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琦没和他讲什么虚头巴脑的事,开门见山地问他官家有没有用点什么吃的。
这个问题可就难了,王雱给韩琦掰着手指数他们都吃了什么点心,数完了还偷偷摸摸地凑韩琦耳朵边说:“官家还吃得打了个嗝。”
见王雱一脸“皇帝也会打嗝哎,多稀奇啊”的表情,韩琦觉着自己下回还是别找这小子了,省得总手痒想打死他。这种事是能用来说悄悄话的吗?给别人看到了,还以为他们在密谋什么!
韩琦也拿没脸没皮的王雱没办法,只能问起他灾后重建工作搞得怎么样。
开封不少人的房子塌了,大雨来后又把很多人给淋得生病了,个个都怀疑是不是瘟疫蔓延到自己周围了。王雱带着人逐门逐户地安抚与做安排,百姓情绪已经稳定下来,暂且还没有出现大面积传染病的迹象。隔离区那边的情况也逐渐好转,已有得了病的人痊愈,患者们情绪良好。
韩琦听王雱这个干一线工作的人详细地备报完各方情况,心中稍安,让王雱继续忙活去。
王雱却赖着不走,他有件事得和韩琦商量,是关于建女子学校的事。一下子来个男女同校很多人可能接受不来,所以他的打算是先让女孩子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洛阳新校区那边他已经划分出女校区域了,还没对外开放,只准备找个好时机着手招收女学生。
女子学校的老师不好找,一下子全上男校那边的师资套餐好像不太适合,他想从宫中女官这边抠点人,还有太医局那边的女医也抠几个出来。
这事他已经和官家说过了,经他一番洗脑,官家觉得女孩子学点文墨、学点医术也不是什么坏事,点头表示乐见其成。宫中贵人需要女官和女医,难道民间就不需要了?肯定是需要的,只是她们享受不起而已。
王雱说通了官家,又来找韩琦商量,免得到时在韩琦这边卡住了。
王雱先给韩琦一些愚昧百姓重男轻女溺杀女婴的事。
韩琦自己搞过基层工作,自然知道王雱不是危言耸听,这种事确实是存在的。韩琦没急着表态,老神在在地听王雱接着忽悠。
王雱没办法,只能继续从重男轻女延伸开去,讲到女孩儿的好处与各种女孩儿能发光发热的行当。他觉着女孩子同样有聪慧的头脑,在许多领域有着男孩子难以比拟的天赋,就像男孩子一样,有的擅长算数,有的擅长读书,有的擅长格物,若是让女孩子全都拘在管家与女红这些事情上面未免太浪费了。
总之,我们应该给女孩子更多发挥天赋的机会,全面解放生产力,共同创造小康社会!夫妻同心,其利断金!全家动员,致富不难!
韩琦听王雱还喊起口号来了,一阵无语地瞅着他。
王雱小眼神儿满是殷切,还用起了在洛阳迎来送往时学来的怪口音:“您觉得咋样?您看这中不中啊?”
韩琦无奈地道:“中。问题就在于,你能不能劝说别人把自己女儿放出来去你说的‘女校’,以及各家小娘子们自己愿不愿意到你说的‘女校’去。你要是能劝好,自去做便是,你折腾的怪事儿又不是一件两件。”
作者有话要说:
王小雱:论脸皮厚,我可是专业的。
第一四一章 亲亲才好
王雱一次性打通两边关节, 愉快地跑回去开封府衙忙活了。
天气日渐晴朗, 消毒工作和重建工作都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王安石和司马光那边取得了禁军的配合, 举办了一场许多家属并不情愿参加的火化告别仪式,把原本停灵等着下葬的遗体一一火化。
这还是义海和尚那边带来一批僧人, 宣扬一番“火化免受万虫噬体之苦早登极乐西天”“高僧火化方得舍利子”之类的思想,才把许多怎么都不愿意将亲人遗体火化的百姓接受此事。
事实上这时候在佛教文化盛行的两浙地区, 许多百姓都会选择火葬, 佛寺之中也设有“化人亭”。为此朝廷诸官多有非议, 多次提议官家设法禁绝, 因为焚毁躯体这种极其残忍的做法是不被儒家学者接受的,觉得极其残忍, 极其不体面。
王安石解决了这事,亲自去见了暂时与他们一起留在隔离区内的义海和尚, 当面向他致谢。
义海和尚并不居功, 悯然道:“我佛慈悲。”
王安石与司马光这边解决了遗体之事,松了口气, 开始齐心协力将隔离区内的各项事务收尾。
这时候他们组织百姓举行火葬仪式的事也传到了外头。
台谏诸官耳闻此事,顿觉王安石和司马光身为饱读圣贤书的朝廷命官,竟公然提倡火葬,这怎么使得!祖宗礼法不要了吗?文人体面不要了吗?这被实施火葬的人之中, 还有一些染病身亡的读书人呢!
台谏两边撸起袖子准备参一本, 但御史中丞韩绛没参与。韩绛乃是韩宗师的父亲,对韩宗师的同窗王小状元了解得很,韩宗师这人有点迂, 还不爱说话,回到家聊得多的便是他这个同窗。后来韩绛的差遣转到御史台那边,很快得知了王小状元的那些光辉事迹。
韩绛觉着这事还是再看看比较好,免得喷了人家爹,王小状元又跳出来说话。上次王安石被顺嘴喷了一句,那位王小状元随手就甩出了《鄞县经验》和《青州经验》,那可是现在地方官的必读教材啊!
52书库推荐浏览: 春溪笛晓 爽文 穿越重生言情 甜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