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数老道士摇头苦笑。
又有无数人想,也只有他才能将这些深奥难懂的文字信手拈来,随口解释。
更有无数人想到,反正你已经把我们虐的体无完肤,干脆好人做到底,把道德经全讲一遍吧。
于是,一个人问问题。
两个人问问题。
十几个人问问题……
最后干脆提议,《道德经》也不讨论了,就听李挽澜从头到尾讲一遍吧,反正有他在场,《道德经》一个字也改动不了的,没人说的过他呀。干脆闭着眼睛就当它是真本吧。
于是,这场鉴证大会,就变成了李挽澜一人的《道德经》专场讲座。
这一讲到日落西山,他说文解字,旁征博引,深入浅出,讲的头头是道,众道士听的津津有味,佩服的五体投地。
最后眼见天色太晚,观中歇宿不便,才不得不散去。
自此,这一场鉴证大会,扬名天下的除了殷七七,还多了一个李挽澜。
一个参悟的妙,一个解说的好。
堪称佳话。
相见欢 第六十二章 阴魂不散的小道姑
莲宿道长端上茶点,请刘意,李挽澜享用。
李挽澜口干舌燥,连连喝水。
刘意随口问道:“不知道长是如何参悟出《道德经》的呢?”
“并非贫道参悟,乃是鄙观一位道士参破。”莲宿道长轻声答到,不卑不亢。
“哦?可否请来一见?”刘意极感兴趣,这松鹤观倒是卧虎藏龙。上次有一个才华横溢的殷七七,这次又出了一个奇才,当真了不起。
他是将来要坐拥天下之人,自然求贤若渴,爱才惜才,极有帝王之相。
李挽澜也正是看中他这一点,才极力辅佐教导。
莲宿道长道:“她已下山云游四方,此时并不再观中。”
“哦!”道士云游四方求学问道实属寻常,刘意颇感惋惜。
“那位道长如何称呼?”刘意轻吹茶水,喝一口茶。
“她叫殷七七。”莲宿道长语中颇为殷七七自豪,骄傲。
什么?刘意惊奇不已,面色古怪。
“噗!”李挽澜一口茶水喷出来。
那个怪里怪气的小道姑?
我忙活了一天,一字未让众道改动的《道德经》出字她之手?
我辛辛苦苦一天是为她扬名?
李挽澜如鲠在喉,好噎!
刘意笑道:“原来是她?果然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这位殷道长年纪虽小,却才华惊人,大非常人,《道德经》功在千秋,这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事,我要禀明父皇,封赏松鹤观诸位道长。”
大凉朝以道教立国,刘意此言倒是不虚,明宗陛下对道教极为重视,说《道德经》功在千秋,也的确称得上。
莲宿道长大喜,率同众道姑行礼道谢。
李挽澜心中郁郁,众道姑连连称赞了他一翻,他也只是礼貌对答,无心攀谈。
刘意李挽澜见天色将晚,便想寻到同伴下山去,众道姑忙在前面带路。
却见早先出来的同伴正在泼墨挥毫,字写的也就马马虎虎,众小道姑却不多言,客客气气的收了题字,道了谢。
“下一个。”
“该我了。”
“该我了,每人一副,你想耍赖?”
众人争争闹闹,刘意信步走来,笑道:“你们闹什么?”
“题字,我们在题字。”
“哦?”刘意很是稀奇,笑骂道:“你们会题什么联?可别再这些道长面前丢脸。”
“这些小道姑手里可藏了不少对联。”
“不用我们做对联。”
“那可稀奇了。”刘意,李挽澜随手拿起一副看。嗯!不错,对仗工整,意境极美,极符合道家修身养性的主旨。
“这是你们自己做的?”刘意很是好奇。
一个小道姑恭敬答道:“回殿下,这是我们观中的殷七七师兄所做。”
又是她。
众人很无语,她的对联都是不要钱的吗?别人辛辛苦苦做一个,她倒好,人手一个。
众人心中苦笑。
李挽澜却听到殷七七的名字就头痛,又是她。阴魂不散的小道姑。
自上一次因梁山伯之事与殷七七起争执,李挽澜下意识中总不想再见殷七七,总觉她处处透着古怪,这样的人怎么能得到天道之力呢?
他百思不得其解,一时间便不愿再见她,只是这松鹤观是殷七七的大本营,到处都有殷七七的影子,让李挽澜很是头痛。
相见欢 第六十三章 烟火人间,活的自在
“三爷,不如将这松鹤观的对联都写一遍如何?”一人提议道。
“这个提议甚好,既然那小道姑能做的出来,咱们就能写的出来。”
“咳咳!叫殷道长。”
“不错,不错,殷道长能做的出来,咱们就能写出来。论写字,咱三爷可是天下第一。”一群人虽未见殷七七,可是被她才华惊到了,隔空比较了起来。
刘意笑骂:“这高帽子我可不戴,在李先生面前,谁敢妄称第一?不过,字倒是可以写的。”
刘意心中高兴。
早有人换上了上好的笔墨纸砚,刘意拿笔沾墨,写了起来,他下笔洒脱,写的极好,李挽澜看的连连点头。
52书库推荐浏览: 宫九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