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芳华_藕花【完结+番外】(226)

阅读记录

  忙不迭的给舅舅赔罪,又表示他的提议很好。只要不太麻烦,就让夏明启帮着寻个制笔匠人了。

  后还出于愧疚心理,另生出个主意,“若那制笔师傅走得开,不妨请他到我这文房铺子里来干活。我单给他挂个招牌,也不算给我当伙计,算是合伙,专做订制毛笔的生意,想必也是有人愿意来的。”

  夏珍珍道,“你当别人跟你一样,连使个笔也这么挑剔?真是钻到钱眼子里了!”

  谁知才做好桂花糕,拖了宁芸一起来给舅舅献殷勤的宁茵也道,“我看这个好。若有订制,给小五也订几支短的,省得她老被笔管子戳到脸。”

  宁家小五妹宁萍,从去年春天起,也跟宁绍棣一起,开始启蒙了。

  小才女初入学堂,就展现了过人的天份,不仅书背得快,在色彩上也极有天份。就是信手涂鸦,也比别人画的好看。只宁家学堂里,竟没有擅于画道的先生。便是会画几笔的,也不过平平。

  宁怀璧一直想要寻个好先生教教小女儿,省得埋没了她的才华。只先生说好在宁萍如今还小,且混着打些基础罢了。

  夏珍珍想着小女儿好几回被那些长长笔管戳青的小脸,顿时改了口风,“那就麻烦大哥了,若没生意也不怕,工钱什么的都好商量。”

  娘你是不是太偏心眼了?

  如何我就是挑剔,妹妹就什么都好商量?

  宁芳正不服气呢,就听她娘道,“你也别不服,萍儿打小就没你那么爱折腾,就是写写画画,也比你知道爱惜衣裳。哪象你,三头两头溅上墨点子,也不知糟蹋了多少。”

  呃……

  被娘亲痛揭老底的宁芳冷哼一声,挽着舅舅就走,“咱们去见祖母,不跟她闲话!”

  夏明启摇头笑着,让外甥女们自去挑礼物,去说正事了。

  他这次上京,原是为的两家合作的丝绸生意。

  夏明启也没有想到,当吃了头两年的辛苦,把素绸生意做上正轨之后,竟是以燎原之势,迅猛的发展开来!

  江南自来富庶,民间实在有太多想买丝绸却穿不起官绸的百姓了。夏家丝绸的出现,刚好填充了这一块空白。

  虽说庶人不可穿绸,但人家逢年过节,成亲做寿时穿两件又怎样了?哪家官差好意思去管这种闲事?更何况他若买了去做被面呢?要怎么管?

  再说普通百姓寻常还舍不得拿绸子做外衣,生怕磨坏了,如今的江南很是流行做一种可以两面穿的袄。平日居家穿布面,遇到待客过节,才翻过来穿里头绸子的那一面。

  这样的衣裳,你能说他违规么?

  是以如今夏家的四喜斋,虽只有如意纹,万字纹,蝙蝠纹和莲纹四种最简单的织花素绸,却极是好卖。哪怕颜色也只有正红,宝蓝,天青,松花四种,也经常卖到断货。

  说到这儿,宁芳再次对做了一辈子生意的外祖父夏老太公佩服得五体投地。

  就是他,在大儿子准备进军这一行时,给了最好的建议。

  既然专攻素绸,那就在花色和颜色上都做到最精。

  颜色只染寻常百姓最常用到的四种,花色也只有最常见的四样。再配合着四喜斋的名号,反正人生四大喜,添丁进财,增寿成亲,随你怎么理解,夏家铺子总能满足你。

  真别说,有时大俗即是大雅。

  夏家在这么定下铺子基调之后,反而生意极其好做。

  还有新任江南镇守太监万大有带来的织工,到底是宫里出来的人,手艺极好,硬是把夏老太公定下的这四种花样颜色织染得登峰造极。

  普通却不平庸,简单却不简陋。用百姓的话来说,就是怎么看都比别家东西顺眼。于是一下子,就把四喜斋的名头给闯了出来。

  因夏家带起的风潮,如今外头也有不少民间布庄在仿四喜斋的颜色料子,可都没四喜斋做得端正精细。

  况且人都是这样,一旦习惯了先出来的东西,总觉得还是四喜斋的东西好,便是别人做得再好,也很难超越了。所以现在有些精明的商家,就开始琢磨自己的特色面料。

  见有商户冲击了自家生意,夏明启原还怕宁芳身后的合作者们稳不住,让她找个机会去解释一下,谁知他们竟是比夏明启想得还明白。

  程岳深知,没有谁能一口气吃下整个市场,做生意要发财,但也要给人留有余地方是长远之计。

  至于万大有,他更干脆。

  “原先我还怕你们这生意做大了收不住,如今多些人来做,倒越发显得不扎眼了。我看如今这样,就很好。”

  他在宫里混了大半辈子,见多了起起落落,更记得自己是为了什么才来到江南。

  如无意外,他是会在金陵镇守太监一职养老送终的,所以每季有稳定的收入就够他开心的。要是真把生意做得太大,他还怕招人忌恨。

  所以没人扯后腿,夏明启也可以安下心来,专心只做这四花四色。弄得春夏秋冬,各有不同。竟是让他把名气越做越大,各处分店也越开越多。

  以至于连程岳都觉得,就凭四喜斋的水准,完全可以卖到京城来。

  这可是大事。

  天下所有的商铺无不以在京城打出名号为荣,夏明启自也愿意,所以才决定亲自到京城走一趟。否则若是在天子脚下砸了招牌,那可就丢人丢大发了。

  此时宁家刚好也发生了一些事,需要有个信得过的人上京,几件事凑到一块儿,夏明启就更是非去不可了。

  而宁芳此时也才向他明示,家里的丝绸生意,背后是得了英王府的大力支持。

  其实这事夏明启早猜着了,单看外甥女每回到年底做账分钱时节,总会差人往京城里送,他心里就有数了。

  只是宁芳一家不方便说,他就装糊涂了。

  但这回既要去京城开店,就非得有人照应不可,是以宁芳才悄悄透了实情。夏明启也不生气,反而觉得很是应该。

  顺便还把这几年账本带上,到英王府跟人详细的报了个账。

  有些事,别人不问,你也可以不做。但若是做了,在别人心中的印象就一样了。

  不论是为自己,还是为了妹妹一家,夏明启都是用心良苦。好在他的这份付出并没有白费,起码程岳体会到了。所以这回夏明启上京,也得到了程三公子的信任,并将一个很重要的消息提前带了回来。

  原本只打算跟宁四娘和妹夫说,可看着半年不见,外甥女长大的模样,夏明启想想,决定跟早慧的宁芳先打个招呼。

  “芳儿,你爹有可能会被调任进京。”

  呃?

  宁芳一下就愣了。

  第237章两难

  三年的时光,除了让人长大,也可以让人淡忘很多事情。

  象是当年轰轰烈烈的江南盐税案,也变得悄无声息。尤其今年恰适圣上六十大寿,万岁爷一高兴,不仅加开了恩科,还大赦了天下。

  然后,宁怀瑜当年那位上司,他帮着陷害同僚做假账保住的那位蔡大人,又当官了。不仅当官,还小升了半级,给外放到西北宁守仪曾当官多年的太原府去当州同知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藕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