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天亮,那大太阳高高地挂着,地面干得风一吹就飞起半人高的灰,根本就不像要变天下雨的样子。
这又叫许多人疑心,怕不是昨晚那一声雷,竟是个梦?
自然,也不免有那好事者,借机说些怪力乱神的浑话,什么渡劫啦、飞升啦之类的,转过天去,无人再提。
“这火药……炸一回就够了?”立在小行山脚下,仰望着半山腰招展的御林军旗,裴恕单手扶剑,眸光冷湛。
何廷正上前一步,叉手道:“启禀大人,太子特使胡大人报说,这密道仅入口狭窄,内里地步颇宽,可容成年男子通行,只把洞口炸上一回,便足够了。”
“走。”裴恕一挥手,当先踏上山道。
何廷正、郎廷玉各领一支裴家军,排开燕尾阵,紧随而上。
他们此次来小行山,是要将康王留下的那条密道,整体填埋。
这是久存于元嘉帝心中之念。
说起来,这密道就挖在京郊,离皇城也就半日之程,元嘉帝那颗龙心再宽,也不免膈应得慌。
数日前,天子终是颁下口谕,着太子殿下与裴恕协同处置此事,务要于中秋节前,将这条密道给堵严实了,顺便解除小行山围场的封锁。
自即日起,小行山围场,将正式废弃。
元嘉帝本就嫌它碍眼,深觉有此围场在,便教皇室子弟有了以行猎为名呼喝坊市、打马街衢、惊拢百姓之理由,简直百无益处,如今恰好光明正大地将之废除。
“没了这围场,朕每年还能省下万把银子,多开几个皇家旅店也是好的。”说这话时,元嘉帝一副踌躇满志的模样,负手立在那御书房中,不似一朝之君,倒与那锱铢必较的商人像了个十足。
有传言道,皇家旅店正打算开去周遭行省,据说,颇赚钱。
又有传言,几个皇家开设的作坊,做出了好些新鲜物件儿。因这些皆于皇家专利局做过专利申请,至少盛京城内,无人敢于仿制,是以生意兴隆,预计到明年开春,国库就能添上些许进项。
手头宽裕、前景堪喜,元嘉帝最近心情甚好,连着几个大朝会,皆是笑眯眯地,便有那刺头儿御史犯颜直谏,他老人家也未动怒,可见是真高兴。
而自领命后,太子殿下即于武德、龙骧、豹韬、飞熊四卫中,暂擢武德卫统领胡宗瀚为特使,全权代行太子之职,负责配合裴家军行事。
其后,经数次商议,并经太子殿下上报元嘉帝,陛下亲下口谕,调拨京城火药库火药若干、火兵数人,先行炸开密道出口,再由御林军与裴家军共同进驻密道,进行最后一次搜索,确定无疏漏后,再行填埋。
昨日凌晨,那一声惊动满城的雷声,便是火药炸开洞口时发出的。
“胡大人今日带了多少人?”裴恕沉声问道。
此刻,他们正走在通往密道的山路上,稀疏的林木遍布道旁,偶有寒鸦惊飞,发出凄厉的哀鸣,将那漫山阳光亦变得肃杀。
第615章 山雨欲来
“回大人,胡大人所带兵马与我们相同,亦是两队,计六十人。”何廷正叉手道。
裴恕点头不语。
今日这种场合,太子殿下是不能来的,即便他要来,裴恕也会阻止。
炸药开山,绝非儿戏,那是极易引发山石坠落的。
虽然炸山乃是昨日之事,可是,谁又能保证那山石一定不曾被炸松、又一定不会于今日掉落?
事关殿下千金之体,裴恕自是万分谨慎。
一行人很快抵达半山腰,胡宗瀚直迎至路口,粗豪的笑声直震得那林中鸟雀“扑棱棱”飞起一片。
“小侯爷来得好早。”他抢先拱手行礼,满是虬须的脸上,笑意很是真切。
他与裴恕相识已久,二人气味相投,自来处得不错。
裴恕与他见了礼,当先便问:“昨晚守山,一切安好?”
昨日山东忽传急信,他须得先期着手这头一等大事,不曾亲至,只委派何廷正前来。
胡宗瀚朗笑道:“小侯爷放心,昨日一切安好,那火兵手法精熟,并无人员受伤。”
炸山也是极易死人的,听闻无人伤亡,裴恕略放下心。
他抬起头来,环视四周,见胡宗瀚身后两队人马,军容整肃、纪律严明,竟比裴家军还要强上三分,不由得心下暗赞:北疆铁军、名不虚传。
武德、龙骧、豹韬、飞熊,再加上威武、广武、兴武、英武,这八卫御林军,皆是元嘉帝亲自从北疆守军调拨来的。
与先帝时期不同,本朝皇城守卫兵马中,有一半儿来自于北疆,亦即当年元嘉帝亲率的那支人马,而剩下的一半儿,则依祖制,由勋贵子弟担任。
这却是因为,当年康王兴兵时,叛军兵临城下,京畿危如累卵,御林军阵脚大乱,险些酿成兵变,若非成国公在军中积威甚重,又乃勋贵之首,亲自率兵出战,没准儿康王就能攻进京城。
经此教训,元嘉帝对由勋贵子弟组成的御林军,委实不大放心,遂力排众议,执意北军南调,且所调军队皆为亲信中的亲信,而勋贵子弟若要入御林军,亦须先于北疆、西夷两处边境战场,历练一或两年,才择其优异者入列。
如此一来,勋贵子弟在皇城守军的力量,便被弱化了大半,而皇城护卫之严密,亦远强于先帝并前几位皇帝。
52书库推荐浏览: 姚霁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