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宠毒后:鬼王,来硬的_浣水月【完结】(10)

阅读记录

  最是年幼的紫蓉便吵着要看陈蘅的嫁妆簿子。

  陈蘅使了银侍女杜鹃找莫氏要了单子过去。

  自从毁容之后,她心下很是自卑,觉得自己不配做荣国公与莫氏的女儿,她的父母皆大欢喜人中龙凤,偏生她是个模样丑陋的,但那日生了炫耀之心,想向她们证明:即便自己毁容,但在家人、父母的眼里,她依旧是最好、最尊贵的。

  而今想来,前世卫紫芙用打造、伪造的赝品、假宝抵她的真宝,也是那时起就生了心思。

  陈蘅沉吟道:“说来真是奇怪,原是好几页纸的单子,自紫芙表姐四个离开后,怎么也找不着。我问杜鹃几个,黄鹂说她瞧见紫芙表姐收走了,只当我是同意的。”

  卫紫芙收她的嫁妆单子作甚。

  单子上面录的都是最贵重又能彰显身份的物件。

  莫氏的面容沉了又沉。

  这么说来,陈宁、卫紫芙母女俩一早就打定主意了。

  拿了陈蘅的嫁妆,再讨回来时就变成假货。

  一个侍女轻呼一声:“拜见君候!”

  陈安低应道,“夫人可醒了?”

  “醒了,女郎也在。”

  两个小侍女挑起珠帘,如玉珠落盘之音,陈安迈入偏厅,穿过偏厅、耳房到了内室。

  第十六章 六皇子求亲

  陈安切切地打量着莫氏,今儿这事让整个荣国府上下人人如临大敌,“阿秋,你可好些了。”

  “好?我能如何好?卫紫芙与陈宁怎能做出这等事,损了我们荣国府的脸面,于他们就这么快意?”

  陈安不语。

  卫紫芙是他的外甥女,虽然他与庶弟、庶妹们的感情淡漠,可到底是血脉至亲。

  如果说陈宁不晓此事,陈安不信。

  莫氏一直不喜陈宽、陈宁等人,他念着骨血亲人,没少在莫氏面前说好话。

  陈安道:“六皇子登门求娶阿蘅。”

  果然与前世一般,该来的人又出现了。

  前世的陈蘅因出嫁途中被拒婚,失魂落魄地回到府中,坐在菱花镜前哭了个昏天惨地,最后哭得厥过去。醒来时是被太医用针灸扎醒的,彼时长嫂谢氏与母亲莫氏坐在榻前,莫氏便与她说了夏候滔登门求娶之时。

  她原是不信的,说要见见夏候滔。

  在父兄家人的安排下,她在珠蕊阁外的芙蓉亭见到了他。

  她当时为了不让人瞧笑话,甚至也是为了告诫卫紫芙:她不在乎!没了五皇子,她还有六皇子,匆匆之下,竟应了夏候滔的求婚,还道“要娶我,得今日完婚”。

  回想那时,当真冲动。

  因义愤难平,竟拿自己的一生作赌,赌入自己的命,也丢了家人的尊严和性命。

  此刻,莫氏迟疑。

  夏候滔的生母是一位余姓宫婢,其祖父犯下一桩通敌大案,男丁尽数被斩,女眷被贬为宫婢。

  晋帝在十九年前的上元佳节大醉,强占其生母。只这一夜,余宫婢竟有了身孕,报与谢皇后知晓,谢皇后当即赏了余宫婢一个末等中才的嫔妃位分。

  南晋后宫,等级森严,超品的皇后一人;贵、淑、贤、德正一品的四妃;昭仪、昭华、淑仪、修华、修容、修仪、婕妤、容华、允华为九嫔;下有正六品的美人、正七品的才士,末等的中才。

  (注:魏晋之时,正一品的三夫人实际是“贵嫔、夫人、淑妃”,后宫人数、位分增减变化最快。此处作了一些调整,希望考究党们勿喷。)

