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为下堂妻_秋李子【完结】(36)

阅读记录

  第 44 章

  这个,观保看向刘如蕴,眼里的神色刘如蕴看不懂,沉默了许久,刘如蕴感觉到身上有些寒冷,才听到观保叙叙的道:“姑姑,男女分别,从古至今,内外之分,也早有定论,姑姑为何这样问?”听到回答不出自己所料,刘如蕴深深的叹了口气:“观保,你不也一样,和世间男子并无分别。”

  观保听到刘如蕴这样说,往前走了几步,拉住了刘如蕴的胳膊:“姑姑,侄儿只可担保,此生身不二色。”观保的力气有些大,刘如蕴却觉不出胳膊很疼,看着观保的脸,眼神里有些难过,观保不明白,加重了语气:“姑姑,侄儿以为,身不二色就是对妻子最大的敬重。”

  刘如蕴听到他语气里的心不甘qíng不愿,长叹一声,再没有说话,观保讪讪的放下手,刘如蕴已经抬头:“观保,时辰快到了,回去簪花披红吧,你这样跑出来,只怕丫鬟会着急。”观保有些烦躁,还打算说什么,刘如蕴已经推着他往新房的方向走,观保不肯走:“姑姑,难道这样姑姑还不满意吗?”

  刘如蕴的手抖了起来,她看着自己这个宠爱无比的侄子,声音里含有寒意:“观保,姑姑只是想,你能把燕娥当妻子,不是旁的。”把燕娥当妻子?观保的眉头皱了起来,娶了进来,敬重她,身不二色,不就是把她当妻子吗?

  刘如蕴看见侄子这样,伸手出去替他整理下衣裳:“观保,燕娥是个好姑娘,你要好好待她。”观保刚要说话,刘如蕴止住他:“观保,姑姑现在说的,你不会明白,但是姑姑想总有一天你会对姑姑说,是真正的喜欢燕娥,不是因为她是你的妻子,而是因为,她值得你喜欢。”观保听的有些糊涂,刘如蕴轻轻的推他走,已有丫鬟出来寻了,看见观保和刘如蕴在一起,不敢上前催,只是上前行了一礼,立在一旁。

  刘如蕴轻轻擦掉眼边不知什么时候出来的泪水,笑着对观保道:“你快些走吧。“观保退了几步,似下定决心一样,大踏步转身走了。

  丫鬟见了,急忙跟了上去。刘如蕴看着天空,此时天色已经渐渐暗了下来,看着天边变幻的彩霞,刘如蕴的泪又要往下落,天下男子,都是如此,如此的理所应当,自己所为,究竟是对是错,顿时觉得糊涂起来,值得吗?到底有什么值得吗?顺其自然,不也能一生顺遂,人人称赞,认命,认命。

  刘如蕴觉得一阵晕眩,忙扶住旁边的假山石要定一定。 身后传来一声叹息:“原来刘姑娘心中所想,竟如此的。”刘如蕴没想到身后有人,转身去看,背后的竟是王二爷,他面色有些发红,看来是喝了几杯酒。此时还紧皱着眉头,想搜寻个什么样的词来形容。

  刘如蕴不由有些恼怒,偷听也罢了,这偷听完了,还出来说就实在是。王二爷已经走上前来,看着刘如蕴,刘如蕴此时心中的怒火越发大了,冷声哼道:“离经叛道,不识好歹,还有什么?水xing杨花?”

  王二爷大笑出声:“水xing杨花?刘姑娘,此时可否说你是口不择言。”刘如蕴脸一红,水xing杨花这话可不是什么好话,怎么方才说了出来。王二爷不由又上前一步,刘如蕴后退一步站定行礼下去:“王二爷,男女有别,小妇人先告辞了。”

  说着转身就要走,王二爷上前一步,伸手去拉她的袖子:“我该怎么称呼你,是刘三姑娘,还是潘大奶奶?”刘如蕴袖子被他扯住,已经十分恼怒,又听到他这样问,更加火大,把袖子紧紧扯下来:“王二爷,还请自重。”

  说完就怒气冲冲的走了,王二爷并没有跟上去,只是看着她的背影,这个小女子,甚是有趣。“舅兄,你?”背后传来迟疑的问话声,都不用回头,王二爷就知道身后的人是潘大爷,笑着转身:“妹夫可有什么事?”

