖淮伺机救人,他知道成帝在最后一刻,必定会交出能调动关宁营的信物,而他只等着坐收渔人之利。

  “他唯一算错的,就是以为我会在两军混乱时被害,毕竟在徐远眼里,我是太子登基的唯一阻碍,必定会想先除去我。”李儋元看向铜镜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可他没想到,我能领着宋统领手下的兵士坚持这么长时间,而且霍学仁也找到了藏在值房里的父皇,听他说完了传位于我的口谕。”

  “那最后还是你胜了?”安岚听得心惊肉跳,急忙问道。

  李儋元摇了摇头:“他手上还留着关宁营的兵权,还有朝中大半官员的弱处,我昨晚和他谈过,他说会支持我登基,可只有一个条件,就是他要做摄政王。”

  第114章

  宣元十五年,成帝终究没熬过夏初的那场叛乱。皇帝驾崩, 大臣们边服着丧边盘算, 下一位登基的,究竟是不是那个久病缠身, 却在叛乱当日守住皇城最重要关卡的睿亲王。

  可真要算起来,三皇子的皇叔豫王,手上握的筹码也不少, 在平叛当日也立下首功,许多大臣明里不说, 其实暗地里都是属意豫王登基。若是他有心和这个皇侄去争, 只怕睿王没法十拿九稳地坐上皇位。

  这时,内阁大学士霍学仁挺身而出,代传先皇口谕, 称先帝在弥留之际,亲口将皇位传与三皇子。可和人们想象中的夺位大战不同, 豫王似乎并不热衷当皇帝, 面对众多大臣的举荐, 只说自己志不在此, 将那个万人争抢的皇位拱手让了出来。

  可等到睿王登基后, 便称自己病体未愈,每日上朝理政难免吃力, 下旨封豫王做了摄政王, 叔侄俩和和气气, 分理国事, 倒成了向来只容得算计争斗的皇朝里的一段佳话。

  康帝继位后,改国号为中启,又将睿王妃封为皇后。虽说皇后是用来统领六宫的,可到了康帝这里,就只剩个空架子,因为新皇在位足足一年,无论是大臣们是反复劝谏,还是争着将如花似玉的宗亲嫡女往他身边塞,康帝全都装没看见没看见,后宫里孤零零就放着一个皇后,偏偏皇后的肚子总不见动静。最后连摄政王都被说动,在朝会上领着群臣苦劝,又呈上秀女画卷,让新帝早日选妃充实后宫,也好让大越早立储君。

  据称,这位向来内敛的新君当场就动了怒,重重按着龙椅的扶手道:“储君?唯有皇后生下的才能叫储君,其余的人,要来也没用。”然后他走了两步,眯起眼对着豫王道:“朕好歹也还有一位皇后,皇叔这些年连个正妃都没娶,说起来,朕可更替你着急。”他示意身边的总管太监,抱着那堆画卷全塞到豫王手里,然后皮笑肉不笑地道:“不如皇叔就在这里面选一位,择日赶紧把婚事给办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一砾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