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信身材高大健壮容貌俊朗,眉眼像秦氏。
姜信一回来就说:“外头好热闹!好多姑娘媳妇都去了莲湖。如玉,你也去瞧瞧!几年才遇上这么一个盛事,若不是要陪你嫂子,我肯定也去!”
秦氏想着薛琴方才说的话,便叫姜岩亲自驾车带着如玉和巧儿一起去看灯会。
如玉本想和家人一起过节,见父亲陪着一起便欣然同意了。她换了一袭浅蓝色绣银纹的飞鸟锦裙,发间斜插一只石榴红的宝石簪子,挽了一个花髻,脑后青丝垂下以珍珠系发。淡扫蛾眉晕了唇脂,洒上淡淡香粉,系了一个百花锦囊,这才出来。
她走出房门时,大家都看呆了。薛琴忍不住赞叹:“这可不是天上落下来的织女吗?!”
姜岩亲自驾车陪如玉去看灯。渐近莲湖,便隐约听到喧扰的人声,沿路各色车马人等向着那边赶去,许多小商小贩也挑着货担沿路叫卖。
巧儿欣喜:“姑娘,简直比过年还热闹呀!听闻那水上木偶戏甚为好玩,咱们要去占个好位置。”
如玉笑了笑,探头看去时,远处湖面,星星点点五彩斑斓,灯火湖光相映成画,仿佛人间仙境一般。
灯会人多,人来人往熙熙攘攘。莲湖周边的柳道上都挂有灯谜,猜的多的还能领奖品,游人皆是兴致盎然。
歌舞在湖心水榭,许多游人租了船去湖心看歌舞,远远岸边便听到丝竹之声。木偶戏则在一艘画船上进行,早已被观看的小船里三层外三层的围了个满。
今儿船俏,船家都赶过来揽生意还是不够,来得早的还有运气租的上,来得晚的只能干瞪眼。不少人都没租着船,偶尔来一只船,两三家人合拼一只船也是高兴的。
如玉随父亲下了马车,灯光明亮处,便有不少少年看过来,一个两个的双目灼灼挤眉弄眼肆无忌惮。姜岩恼火。见路边有个傩摊,立即给女儿买了个傩面,这一戴上,麻烦便少了许多。
一路上不少女子戴着傩面,大约也是遇到同样的麻烦。如玉戴的是个吉祥娃娃傩面,平日里没机会,这会儿戴着倒觉得颇有意思。
如玉跟巧儿两个人猜着路边的灯谜,打算攒了十个便去领奖品去。
姜岩在湖边眺望,他早听闻那木偶戏的班子十分有名,水上木偶戏独此一家,听闻那小木偶能下水能上天,今儿来就是为了那个。
可是他们来的晚了,船都给人家包圆了,哪里还有机会?他正焦急,却看到一艘船往这边划过来。
那船家叫道:“客官,拼船吗?我这船大,你们上船,船费可以少一半。”
今日莲湖的船价是寻常的三倍多,能少一半可不是好事?
想到能看木偶戏,姜岩大喜过望,立即应了,回头兴奋的对女儿和丫鬟叫道:“过来过来,看木偶戏去!”
巧儿扶着如玉到了船边,只见那船头已经坐了两个人,一个戴着巫师傩面的黑衣公子和一个小厮,两个人朝着湖面灯光看,并未看她。
两班人,一班坐船头,一班坐船尾,秋毫无犯。姜岩很是满意,催促船家:“先去看木偶戏吧,怕是要演完了!”
第八章
船家笑道:“所谓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的共枕眠,且问问这位公子想不想去看木偶戏吧?”
那戴着巫师傩面的黑衣公子转过头来,微微点头。船夫吆喝道:“好勒!开船去看木偶戏咯!”
如玉戴着傩面不怕人家看她,眼角的余光瞥向那黑衣公子,只见他身材高大修长,宽肩窄腰,稳稳的坐在船头,纤长白皙的手指扶着膝头,很有气度。
她瞧着似曾相识的感觉?她见过有那么一个人,即便是戴着面具,一样散发出一种让人难以忽视的气度。
“姑娘!看,木偶戏!那小木偶下水了!”小船已经靠近了演戏的画船,只见手艺人的小木偶一道闪光一下子竟蹿到了水里,后面接着有个小木偶拿着一把弓箭,“嗖”的一声,银光一闪,那箭射向了水里的小木偶,看得人心潮起伏的。
姜岩立即被木偶戏吸引了,“啊呀”一声:“水里的小木偶该不会完了吧?”
话才落,又见水里的小木偶蹿出来了,如玉定睛一看,只见那小木偶穿着虎皮裙拿着金箍棒,竟是个孙猴子!原来演的是孙悟空和二郎神,这么小小精致的两只,她忍不住笑了起来。
巧儿激动的拍着手在一旁叫道:“好看!有趣!”
如玉不经意回头,同那黑衣公子看对了眼,那目光如炬如电,惊得她差点跌下船去。
怎么是他?!这样的眼神,她见过一次就不会忘,那日破庙的情形,她一辈子都不会忘记。
“姑娘,小心点!”她身子晃了晃,巧儿急忙扶着她,“这湖水深的很,掉下去可不得了!”
如玉心中突突直跳,紧紧的抓着船舷,不敢再看那人,却能感觉那人灼灼的目光看过来。
也许是巧合吧?她心想。看来他也住在定州。
坐在船头的正是卫澹,这只船,自然也是他包的。
卫澹知道她已经认出了自己,不然怎会如此惊慌。他觉得她有些怕自己。
他的目光扫过她白皙小巧的耳朵,滑向优美弧度的脖颈,接着是圆润的肩头,饱满的胸脯,纤细的腰肢,那百褶裙下的双腿应该是修长而笔直的,不然走路时不会有那么美的体态。
52书库推荐浏览: 叶东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