  潘大爷迟疑了一下,终于还是问了出来:“舅兄对她?”这个她就是刘如蕴了,王二爷手一摊:“她?妹夫,她已下堂自去,与你各自不相关,难道你还对她有什么想头?”潘大爷被问住了,脸色红了又红,王二爷回头望去,刘如蕴的身影早已消失不见,王二爷又望眼潘大爷,见他还是一副怅然若失的样子,上前拍一拍他的肩:“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潘大爷不由拉住王二爷:“舅兄,初时我也不想的。”王二爷挑高一边的眉头,潘大爷的手又颓然放下:“令妹甚好,若不是这样,我也不会有了令妹。”王二爷哈哈笑出声,拍着他的肩道:“这是实话,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潘大爷也跟着呵呵一笑,嘴里小声嘟囔了一句,潘大爷还当自己说的,王二爷听不到,王二爷的眼光凛了一下,微叹一声,再没说话,潘大爷的话王二爷其实听的清清楚楚,只可惜缺了点才学。

  刘如蕴双颊都是红的,又在园子里胡乱逛了一会,等到面上神色复了正常,这才回到待客的花厅,此时酒席已经开了,望见她来,刘大奶奶迎上去嗔怪的说:“你去哪里了?怎么这么久?”

  刘如蕴掩饰的笑笑:“嫂子这里的园子又添了许多景致,一时看的忘了,直到看到掌上灯,才想起来。”说着回到位子上坐下。

  刘如蕴的位子,紧邻着珠儿,珠儿今日是送亲来的,打扮的喜气洋洋,头上也是首饰辉煌,就算有几个太太奶奶小声嘀咕,这刘家,把个丫鬟出身的请在上席,却也只是小声嘀咕而已,文聚楼书坊的生意正好,吴奶奶也去赴过几次宴席的,世人都是势力的,不过私下议论罢了。

  见到刘如蕴过来,珠儿忙起身接住她:“姐姐方才去哪里了?我送亲过来,酒席上不见姐姐。”刘如蕴淡淡一笑:“你也知道,我喜欢这些景致,去游赏了一会。”

  珠儿哦了一声,旁边有个太太已经笑道:“这位奶奶面生的很,想来就是吴奶奶的表嫂,这里刘家的侄女了吧?”刘如蕴侧头去看,也是个陌生的太太,这个席面,都是近亲,刘如蕴不知道这是谁,笑着问道:“不知这位怎么称呼?”

  太太掩嘴笑道:“刘家姑娘,你定是不认得我,我却是这里二姑爷的姑母,嫁到南京已经二十来年了,夫家姓赵。”二姑爷的姑母,刘如蕴想了许久,才把这个理清楚,原来是二姐婆家的姑母,忙笑着道:“原来是赵太太,从前从没见过,失礼了。”

  赵太太笑一笑:“这不算什么。”戏台上此时正在唱戏,唱的是寒窑记,王宝钏苦守寒窑十八载,到头来不过是做了三天的娘娘,刘如蕴的唇边露出一丝苦笑,祖祖辈辈,都是这样过来的,这句话又回dàng在刘如蕴耳边,她的胸口开始疼了起来,没用的,什么都没用的,这个天下,是没有女子的活路的。

  刘如蕴用手抓住胸口,想站起来,珠儿察觉到了,小声的问:“姐姐,你怎么了?”刘如蕴这才想起是在酒席上,忙摇一摇头:“没事的。”珠儿见她脸色如平常一样,这才安心下来,继续去台上看戏。

