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升级路_阿极要变白【完结+番外】(386)

阅读记录

  康熙的心理云瑶并不是十分清楚,但云瑶却沉浸在十分高兴的氛围之中,因为云瑶知道,被康熙选中做满人的标杆,这其中的利益对于凌泰来说是非常巨大的,而且也不用担心有什么风险,毕竟云瑶知道的历史就说明过最后胜利的是康熙,那么跟着康熙走的凌泰,也能收获不少东西。

  可以说,康熙对于凌泰的塑造,不亚于现代的造星行动,云瑶对此也是乐见其成,只是担心凌泰会因此压力太大罢了!

  想明白这些,云瑶就没有什么顾忌的了,这件事其实对凌泰百利而无一害。

  云瑶甚至想到了几年后,在削藩的过程中,肯定有不少满人子弟要参军,云瑶不是反对凌泰去为此博取功劳,上辈子凌泰参军之后,虽然没有受什么伤,但因为他的上司是一个贪婪之辈,把凌泰的功劳都给吞没了,虽然凌泰无恙,可是凌泰也因此性子有些消沉,对于科举也没了心气。

  而这一世,云瑶可不敢赌凌泰不受伤的可能,毕竟这一世连她都早早地进宫了,若是有人想要以凌泰为突破口,对她造成一定的打击,那云瑶可就要哭死了!因此若是凌泰只是一个白身,那他在战场上很容易被人当做炮灰。

  若是凌泰在这之前就入了康熙的眼,凌泰以科举进入官场之后,那在战场上凌泰受到的威胁就小的多。云瑶也能放心不少。

  就好像是纳兰容若一样,在三藩期间乃是康熙身边的侍卫,因为跟着康熙,虽然不一定能立什么功劳,但起码安全有保证。

  第二百六十七章 官学始末

  康熙在说完这个之后,忽然对云瑶说道:“爱妃可记得前阵子,爱妃对朕说过的建立官学的事情?”

  云瑶闻言一怔,似是没有想到。

  而康熙见了云瑶这幅表现,以为云瑶已经忘了,便提醒道:“那日朕给爱妃说凌泰考中府试之事,爱妃提过一句这个。”

  云瑶恍然大悟,然后问道:“皇上说的是那个,臣妾只是随口一说,皇上怎么还记得?”

  康熙闻言笑道:“爱妃随口一说,倒是解决了朕的大难题!”

  康熙的话这次真让云瑶有些摸不着头脑,当时她对康熙说这个只是为了试探一下,康熙对她插手朝政的容忍度,后来的事也表明,康熙对她并没有什么警戒之心,云瑶对此也挺高兴的。但是云瑶可没有想过康熙真的会赞同这个建议。

  康熙见云瑶表情真的什么都不知道,心中莫名的松了口气,继而又对云瑶说道:“爱妃不知,朕本来就担心满人在不打仗之后以何为生,爱妃那天说的话给了朕一个提醒,朕倒也可以建立一个专门为满人设立的官学。

  毕竟国子监的人大都是汉人,对于满人的教育向来是不怎么上心,而满人也对读书之事也没有什么向往之心,若非是天资聪颖者,比如容若,才能赢得国子监的老师青睐,其他的人在国子监就是混日子罢了!

  而这个官学的课程设置与国子监一样,朕就不信,咱们满人学起来就比汉人差!等到科举考试的时候,满人的成绩会一点儿都没有提高?”

  云瑶闻言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康熙的设想似乎与她心里的想法差了很多。不过云瑶也不敢多说,省得让康熙反感。

  而康熙说的滔滔不绝,但也注意到了云瑶脸上的犹疑之色,便有些好奇的问道:“爱妃可是有什么想要说的?”

  云瑶犹豫的说道:“请皇上恕臣妾冒犯之罪,国子监的课程臣妾也听说过,咱们满人毕竟是从马背上长大的,对于汉学了解不深,难免也有轻视之心,若是只为了科举考试,是否有些本末倒置了!那到时候学子们也不是一心向学,岂不有违皇上的本意?”

  云瑶见康熙表情没有什么变化,就继续说道:“臣妾在家中时,就听说过凌泰在国子监的多半学四书五经之类的,这些凌泰大都学过,在国子监也就是混日子罢了,凌泰早在几年前,就大幅度缩小了在国子监的时间,回家学习骑射,满蒙语言等,还要随阿玛和舅舅一同处置一些官场上的事,以增长见识。”

  康熙听了云瑶的话之后,也兀自思考起来。一时间屋里陷入了一片沉静的气氛当中。

  康熙想了好半晌才道:“爱妃说的也有理,若是让满洲子弟们都学汉人整日坐在书房念书,也不现实。”

  就连云瑶家里这种类似于书香世家的构成都对国子监的课程不太上心,那其他压根就不用想,如今还有不少满人不认识汉字,还以此为荣,这些人若是知道康熙设立这样的官学,那到时候还不得闹翻了天?

  云瑶见康熙苦思冥想的样子,转了转眼珠子,担心康熙想下去会引火烧身,连忙把这个锅扔到别人头上。

  “皇上,您不如将这件事放在朝堂上讨论,朝廷重臣们总比臣妾这个后宫女子懂得多,刚才臣妾说的也不见得是对的,您问臣妾就是缘木求鱼了!”

  康熙听见这个,眉头松了开来,笑道:“爱妃说的是,朕确实该问问朝堂上的重臣,不过爱妃的话对朕也并非无用,爱妃也不必妄自菲薄。”

  云瑶见此倒也没有接话,这种事情对于云瑶一个后妃来说,忌讳有很多,云瑶也不想让自己好不容易在康熙心里建立的形象破碎,因此只能不做声。

  康熙说完这些烦心事之后,也没有再和云瑶说这些,反而与云瑶说起了家常话,没有再提起之前的事情。

52书库推荐浏览: 阿极要变白 清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