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琳琳在旁边愣怔地看着自家丈夫的动作,对他翻个白眼,“你个缺心眼的。”
胡琳琳:丈夫太傻怎么破……
然后,象征性的蒸点馒头,今年收的黄豆不多,稍微做了点豆腐,然后用红薯做了红薯粉。
从后沟摸的鸡蛋,在准备上两只鸡,大锅炖上几小时,放凉后就冻成了固体状,只等过年那几天热一下就能吃。
购买年货的事由李红芳同志全权负责,今年手里有钱,她直接买了不少红白纸,红纸写对联,白纸糊窗户,多出来的裁成本子,窗花都能用。鞭炮也没少买,大大小小买了十挂呢。
日子临近年三十,家家户户都大方了起来,架起来油锅开始炸制年货。
豆腐,酥肉,鸡蛋,红薯,肉丸子,下锅一滚,出来都成了金黄色,然后开始炸制重头戏小麻花。
小麻花是他们这过年必不可少的一样主食,早早发上面,等面上都是蜂窝状的小洞后,加上鸡蛋、糖,柿子等材料,编成漂亮的小花状,炸出来后外酥里软。
当然炸制这些东西之前要先把小豆丁们赶出家门,炸这些东西的时候不能咋咋呼呼的,不能乱说话,说个“完”字要赶走来年的福气的。
等孩子们回来也看不到这些炸的香喷喷的麻花,大人们早把那些东西串起来,吊到屋顶上去了。
偶尔有孩子发现,好吃的白面小麻花高高挂在屋顶,只能抬头看着流口水解馋。不是家人舍不得让孩子吃,实在是家里白面太少了,只能炸那么一点,过年那几天要用的。
第36章 第36章
年三十这天,大家早早起来吃了早饭,李红芳带着儿媳妇们饭后就为包饺子做准备,和面的和面,剁肉馅的,剥葱的,煮干菜的,没一个闲的。
邢岳梅拿抹布把家里的桌子又都擦了一遍,就叫上栓子帮她贴对联。对联是李红芳买回来的红纸,自家裁成合适的大小后,让村子里的老人帮忙写的。老人写得字多好不见得,但是人家都是有几十年经验的老手,至少大小一样,有的还能表现出自己的风格,额,就是写出来的字让人认不得。
两人贴好对联后,李红芳她们已经准备包饺子了。
邢岳梅洗洗手就进来厨房,她可是包饺子能手,这活少了她可不行。邢岳梅拿起嫂子刚擀成的饺子皮,一添馅,双手一挤一个圆滚滚的饺子就出来了。
“小妹,你这包饺子的速度更快了啊。”胡琳琳擀起饺子皮又快又薄,这几年过年她都只擀饺子皮。
“所以三嫂你要快点擀啊,要是你擀得没有我包得快就闹笑话了。”邢岳梅挑眉看着三嫂,手下不停又拿起一张饺子皮三秒一个饺子出炉。
“那我可不能让你笑我,来看看,到底是你包得快还是我擀得快,嫂子们,别插手,我擀得皮都给岳梅包。”胡琳琳笑闹着加快擀皮的动作。
“你呀多大啦,怎么还跟小孩子一样,争强好胜的。”大嫂韩素红也是负责擀皮的,听到胡琳琳的话打趣道。
“我可比我家那口子小两岁呢,你先看看他再说我吧。”胡琳琳憋着劲的擀皮,还是腾出嘴来回答大嫂。
韩素红想到三弟干的那些事,噎了一下,得了,老三一家都是小孩子性子。
所以有个蠢点的丈夫还是有点用的,至少这时候可以拿出来做挡箭牌。
本来预计十点能包好饺子的,由于邢岳梅和胡琳琳姑嫂两人太给力,承担了大半的任务,所以九点半就包好了。
“这可好了,以后这过年的饺子你们两直接包圆了得了,我们这些打酱油的省得受累了。”李红芳看看时辰还早,但是今天午饭许早不许晚,她就看看水锅沸腾了,就把饺子下锅了。
“别呀,娘我的手都快累死了。”邢岳梅揉揉酸疼的手腕,委屈地看着自家娘。
三十这天饭后是扫墓的时间,出锅的前四个饺子是给先辈的贡品,饺子一熟先拿碗盛出来需要用到的饺子放到一边晾凉。剩下的饺子一人吃上一大碗,赶着吃完去扫墓呢,去得越早越好。
都吃完饭后家里的男丁,包括最小的小蛋,都要去给先人扫墓。一群人提上贡品去他二叔家,叫上二叔一起去。
小朋友们可兴奋了,他们这边过年不兴打孩子的,熊孩子终于有机会当着大人面随便作,一路上疯的不行。
小华小盆友更是作天作地恨不得把他太爷爷的墓顶给掀喽,还是被他爹邢岳伍拎着耳朵拎下来的。所以说不打熊孩子真不行,邢岳伍恨不得每天都是教训熊孩子日,让这几个臭小子都皮绷紧点。
一群人回到家的时候,才中午十一点,各家出门串门的,挂纸灯笼的,忙了十来天终于能闲一闲了。
到晚上,做上足足两大锅饭,每个人都得敞开肚子的吃,要是谁今年最后一顿吃不饱,来年一年都吃不好,这一顿决不能吃完,放一碗剩饭到灶头,得个连年有余的好兆头。
这年头也没什么娱乐项目,就是坐在炕头唠嗑,长辈还会拿两双筷子请请筷子神,需要两人每手各拿一只筷子,筷子一端相抵,两手之间相隔二十厘米左右。
李红芳和邢岳梅相对坐着,两人手拿筷子,筷子一端相抵,两人不用多少力气只是保持自己手中的两只筷子平行。
52书库推荐浏览: 方圜一里 年代文 穿越重生言情 系统 甜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