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淑兰叹息道,“粗粮是行。可你这情况不是跟你大哥不一样吗?之前我说得是你大哥,他毕竟学过一段时间拖拉机,教起来容易一些。你又没学过,人家肯定要多花一点心思,咱们就得多给人家好一点的粮食。”她说得这么好听,其实原因只有一个,她只有面粉,玉米粉和大米。
这次她已经让153号帮她种红薯,只是还没有成熟。
听到这话,王守义有些暖心。虽然他娘偏疼他大哥,可对他还是不错的。
“你也别怪娘疼你大哥,你也得给娘争气啊。你成绩考得比你大哥差,你让娘怎么偏疼你。”
钱淑兰突然想到之前李春花那脸色。这两夫妻是一个鼻孔出气的,李春花还是个以夫为天的女人,她的态度多数就是王守义的态度。钱淑兰觉得自己该跟王守义解释一下,王守义的性子喜欢想些有的没的,钱淑兰担心他钻牛角尖不出来。回头又该说她偏心。
虽然她已经尽量一碗水摆平。可谁都想要更多。与其一味地向她索取,不如让他们反思一下自己有没有问题。
果然!王守义听到他娘这么说,十分羞愧,“娘,你放心,这次我肯定会跟着师傅好好学的。”
听到他这么说,钱淑兰笑着道,“嗯!一定要好好学!”
正国低着头,替他爹叹息。好不容易能当工人,机会就被他这么白白错过了。都怪正康那个大傻子!
到了城北,三人向路人打听才找到万元街22号。
此时已经十一点半,离他们约定的时间还有半个小时。
陆金阳在家里已经等得有些急躁了。
他师傅拄着拐杖坐在椅子上,看着他走来走去像个热锅上的蚂蚁,不由得安抚他,“你急什么!干咱们这一行的最不能急。一急就容易出大事儿!再说离约定时间不是还有了半个小时吗?”
被训了一顿,陆金阳也觉得自己有点沉不住气,一屁股坐下来,朝他师傅苦笑道,“师傅,我不如你!”
他师傅摆摆手,“话不能这么说!而是急也没用啊。”
陆金阳摸了把脸,“我就是担心他们会不来!哎!一千斤粮食,哪有那么容易弄来呢。估计粮店都未必有这么多。”
他师傅摇头摆手不同意他的观点,“我倒是不这么认为的,你想啊,她连跟你讨价还价的余地都没有,就见这人心里是有谋算的。说不定她真有法子弄到这么多的粮食呢!”
陆金阳一想也是。这些日子他们放出去话之后,许多人都来打听。
一听要一千斤粮食,全都开始打退堂鼓。
有的拿不出来这么多粮食就跟他们讨价还价起来。
像钱婶子这样连价也不还立刻就拍板答应下来的,还真是头一回遇见。他当然希望这事能定下来了,毕竟汽车站那边也只给他们一个月的时间换人。时间过了就会销名字了。
他正琢磨着,就听自家的院门被人拍了几下,一个中年妇女的声音传来,“请问陆金阳同志是住在这里吗?”
陆金阳立刻从凳子上站起来。双眼亮晶晶地看着他师傅,喜得眉开眼笑的,“人来了!”
陆金阳大踏步往外走。
开门一看,果然是钱婶子。
“你们来了啊?快请进!”陆金阳热情招呼人进来。
钱淑兰笑呵呵地转身,指着马车上的粮食,“这东西放哪?”
陆金阳伸头一看,只见五六个麻袋粮食码在车上,上面坐着个十二三岁的小男孩。
他眼睛一亮,“把粮食搬进去吧!”
钱淑兰立刻招呼王守义把粮食搬进去。陆金阳也过来帮忙。
钱淑兰这次没有帮忙,转而开始打量这个院子。
钱淑兰在这年代见过的院子,最宽敞的应该就是郭家,一百来平米,再加上还有四十来平米的院子。
陆金阳家的院子要小一点,大概只有十来平,院子东南角有个水井。摆着几个木盆。旁边还摆着几个扫把。
靠近房门的左侧搭了个棚子,竖着个烟囱应该是个灶房。
右侧有个鞋架,上面摆上了好几双鞋子。多数都是男士的和小孩的。
靠近右边墙跟处还种了一棵碗口粗的苹果树。分岔的部分几乎全部砍光,想来应该是大跃·进的时候支援国家建设了。不过这苹果树倒也顽强居然又从旁边重新长出了新枝。上面还结了几个青色的苹果。
院子里还堆着一些杂七杂八的杂物。
东西摆得满满当当,连个伸脚的地方也没有。
第131章
陆金阳力气不大,只能抱着粮食,招呼三人进屋。
粮食就摆在门边,这样才能有光线好验粮食。
等把六袋粮食全部搬进来,陆金阳招呼他们坐下,然后给他们介绍他师傅。
“这是我师傅张贵连。”
张贵连朝钱淑兰点了下头。
钱淑兰也笑着回应。她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张贵连,他的面容虽然很苍白,却很慈和,眼神深邃却平静如古井,他脸上的皱纹很深,一看就是饱经沧桑的老人,他的年纪大概五十来岁。穿着半旧不新的中山装。一条腿空荡荡的,显然已经动过手术了。
“婶子,这位兄弟,你们走了这么长时间应该渴了吧。来,喝水!”陆金阳给三人每人倒了杯凉白开。天气这么热,喝这个刚好可以解暑。不过里面倒是没有加糖。这年代到人家里做客,如果主人加糖就代表欢迎你的意思,反之就是平平淡淡的。
52书库推荐浏览: 易楠苏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