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狱中双煎熬
谢枢陷害程九思一案, 经刑部核查,已然无可转圜。
刑部司主事尤秀, 负责审问当初弹劾程九思谋反的吏部尚书池良。
两人本是同窗, 不免有些感伤。
池良早知有今日,倒比尤秀自如得多。
尤秀循例问其是否诬陷, 受谁指使, 池良答得非常痛快,说谢枢指使, 我乃从犯。
尤秀又问你可知谢枢其他罪状,池良犹豫许久, 才答罪臣不知。
尤秀满目复杂, 微微叹气:
“我察觉谢枢异动, 给兵部上了三道奏疏,却没有一道被发往北漠,致使粮草大营被焚, 陛下遇刺……”
“这些,你知道吗?”
池良很想嘲笑他, 说这些我比你早知道,可我更知道没有一道奏疏能发往北漠,陛下有险, 还是我通过言贵妃传递的消息。
池良最终还是摇头,说罪臣不知。
尤秀便不再叹气,而是起身背对着他,嗓音里七分无奈, 三分不忍。
“池尚书,下官有权对你用刑。”
池良笑得很是不屑,仿佛他才是真正的赢家。
尤秀了解他,知道他这是有恃无恐,决定在用刑前,再相劝几句。
“谢枢锒铛入狱,谢氏逐一问罪,其门生故吏、师友亲故无一幸免,十三衙门都被清洗,谢党大势已去,你何必顽抗。”
池良闭了双眼,仰头轻舒口气,在这样的尤秀面前,终究泄露一丝无力感。
池良知道,他必须遭一回罪,等谢枢定罪,再作为污点证人戴罪立功。
他不能是谢枢谋逆的知情者,否则必遭连坐,无法东山再起。
陛下不会来指点池良什么,如果他不够聪明,也不懂忍耐,就没有留下的必要。
这就是一个卧底的悲哀,只能自救,不能求救。
尤秀用刑前,池良终究还是笑了他一声,说他当真酷吏。
尤秀没有亲自动手,依然背过身去,眼眶渐渐泛红,说不清是个什么滋味儿,真的不知如何帮他。
池良认了,得死,不认,早晚得死。
尤秀闭目许久,猝然喊停,让人给池良包扎,明日接着打。
尤秀最后看了一眼被打成血人的池良,想痛骂他几句,却只恨声低语,最终拂袖离去。
狱中对决,有昔日同窗,也有血脉至亲。
谢枢拒不认罪,陛下知道酷刑对他不管用,让尤秀例行讯问之后,饿了他几天,再派谢熠去审。
慕容彻把谢熠留在京城防范谢枢,可谢枢早有察觉,谢熠常劝他适可而止,叔侄俩已貌合神离。
池良获悉谢枢谋刺之事,不敢直接告知谢枢政敌言资,而是先通知谢熠,由谢熠转达,最后由言贵妃呈上。
谢熠心知谢枢必败,虽百般不忍,仍奉旨审问谢枢,以期减轻谢氏损失。
谢枢饿了好几天,正头晕眼花呢,就看见了谢熠,忙揉揉眼睛,暗道肯定饿出了幻觉。
谢熠也非常有趣,摘了自己的官帽,好让谢枢看清楚些,这到底是不是他亲侄子。
最终谢枢有些无奈地摇头,坐回自己的板凳,只等谢熠开口。
谢熠没有直入主题,先给他倒杯热茶,问了一个多年未解的问题:
“叔父您至今未娶,也无子嗣,何必这般兢兢业业呢?”
谢枢呷了口茶,刚想往后靠,才发觉靠无可靠,此时的冷板凳,早已不是从前的太师椅。
谢枢笑得有些凄凉:
“多年未娶,只是不想被人戳着脊梁骨骂,子嗣不是有你嘛。”
谢熠于是明白,谢枢始终介意那段依附女人的时光,宁愿放弃联姻,也要证明自己。
谢熠觉得他叔父可怜又可笑,明明在心里始终放不下一个人,偏偏要说成是自尊使然。
柳三汴曾反驳过这个观点,说你叔父是行业典范,是最负盛名的风月刀,怎么可能看不穿情|爱呢。
柳三汴非常有先见之明,说有朝一日你对上谢枢,找他心理防线的时候,可以先从十娘下手,再从你自己下手,他更看重你。
攻克心理防线,是密探的必修之课,无外乎从人的爱恨下手,曾是密探头子的谢枢,再熟悉不过这些。
攻克的过程,好比抽丝剥茧,很讲究一个次序。
一开始就接触到核心,反而会使人警惕,不如从浅处着手,层层深入,再一击致命。
谢熠决定最后相信柳三汴一次,因为她又给他戴高帽了。柳三汴忽悠他说——
“最后一把风月刀的折戟,可是你谢熠的使命。”
谢熠当时苦笑许久,现在回想起来,也依旧苦笑难止。
他与谢枢亲如父子,这样的使命,无异于酷刑。
谢枢见他不说话了,忍不住替他把话说了:
“你应该提一提襄城,说她待我多么真心,我为了权势辜负她,有多么不值,早该放下……”
谢熠摇头,说值得不值得,你自己最清楚,旁人无权置喙。
谢枢也摇头,边摇边笑,仿佛听到了什么好笑的笑话,他怒指谢熠,为谢熠的智商痛心疾首。
“你这个不成器的东西……多少年改不掉心软的老毛病!!”
作者有话要说: 比起襄城,谢枢更爱谢熠。
52书库推荐浏览: 九纵 女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