  中才是晋宫嫔妃里头位分最低下的。

  余中才生下六皇子夏候滔,谢皇后念其繁衍皇家血脉有营,晋位美人。余美人承宠一宿之后,再未得见过晋帝。夏候滔六岁时,余美人病逝,恰逢此时,宫中张贤妃所出的八皇子夭折,晋帝做主令张贤妃养育夏候滔。

  一来,夏候滔有娘照顾,二来张贤妃膝下有子,在宫中的日子也能过得有滋味些。

  夏候滔在张贤妃身边过了两年好日子,第三年时,张贤妃产下十五皇子,有了自己的骨血,贤妃便有些厌烦夏候滔。

  莫氏道:“六皇子……他配不上我家阿蘅。”

  想到六皇子的生母,再有六皇子不得晋帝喜欢,又不得养母疼惜。莫氏心下不踏实,她与张贤妃相熟,张贤妃亦是地方大士族之女,是个有气度、心胸的女子,就连谢皇后与太后亦曾称选过。以莫氏对张贤妃的了晓,张贤妃厌烦夏候滔,定有什么不为人知的原由。

  陈安问:“你是因六皇子的身世不喜?”

  生母再如何卑微,六皇子也是陛下的儿子,生来就比常人带了三分贵气。

  第十七章 不敢薄待阿蘅

  生母再如何卑微,六皇子也是陛下的儿子,生来就比常人带了三分贵气。

  莫氏答道:“我曾在宫中御花园见到他给张贤妃请安,他面上装得恭谨诚恳,可他的眼神就像一把刀子,让人瞧了不安。他表里不一,心机深沉!”

  她忘不了六皇子那双眼睛,太冷、太厉,他居然恨张贤妃,虽然莫氏不知道原因,张贤妃待六皇子不如亲子好,可也从未薄待过他。

  陈蘅自是好的,即便毁容了,可脸上的疤用粉遮上也瞧不出来,可外头都说陈蘅是晋京第一丑女。

  陈安也不愿意,但今非昔比,他问道:“阿蘅,你可愿意?”

  莫氏担忧地看着陈蘅,伸手轻握着她的手,“阿蘅,你是荣国府的掌上明珠,你若不愿,没人可以逼你。当年若非陛下赐婚,母亲不会将你许配皇家。太后……是我姑母,谢皇后与母亲是手帕之交,即便贵为太后、皇后,自入宫开始,就没真正快乐过。”

  先帝驾崩后,莫太后与陈留太主联手支撑前朝后\廷,从四大辅臣家中挑选公子给幼帝做伴读,又挑女郎入宫陪莫太后解闷。

  陈、王两家选公子入宫做幼帝伴读。

  谢、崔、莫三家挑了嫡女入宫。这些幼女的年纪皆与幼帝相仿,谁都知道,这是太后担心婆媳不和,有意给幼帝培养未来的皇后,也是提前相处。

  莫太后当年了看重的原是莫氏,莫氏是他娘家长兄的女儿,性子温婉,模样又与她长得有几分酷似。不曾想,待最后,与幼帝互生情愫的却是让人大为意外的是中书侍郎刘大人的女儿。

  莫太后自是看谢、崔、莫三家女儿好,要幼帝在三女中挑一个为后,并说当时的刘女郎无论是举止、出身远不如世家望族的三家嫡女。

  幼帝考量大局,最终从三女中挑了性子最为和顺、柔婉的谢氏阿鸾为后。

  莫太后唤了幼帝的两个伴读:陈安、王牧来,要二人从崔、莫二女中挑一个为嫡妻,如此,也算是给了这二位女郎一个交代。

  当时,陈安先选,陈安一早就喜欢莫氏,羞涩脸红地说道:“臣愿娶莫氏阿秋为妻。”

  莫太后闻后大喜,这也是她心头所愿。

  王牧便与崔氏结为夫妻。

  同年,在幼帝大婚后的第二个月,王牧迎娶崔氏为妻;次年十月,陈安迎娶莫氏为妻。

52书库推荐浏览: 浣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