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国倾城之摄政王福晋_弦断秋风【完结】(962)

阅读记录

  多尔衮这回无语了。相信他也明白,皇位之所以诱人,无非就是当了皇帝之后就可以享受至高荣耀,生杀予夺大权集于一手。这种坐拥江山美人,一高兴就让谁飞黄腾达鸡犬升天,看谁不顺眼就拉出去砍头的滋味,实在是人生的至大乐趣。一旦没有了这种诱惑,皇位还有多大的价值?

  第九卷 净土千秋掩风流 第四十三节 铁打的江山

  想了一阵,终于摇了摇头,笑起来,“你说的这个道不过确实天马行空了些,就像纸上谈兵一样,真正实施起来,肯定会有很多弊端出来的,甚至有很多意想不到的麻烦。还有,譬如历朝历代固有的官员贪污受贿,你怎么解决?就是靠监察院这样的衙门来监督?万一连这个衙门的官员也跟着贪污受贿,以权谋私呢?每年都杀贪官,可是每年都会有新的贪官冒出来,明朝太祖对贪官严酷到剥皮灭族,可明末还不是贪污成风?这个问题,我看是没有任何有效手段来解决,来遏制的。”

  “其实要想彻底解决官员贪污受贿,是不可能的,不过有个办法,却能改善很多。”

  多尔衮因为很清楚明末腐朽时的各种弊病和根源,所以对这个问题极其关注,也是极其警惕的。为了这个,他不但令官员们可以互相监督互相揭发,奖功惩过,还设立了官员的考核制度,每年都要考核一次官员的政绩和过失。要想升官的人,除了战功之外,就必须靠这种考核,通过了才可以晋级。由于这两项制度很有实效,加上贪官被他处决,抄家的不少,所以现在国家的吏治还是颇为清明的。然而,出于居安思危和长远着想,他还是希望能够有更有效的办法来保持政治清明。眼下见我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他当然很感兴趣,“哦,你有什么不一样的点子,就说说看吧。”

  “说来说去,还是这个科举制度的问题。这个制度不能说不好,它让很多贫困学子都有了进阶的道路,不像唐宋之前,只有官僚士族子弟才能当官。不过,它的弊病也很大。很多由举人进士而当官的人,起初也是抱着忠孝节义的思想的,但是官场是个大染缸。尤其是周围的人都贪污的时候,他不贪污,他就混不下去,就要被排挤。加上目睹周围官僚纸醉金迷地奢侈生活,很少有出身贫寒的人能够不受诱惑的。到了这个时候,十个人,有八个会甘于随波逐流,同流合污的。而捞得越多。孝敬长官的越多,就越容易升官;而升官之后,为了再向上爬,就要继续捞银子。继续行贿贪污……如此例子,于是吏治败坏。

  所以说,择官不能光凭科举这一条路子,圣贤书读得再好,八股文做得再妙,于治国于治政有什么用处?明末那些大臣们个个饱读圣贤书,还不是照样碌碌无能,甚至连点气节忠义都没有?可见,科举无非就是他们利用以晋身的一个工具而已。这种‘人才’,不要也罢。

  最好的办法。就是改换成选举制度,只要是成年的,精神方面正常地,没有犯罪前科的国人,士绅百姓全部都可以参加选举。谁有意向要当什么职位的官,都可以报名,同时附上自己的履历之类。而且还要向众人宣传,并且阐述自己地经历能力之类,而且自己当官之后能为百姓做什么,都要讲清楚,好让众人了解他。决定要不要选他。等到宣传结束,就开始选举,由士绅百姓们投票,最后谁得的票数多,谁就当选。而当选之后,这个官员就必须履行他之前的承诺。要在任期内做到这些承诺,如果做不到,就可以被罢免,或者到期之后不得连任。这就跟我前面说的,一个国家的最大执政者一样。从小到一个知县,大到国家执政者,全部都要这样。有能力有政绩的就连任,没有能力没有政绩的就下去,贪赃枉法的就由百姓投票来罢免……