  台上换了戏,是琵琶记,看到赵五娘对公婆如此孝顺,赵太太握了握刘如蕴的手,叹道:“我那个侄媳妇,正是比这戏文上唱的还贤淑。”何奶奶的贤淑,是出了名的,刘如蕴笑笑,赵太太想是多用了几杯酒,话有些多,见刘如蕴肯听她说话,笑着说:“只是听说这里太太的三姑娘,可没有我侄媳妇这么贤淑。”

  这里太太的三姑娘,珠儿一怔,这不就是自己姐姐吗?刚要开口说话,已经听到刘如蕴在问:“三姐姐我许久都没见了,不知道出什么事?”

  赵太太看一眼上面坐着的刘太太,小声的说:“刘姑娘你想是嫁在外面时日长了,不知道你那个三姐姐,好好的竟要下堂求去,松江潘家是什么样的人家,多少女子做妾都想进去,你瞧瞧对面那个,就是潘家新娶的,连儿子都生了,多么大的福气让别人享去了。”

  一说起是非,自然有人想听,旁边席面上有人自然也凑了过来,顾不得这还是在刘家,你一言我一语小声的把刘如蕴的事说出,话里话外,口口声声就是刘如蕴不识好歹,男子家娶妾是常事,有什么容不下的。

  讲的起劲时候,还有人嘴一撇:“听的那不识好歹之人,离开松江就不见了。”珠儿在旁听的发急,连连扯住刘如蕴的袖子,刘如蕴却理也不理她,脸上依旧挂着浅浅的笑在听,一副听的很入迷的样子,就算听到她们口口声声说着自己的坏话,脸色都没变一下。珠儿在旁看着,更是急的似热锅上的蚂蚁一般。

  偏生旁边还有个太太道:“哼,那样的女人,定是没脸出来见人,死了最好,省得给父母丢脸。”珠儿不由有些恼怒,站起身道:“这是什么地方,怎么在讲这些捕风捉影的话。”珠儿这一开口,众人脸色不由变一变,赵太太看着旁边一直没什么动静的刘如蕴,想起方才自己说的那些话,渐渐觉得不对,怎么说这都是被说的人的堂妹,忙咳嗽一声:“我们不过说些闲话,还是看戏看戏。”

  说着赵太太把珠儿拉了坐下:“吴奶奶,快些坐下吧。”还有一两个没散的看见珠儿这样,小声说了一句:“这丫头出身的,就是上不了台面。”刘如蕴喝下一杯酒,看着那说话的人,这才开口说话:“丫头出身的又如何,总比你们在这里闲嚼舌头的好。”见她突然变脸,周围都鸦雀无声了。

  珠儿听到刘如蕴说话,扯了扯刘如蕴的袖子:“姐姐,没什么的,我没事。”赵太太用帕子点一点唇角,笑道:“刘姑娘,我们也知道,刘三姑娘那样做,你既是她的姐妹,定是为她心疼,不过她的终局,我们都没见过,只是猜测而已,刘姑娘你别生气了。”

  有人连声附和:“就是就是,今日是什么日子?刘家的好日子,这些还是别说了。”刘如蕴抬头去看说话的人,眼波流转:“是吗?若不是好日子,你们就讲个不休吗?”这个,众太太们都愣住了,珠儿忙出面打圆场:“好了,各位还是归座吧。”

  赵太太也笑着道:“这台上的戏真好,还是看戏吧。”各人散去,各自归座,珠儿等她们走了,这才替刘如蕴擦一擦脸,理一理头发,见刘如蕴喝的满脸绯红,双眼迷离,心里叹息。小声的道:“姐姐,你是不是醉了?要不要我们先告辞。”

  刘如蕴呆立了半响,才长长叹了一声,刘大奶奶也看到方才的骚动,急忙走了过来,见刘如蕴只是呆坐在那里,还当她喝醉了,急忙对刘如蕴道:“小姑,你是不是醉了,我命人扶你进去歇息可好。”

52书库推荐浏览: 秋李子 古代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