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时祄不出宫门都能猜到百姓们听完这个故事会是什麽反应。
现下京城百姓肯定在大叹他们是一对情投意合、互相体贴,但因现实缘故不能成就一段美满姻缘的苦命鸳鸯!
孟时祄叹着气在东配殿里转了几个来回,而後又定住心,想了想,夕瑶这麽做该是想用京中百姓的呼声对他施压,那他扛住压力、绝不松口娶她就是了。他不答应,父皇绝不会下旨,百姓的呼声再高也没用。
於是他就这麽冷着这件事,不理会故事在京中传得有多广,也不在意入宫的宗亲们好不好奇,任凭旁观者对他们的故事感动落泪。
与此相关的事他只做了一件,便是将京中尚未娶妻的年轻男子列了个单子,又择了几个自己清楚品性的出来,最後揣摩夕瑶的喜好,圈定了几个。
之後他去求了父亲,央他写道圣旨,若夕瑶始终不肯退让,万不得已之下,他就把这道圣旨拿出来,直接将她嫁了。
她会很生气、会不喜欢,但也总比嫁给他强。
不论怎麽样,凭她的出身,饶是她再不喜欢,夫家也会好好待她一辈子,怎麽说也比嫁给他然後守寡来得强。再说了,还有句话叫日久生情呢,如果她因此怪他,那就由着她恨他一辈子好了。
皇帝听完他的恳求之後沉默了一会儿,叹息道:「真要如此?谢家教出的女儿,大多都是很好的。」
「正因很好,所以不想误她。」孟时祄这样道。
清苑,夕瑶养好病後琢磨着给姑父姑母当一天的「丫鬟」,因为她觉得自己这阵子给他们添的麻烦实在是太多了。
尤其在故事传开後,父亲几乎日日上门想拎她回去,回回都是姑父在前头跟父亲耗着,怪不好意思的,而且……她之後还得再给他们添个有点大的麻烦!
是以玉引傻看着夕瑶一大早就过来服侍她更衣盥洗,用过早膳又去给明婧讲功课,待得孟君淮忙完事情过来用午膳时,她还亲手端茶送水……
玉引本来就担心她因为情事不顺憋出病来,一见她反常就很紧张。於是在夕瑶抢在琥珀之前去备膳後漱口的清茶时,她拽了拽孟君淮,「夕瑶怎麽回事?」
孟君淮正伸筷子夹冬笋,眼也没抬,「孩子懂事,挺好的。」
「什麽挺好,你别心这麽大!」玉引瞪他,「你从前见过她这样吗?我觉得不太对劲啊!」
「那你去问问。」
「问了会不会让她更难过?」玉引有点犹豫。
第三章
孟君淮就笑她,「不问你再担心也没用啊。」
然後两人相视一望,同时心念一动,齐刷刷地一起看向明婧。
正在喝汤的明婧感受到父母的视线,往後缩了缩,「不要看我……我最近都替你们问过很多次话了。」
她好委屈,她觉得父王母妃就是欺负她是小孩子,有时他们有不方便说的话就都示意她去说。再往前算,她记得小时候还有一回,母妃让她在奶奶那里装哭,目的是让父王赶紧出来办什麽正事。
哥哥姊姊们都不用做这种事情啊,明婧觉得很不公平!
「明婧啊……」孟君淮挂着一脸微笑摸了摸女儿的头,「不问也行,那你看这样好不好,午睡之後你拉着你表姊找哥哥们玩去。」让她散散心,心情应该会好些。
「嗯……好吧。」明婧稍稍迟疑了一下就点头答应了下来,又问他,「那我们出府玩可以吗?」
「行啊,带齐了人就行,别出事。」孟君淮说着就叫人来替他们安排好。
明婧愉快地夹了一块桂花糯米藕喂给父王以示感谢,玉引和孟君淮同时挑了挑眉,觉得这小人精一年比一年精。
结果连这个小人精都没能把夕瑶拖出去玩,玉引午睡醒来一下榻就看到她在旁边等着。
问她为什麽没出去玩?她说她不想去。
那明婧他们呢?他们全都抓住机会,开开心心出去玩了。
孟君淮扶了下额头。
玉引坐到妆台前,见夕瑶过来要给她梳头就挡了她,转过身握住夕瑶的手,「跟姑母直说,到底怎麽了?心里不痛快你还是出去玩为好,别找活干。」
「……没有。」夕瑶诚恳地道:「现下的事情都是按照我预想的来的,真的没有什麽不痛快。」
玉引就又说:「那你若还有什麽事要我们帮忙,也直说。」
「嗯……」夕瑶踌躇了一下,觉得现在就直说了也好,於是她噙笑向玉引道:「姑母,您帮我给华灵庵的师太们牵个线呗?」
「啊!」玉引一吓,「你要干什麽?」
於是,扛住了百姓呼声的孟时祄怎麽也没想到会冷不防地听说谢夕瑶要出家。
这消息来得猝不及防,而且十分详细,哪一天、什麽时辰去华灵庵剃度受戒都说清楚了。
他掐指一算……这不就是明天吗?这姑娘不能嫁他就索性遁入空门?
孟时祄不得不承认他确实摸不准谢夕瑶的路数,也摸不清她到底对自己有多狠,不清楚这到底是在诈他,还是真的将心一横要出家,是以他能做的,只能是第二天亲自赶去华灵庵见她一面。
当然,他会带着那道圣旨去,如果她非出家不可,他只好这样将她嫁了,心想着,她总不能抗旨吧。
翌日,华灵庵显得格外肃穆,逸亲王府派人将整个华灵庵都围了起来,闲杂人等不得入内。
52书库推荐浏览: 白糖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