  这样一来,就可以大大地限制住官员贪污受贿的恶习,皇上的烦恼就可以解决了;而像现在这样,百姓受了冤屈,或被盘剥被克扣之类却苦于没有上告之门,担心官官相护,告状不成反遭报复之类地的事情,也可以大大地减少。官员们为了获得士绅百姓的支持,自然会实心办事,起码不敢明目张胆地鱼肉百姓,到横行无忌的地步。如此,百姓可以过上相对充裕稳定的日子,也就不会有什么人造反,天下也就稳定了。”

  这么个长篇大论,说完之后我已经口干舌燥了,于是端起茶杯来一连喝了好几口。

  多尔衮耐心地听着,其间也情不自禁地点头几次。不过,他是个思维缜密的人,在我说完之后,很快就提出了一个疑问:“你说的这个‘选举’制度倒是不错,可问题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再怎么好地制度也不可能达到完美,滴水不漏。如这投票吧,肯定会有人花钱买票的,如一票半两银子,自然有很多人愿意接受了。这样的话,又岂能完全尽如民意?肯定是有失公平的。”

  这些问题当然难不倒我,我立即回答道:“皇上的担忧是,如果有人买票,就必然会导致没钱人获得地票数减少,这样就不公平了。不过也要反过来想想,上任之后喜欢捞钱的,是不是以前穷怕了的呢?而本身很富有的人,有必要冒着被严惩的风险去捞钱吗?富人当官未必不如穷人当官,皇上要想控制百姓小民,就必须通过富人,地主去控制,所以富人当官也是合理的。而富人要是买选票地话,那么受益的是不是百姓小民呢?而且为了拉选票,他必须到各处去宣传去花钱,这个过程需要衣食住行的各类开销,他把钱花出来,自然会被人赚到,只有钱币金银流通起来,市面才能繁荣,国家也就可以征收到更加丰厚的商业税赋,国库也就充盈了,何乐而不为?”

  说到这里,我看了看他的神色,发现他确实动心了。不过,他仍然在犹豫着,我知道他在顾忌着什么,于是主动问道:“皇上之所以不敢轻易施行这个制度,想必是怕断了读书人的官路,他们会怨恨朝廷吧?”

  “正是如此。”

  “这一点,我也想过了。我朝甲申年入关能够迅速定鼎,恢复科举是一大原因,那是因为皇上满足了读书人喜欢做官的愿望。所以这科举虽然考不出什么治国安邦的人才来,却一时半会儿不能废除,否则会引起很多麻烦。但是迂回的方法还是有的——这种选举制度先从最底层开始,从七八品之类的芝麻小官开始,然后循序渐进。逐层推进。可以设五年到十年为一个期限,每个期限上升一两个品级。譬如今年选知县,五年后开始循例选知府,十年后开始循例选道台……而这期间,科举仍然继续,但是中了进士的人就没有外放知县的机会了,只能蹲在京城里面当小

  翰林之类的,慢慢混。当然。这个过程中他们也可选举,和其他候选人一样待遇。久而久之,读书人看到科举已经渐渐衰落了,自然也就另谋出路了。等到时机成熟。科举变成彻头彻尾地鸡肋,就可以趁机废除了,这样大家都没有什么意见。”

  多尔衮虽然也读汉人的书,但却对儒家思想中的那些死生有命,存天理灭人欲之类的糟粕很是鄙夷,根本不屑于学习。对于八股文之类的考试也是不以为然的。他恢复科举并不是认同科举,只不过是一个招读书人归顺的手段而已。如果这个手段长期下去会产生反作用,对国家的未来不利,那么他会眉头不皱眼睛不眨就立即废除地。眼下我提出了这么个周密妥善的方案,解决了他的后顾之忧。他自然开始动心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弦断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