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西之琉璃坠_栖月归宁【完结】(63)

阅读记录

  “是不是没了这仇恨,你便不会想着《云泽契书》了?”

  苏锦惊地坐了起来:“你是何意?”

  苏子乔起身寻回那支木盒,从木盒底层重新拿出另一枚银针,低声道:“好孩子。只要你不执着于《云泽契书》,我便帮你恢复了剩下的那一半记忆。你想知道的过去里,绝没有这些令你痛苦的事情。”

  苏锦看了银针一眼:“这与刚才那针有何不同?”

  苏子乔解释道:“这一支没有淬香。不会唤醒月形蛊。只是恢复你的记忆而已。”

  苏锦戒备道:“你怎知我想起过去就不会再有仇恨?”

  苏子乔看着她:“因为你误会了睿王。这世上你可以误会所有人,决不能误会他。容妃也教不出那般断义绝情的孩子。”

  略一思忖,苏锦选择了相信苏子乔。她只知道他们许久以前便相识,可是那相识的记忆里满是恨意。若真的因此错过了关于他的真相,苏锦觉得自己永生都不会安宁。

  事实上,恢复记忆的那个晚上,她再次濒临神经失常的边缘。

  ☆、恢复记忆

  第三十七章

  夜半风重,苏锦不知如何走回去的,关上门的那一刻,她终于伏地痛哭。

  她错了,是她错了。

  她想起那日拿起旧时的画像跑去质问他究竟隐瞒的什么,他眼里的落寞和悲戚,如今令她的心生生揪着疼。

  十九岁那年遇见他,如今她该有二十五了。

  “强盗又来抢城了!大家快躲起来呀!”

  那年新秋,被扶余打得溃散败逃的元夏军队,一路抢劫至浸凉城。全城百姓均都躲在自家的窑洞里避难。苏锦那日随四叔出城采药,急忙赶回时城门已经落了锁。

  那些散兵将他们团团围住,调戏苏锦,污言秽语不绝于耳。

  “将这姑娘带走!”她听的懂夏文。

  四叔跪在地上苦苦哀求,却被一只长戟刺穿了胸口。她看着那样的惨象,魂都丢了一半。等反应过来要挣扎时,早已看不见浸凉城的高门。

  那时她绝望地想,这一生就命绝于此吧。苏家女子,无论如何不能受辱于蛮虏之人。万念俱灰之际,突然一阵黄土飞扬,本就疲累的军队立时惊地人仰马翻。慌乱中似乎又是一阵兵戈铁马的战斗,她挂在那匹发疯的马背上,惊得连连尖叫。

  这样惊慌失措了许久,周遭都安静了下来。她身下的马儿也安安静静地在地上转着圈。苏锦小心翼翼地睁眼,一张饱经风霜的脸近在咫尺。她在马上望着他,一如他站在地上瞧着她。

  四目相对,两心遥顾。

  “我姓苏,单名一个锦字!锦绣荣光的锦!你呢?”

  他顿了顿,略一思索,干裂的唇角抻开一抹淡淡的笑:“慕成尧。”

  苏锦笑得很开心:“我住浸凉城,你呢?”

  “我——我也住那里。”

  从他救了她开始,便注定了彼此的命运纠缠。

  “尧哥哥!这次回去你要帮锦儿带的东西,我列了个单子给你!”不到半月,苏锦已和慕成尧混得很熟了。粟特的女子和元夏的女子一般,热爱自由,生性浪漫,没有那么多的戒律约束,喜欢便是喜欢,绝不遮掩。

  他谎称自小生在扶余,近日才得返回浸凉,粟特语言一窍不通。反而苏锦由于经常在外地跑药材生意,对中原语言倒说得很好。于是教他粟特习语,变成了她的日常。

  “我喜欢你!”这是苏锦教他的第一句粟特语。其实他懂得一些粟特语,只是为了多与她亲近一些,便寻着各种各样的借口去见她。

  日子久了,他知道这座城里的人经受着怎样的煎熬和惊吓,也有那些受不住奔逃的人,常常过不了多久,由于语言习俗不同而仓皇回来。人们宁愿在这片熟悉的乡土上担惊受怕,也不愿出去被异族人排挤耻笑。

  他也曾问:为何不离开这里?

  苏锦吃着他从扶余带来的果子,认真地回他:苏氏一族在这里有要守护的东西。男子尚可离开,女子决不能。

  他伸手揽她入怀:放心,以后我会保护这里。你在哪里,我就在哪里守护你!

  他确实那样做了。

  他进城第五个月,新年初至,元夏秋旱无以过冬。逢着塞外的寒冷,西川水冻结之时,元夏的军队再次渡河而来。

  那一次,他挥师北上,横扫元夏,打得元夏一个措手不及。却只对她说自己是出去搬救兵的人。过了许久,她才知他不是去搬救兵,他就是她的救兵,他已经竭力挽救她的族人免遭劫难,却还是被人屠戮至尽。

  此后一年元夏的军队再没南下浸凉。苏氏在当地也算是望族,族长亲自出面请了他来,自言与他今后亲如一家。那时她躲在筵席的一角,看着自己的英雄得到那么多人认可,被自己的族人赏识,心里很是欢喜。

  她已经成年,月形蛊在身体里开始发散。

  那一日她心血来潮,带着他去一睹“云泽十八州”的风采。他站在那样旷世的机关隧道里征仲了许久。

  五日后,她跟着车队去扶余边境采买礼品。一年一度的“溯月节”就要到了,这既是粟特人的盛大节日,也是少女们表白心意的大好机会。“溯月节”那日,所有人要拜月,为着这一年的收成和平安。他们不知道那月亮上有广寒宫,里面住着嫦娥仙子。在所有少女的心里,那里系着自己的因缘,为着求一个好姻缘,姑娘们会早早准备好自己的礼品。苏锦挑了许久,没有一个合适的物什能代表她的心意。最后,在一家还算上品的绸布庄里买了九尺玉色锦缎。锦缎价钱颇贵,可是她全然顾不得这些,满心欢喜地抱了回去,想要在“溯月节”到来那日为他裁制一身锦袍。他魁梧的身子,穿那锦袍该是如何好看?她在锦袍的一端绣了一朵鲜红色合欢花,如同她的情意绽放在那一抹锦绣之上。

  “尧哥哥!过几日便是‘溯月节’了,你一定要来!”她缠着闹着笑着,他亦笑着点头,那宠溺的眼神此生再也不会给了第二个人。

  “溯月节”那日,看着别的姑娘陆陆续续等到了情郎,而她的“尧哥哥”却始终没有出现。

  天边泛起霞光,她仍坚决地等着那个人出现。她的“尧哥哥”答应她的事情,从没有失信过。终于,在天边翻开第一道霞光时,他拖着疲惫的身子出现了,面上依旧胡子拉碴,风尘之下,遮不住他眉眼的俊逸和坚定。

  她含笑扑进他的怀抱。她知道,她就知道只要她等,无论多远,他都会来见她。这个男人总是能够带给她足够的心安。

  他依旧不多话,笑着从怀里拿出一枚别致的琉璃坠子,里面以五色绳串成了她的名字。看着“锦”字在那琉璃坠子里荡来荡去,她欢喜地不得了。

  “这线是怎么穿进去的呢?好神奇!”她本是随口一问。

  他却认真地回她:“事先以五色绳做好,置于液状琉璃,以火烘之,多则一月,少则十日可成。你的这个琉璃材料比较难找,所以多费了些时日。”

52书库推荐浏览: 栖月归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