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玉兰战战兢兢地道:“回二公子的话,我叫丁玉兰。”
“丁玉兰。”李世民重复了一遍,恻目道:“志宏,去一趟毓秀阁,告诉二娘,就说乐坊的丁玉兰不安于份,挑拨是非,请她即刻将之赶出府去。”
丁玉兰吓得花容失色,连连哭诉哀求,身为舞姬只需勤练舞伎即可,无需干活,月钱又多,在这弘化郡里再也找不到第二份来,她额头磕得又是雪又是泥,却未能换来李世民的垂怜,她旁边的女子吓得不敢出声,唯恐自己一说话,李世民会连她也一并赶出府去。
江采萍回头看到丁玉兰跪在雪地里哀嚎痛哭,后悔不已的样子,既痛快又有些不满,待她们离去后,她望着李世民道:“二公子,您刚才为什么不将孙氏也给一并赶出府去,她可没少说那些难听的话。”
韫仪闻言连忙轻喝道:“采萍!”
“无妨。”李世民目光温和地望着江采萍道:“府中传这个话的远不止丁氏与孙氏二人,依着你的话,是不是要将他们都赶出去?”
江采萍摇头道:“我不是这个意思,只是觉得孙氏与丁玉兰狼狈为奸,二公子就这样饶过她,未免太过宽仁了,让人咽不下这口气。”
“罚丁玉兰,不是为了出气,而是为了立威,让其他人知道乱嚼舌根子的下场,从而管好他们的嘴巴;至于孙氏,则是最好的人选。”
“最好的人选?”江采萍听得一头雾水,“二公子您在说什么?”
韫仪轻笑道:“还没听懂呢,二公子是要借孙氏之口,让所有人都知道丁玉兰的下场,还有什么比亲自看到这一切的人去宣传来得更有效。”
江采萍似懂非懂地道:“也就是说,孙氏是二公子的工具,好让别人不敢再胡乱议论昨日的事情?”
第八十三章 打消
“不错,如今最要紧的是保住梅雪的名声。”说着,他愧疚地看向韫仪,“这次不仅害你扭伤了脚,还连累你名声受损,实在是对不住。”
“二公子不要这样说,您也没想到会这样;对了,您肩上的伤怎么样了,徐大夫怎么说?”
李世民看了一眼右肩道:“骨头裂了,幸好不是很严重,注意休养,在愈合之前右手不要随意乱动就没事了。你呢,徐大夫瞧过没?”
韫仪依言道:“瞧了,说是筋扭到了,所幸没伤到骨头,不打紧。”
采萍突然笑嘻嘻地道:“出去一趟,你们一个伤了脚,一个手动不了,就像说书人讲过的天残地缺一样。”
韫仪听她说过这个故事,当即轻斥道:“什么天残地缺,二公子与我的伤又不是好不了;你啊,就知道贫嘴,也不怕二公子怪罪。”
江采萍笑道:“二公子人这么好,才不会怪罪我呢。”
李世民颇为喜欢她开朗爽快的性子,有几分像他远嫁洛阳的妹妹,和颜道:“天残地缺是什么?”
江采萍脆声道:“天残地缺是绰号,一男一女两个人,一个伤手一个伤腿,就像您与武姐姐一样,不过他们俩个是夫妻。”
“你再胡说,看我不打你。”说着韫仪作势欲打,江采萍笑嘻嘻地躲到李世民身后,“二公子救我!”
“好了好了。”在劝阻了二人后,李世民疑惑地道:“既是两个残疾之人,他们的事情又有什么好说的?”
“这两人虽然残疾,却武功高强,说的就是他们行侠仗义的故事,许多说书人都会说这个故事。”说着,她惊讶地道:二公子您没听说过吗?”
李世民摇头道:“我很少去听书,不如你与我说说?”
江采萍当然是满口答应,一路走一路眉飞色舞地与李世民说着天残地缺的故事,李世民在府中戏看得不少,说书却还是第一次,倒也听得津津有味。
万氏听完段志宏的话后,当即答应,传话林总管,让他即刻将丁玉兰赶出府去,亲眼目睹了这一切的孙氏,被吓得不轻,回去后病了好几天,见人就说不要再传韫仪与李世民在外过夜的事情,否则小心与丁玉兰一样,为了逞几句口舌之快就砸了自己差事。
众人皆是冲着太守府这个待遇优厚的差事来的,听得会丢差事,再加上又有丁玉兰这个前车之鉴,纷纷闭紧了嘴巴;如李世民所料,原来飞速流传的谣言得到了有效的遏制,哪怕是再嫉妒韫仪之人,也只敢在私底下言语,不敢明目张胆的说出来。
大雪过后的数日,武家门前来了一个书生模样的人叩门,过了一会儿,武老三出来开门,疑惑地打量着眼前这个陌生人,道:“你找谁?”
书生朝他揖了一礼,温和地道:“这位想必就是武大叔了,小生姓江,偶尔得见令千金的画作,实在令小生惊为天人,几番打探方知原来是住在此处,所以冒昧登门,想见令千金一面,若是可以,还请令千金赐一幅画作。”
他这番文绉绉的话听得武老三极为吃力,好一会儿方才反应过来,道:“你想要我女儿的画是吗?”
书生揖手道:“正是,还望武大叔允肯,小生感激不尽。”
“我女儿出去做事了,并不在家中,而且她平日都是以沙泥为画,所以家中并没有留下什么画;你若是真想要,可以等下个月初一时过来,到时候梅雪应该会回来,让她画一幅给你。”
52书库推荐浏览: 解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