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庑阔大、高柱轩梁,朱红椅案与黑色廊柱交织,肃穆而又庄严。
陈滢立在堂下最边缘,望向堂前端坐的数人。
这几人皆身着大红官服,其中两个陈滢都认识,一个是坐在左首的刑部侍郎曹子廉,另一个,则是大理寺卿徐元鲁。
前者曾出现在兴济伯府沉尸案现场,至于后者,陈滢前几日在西客院儿中才见过,又曾听裴恕介绍,印象很深刻。
此刻,徐元鲁居中而坐,曹子廉居左,而在右侧,则坐着一个年约六旬、样貌刻板的男子。
陈滢知道,这一位,便是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无咎。
三法司会审,是以都察院、大理寺与刑部各出侍郎以上官员,联合审案的一种形式。
换言之,眼前三位,皆是三品高官。
便在陈滢观察他们之时,这三人正在低声交谈,神情严肃,偶尔一两道眼风扫来,意味不明。
元嘉帝来得比陈滢想得要早些,她才坐下没多久,皇帝依仗便到了。
虽然已经极尽简单,但皇帝出行,那一整套过程还是相当繁琐的。
好容易走完这套程序,在大堂的左侧、三位官员的背后,便架起了一道精美的四扇屏风。
元嘉帝坐在屏风后,两旁近卫分列。
即便是皇帝驾临,也不能太过干预案件的审理。对于这样的安排,陈滢是如此理解的。
至此,诸事已毕,徐元鲁简短地说了两句开场白,便肃声宣布:“将人犯紫绮带上来。”
不一时,门外响起脚步声,紫绮被两名女吏押进正堂。
数日未见,她消瘦了许多,两眼凹陷、颧骨耸立,嘴唇上干裂起皮,皮肤毫无光泽,形容憔悴。
因罪名尚未敲定,此案又很重大,故她并未戴刑具,被两女吏押到堂前后,便正面朝前跪了下来。
在这整个过程中,紫绮不曾往别处望过一眼,跪下后,两眼便直直地盯着地面,听凭徐元鲁宣读罪状,神情木然。
第339章 何为辩护
紫绮的罪状很短,没多久便念完了。
毕竟,这案子表面证据很充分,紫绮就是第一嫌疑人,如果没有足够的证据反证,她就会被定罪为凶手。
“紫绮,你可认罪?”念罢罪状,徐元鲁目视紫绮,沉声问道。
紫绮的身子动了一下,似是想要抬头,却被一名女吏大力按下。
“公堂之上,不得无礼!”那女吏低喝。
紫绮在这声音里颤抖起来,头被她按得紧贴于地,口中发出含混不清的声音:“启禀大人,民女……民女……冤枉,民女没有……没有杀人……”
一直紧张立于堂下的陈滢,长长地松了口气。
事实上,即便紫绮认罪,讼师亦可以当堂为之申辩,只是要多废些口舌。
如今,紫绮并不曾认罪,这自然更好。
接下来,便轮到陈滢出场了。
她上前两步,高举手中御赐金牌,平静的声音有若水波,缓缓流向众人耳畔:“民女盛京府陈氏长女,以御赐神探之名,暂代讼师之职,愿当堂为紫绮辩护。”
她转换了称呼,没有以国公府三女自称。
因为,如今的她,已然不能再于国公府诸女中序齿了。
就在两天前,国公府分宗事毕,他们一家如约搬离,住进了位于杨树胡同的一幢三进宅子。
杨树胡同地处城南,居民多为富人商贾、低等官员,比起城东贵族高官的聚集地,繁华处倒也有的一比,但地位上的落差,却是多少繁华都弥补不来的。
盛京府陈劭与李氏膝下嫡长女,便是陈滢如今的身份。
一介平民而已。
从今往后,陈劭一家,与国公府再无瓜葛。
公堂上下一片安静。
徐、曹、赵三位大人,皆是毫不动容。
这是预料中之事,元嘉帝早前就提过了,且朝堂中亦有动向,成国公府——大楚朝最顶级的国公府,很快会降等为侯爵府,而那幢五进五路的大院儿,陈家人也住不了多久了。
细论起来,国公爷陈辅还算有几分运气,轻轻松松就混过了这等泼天大祸,拿一个降等的爵位,换来圣上的既往不咎,委实划算。
高坐的三人,尽皆垂目看向陈滢。
陈滢立于堂下,身姿挺拔,昂然不跪。
尽管只是一介平民,但她手中的金牌,却是实打实的御赐。
有了这块金牌,她就可以与那些有功名的男子一般,站着说话。
“所谓辩护,是为何解?”最先开口的,是御史赵无咎。
说话时,他并未去看陈滢,满是皱纹的脸上亦无表情,眼神淡然,好似在对着空气发问。
陈滢往前踏了一步,语声平缓:“辩护之辩,为辩解、辩白、辨析之意,意在举证列据,公示于众;辩护之护,则为保护、庇护之意,意为保护、庇护无罪之人,为他们洗清冤屈,还真相于天下。”
“哦?”曹子廉当即挑起了眉,根本没有给陈滢喘息之机,飞快诘问:“陈大姑娘这意思是,本官等冤枉了紫绮?”
不待陈滢回话,他蓦地面色一寒,冷冷道:“陈大姑娘,此处乃是三司会审之公堂,一介平民女子、一句轻轻巧巧的冤屈,就妄想着翻案么?”
52书库推荐浏览: 姚霁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