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老大万分感激。
“爹,你辛苦了,你咋不告诉我啊,我去就行了,你又要盯着小五考试,还跑那么远。”
“辛苦啥,小花是我孙女,当爷爷的跑趟腿有啥的!叫你去,我还不放心呢!”
“老头子,那你打听到了啥啊?”刘氏有点着急。
张青山点上烟接着道。
“我本以为那姓许的就为了两头骗,能给小花说什么好人家!没想到去了一问,并不是那么回事。那家和姓许的沾点亲,日子过的不错,两个儿子,大儿子成家了,给小花说的是小儿子,老来得子,娇惯了些。”
说到这张青山停下了,吧嗒吧嗒抽起了烟,刘氏这时一拍大腿。
“我就说了,那许仙长不会骗我们的,你这老头子还不信,还去查人家,现在知道了吧!”
张老大怎么觉得不对味呢,刚要问张青山接着开口。
“那孩子我也见了,长得挺端正的,也没什么残疾,就是不爱说话。开始我还以为是个哑巴,十聋九哑,只要是哑巴大都也是聋的,要是这样,那姓许的给咱们说的这个亲可就缺德了,没想到那孩子是个正常的,就是不爱说话,愿意自己玩。”
刘氏这时又拍了下手。
“你看看我没说错吧,我都说了,那孩子就是不爱说话,正常着呢!你还不信,这下信了吧!”
“你说话啥时候有准过!”张青山呛了她一句,“再说了,这么大的事,我不亲眼看看哪能放心!”
张老大越来越不安,忍不住道。
“爹,你意思是……”
张青山打断他道。
“我就是把我看到的打听到的说说。那家的日子比咱家好,有个二三百亩地吧,孩子的父母人都不错,我特意问了下孩子的母亲,都说心善,对大儿媳妇也好。孩子呢,除了不爱说话没啥毛病,凭良心说,姓许的没骗咱。”
张老大怔怔的。
“这门亲事总的来说挺不错的。”张青山边抽烟边道,“要是小五考上了那没啥说的,可是现在咱家的情况,是高攀人家了。这是我的意见,不过你是当爹的,同意不同意还得你拿主意。我的意思,你亲自去趟大河北看看问问,再做打算。对了,你去的时候把大牛的娘也带上,省的她不放心。孩子终身大事,稳妥点好。”
张老大还没开口刘氏噼里啪啦说了起来。
“你还不信你爹吗!你爹是个多稳当的人啊,啥时候出过错,他说不错那肯定是不错了。就算是小五考上了,人家也配的起,就小花那样的,你看看,要长相没长相,要脑子没脑子,要嫁妆没嫁妆,你还指望找个啥人家啊!人家是五十两彩礼钱啊,这只是彩礼,还有其他的,又不要求嫁妆,还替你把丫头养大,这都好的顶天了,你还有啥不满意的!我告诉你啊,别听你媳妇的,妇人家家的,大字又不识一个,懂个啥!你是个老爷们,这个家得你当!要我说,还去打听啥啊,你爹说的还有错,地里的活那么多,哪有时间耽误,我去找许仙长叫她告诉男方一声,找个好日子来接人就是了。小五要读书,你当大哥的可上点心,赶紧把麦子卖了是正经,一个臭丫头,生是人家的人死是人家的鬼,嫁出去就是泼出去的水,差不多就行啦!”
这番话真是说的气都不带喘一下的,那个理直气壮呀,就别提了。
张老大唯唯诺诺地说着是,大门口传来一声质问。
“奶奶,妹妹是丫头,可也是你的亲孙女,你怎么能这么对妹妹!”
是张大牛。
张大牛到了老李家,留下打酒和猪耳朵的钱,叫弟弟一会拿回去,自己先赶回来了,正好听到刘氏这番话,真是又失望又气愤,这才忍不住开口。
这话叫刘氏极为生气,不过是孙子,没有当场发作。
“小孩子少管大人的事!你爷爷叫你打酒卖猪耳朵,你咋空手回来了,二牛呢?”
“一会二牛拿回来。”张大牛回答了一句,对张青山道,“爷爷,你也要卖妹妹吗?”
张青山有些不悦。
“什么卖卖的,是给你妹妹说亲,小孩子不懂,别管大人的事!”
张大牛深深吸了口气,强迫自己勇敢起来,认真地道。
“爷爷,我已经十二岁了,我不是孩子了,我把妹妹找回来的,我带着妹妹去了京都,我还见了王爷,那王爷还要供我读书,所以我是大人了,我什么都懂!”
张青山回来就听说了有个王爷要供张大牛读书,只是他不信,觉得这事太不靠谱。
另外,就算真的,他也不在意,毕竟张大牛现在读书,距离功成名就可还是有好长一段路要走,而小儿子不同,已经走了这么长了,只差一步就成功了,他当然更在意小儿子。
听到孙子说的这番话,张青山面子有些挂不住,这是拿那个什么王爷来压他吗!
张大牛看出爷爷生气了,强忍住害怕,继续道。
“那家人我去打听了,就在前两天,我打听到的是那个孩子是个傻子!”
“胡说八道!”刘氏跳了脚,“你听哪个缺德的胡咧咧的!你爷爷去问了,那孩子就是不爱说话,什么毛病都没有,小兔崽子,是不是你娘叫你这么干的,我就知道,那就是个黑心的妇人……”
52书库推荐浏览: 风吹云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