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闺阁记_姚霁珊【完结】(721)

阅读记录

  身为大楚朝被刺杀最多的天子,元嘉帝有此安排,亦属情理之中。

  “前几日事忙,不曾动问,胡大人接手此地时,一切如常否?”裴恕提步前行,一面低声问胡宗瀚,面色颇为凝重。

  御林军也是前几日才接的手,在此之前,负责守卫小行山的,乃是禁军。

  和御林军不同,禁军只负责京畿部分守卫工作,乃是荫袭制,起始于太祖皇帝,历代君主或有添减,至今只剩五千余众,无论战斗力、军容还是军纪,皆比八卫铁军差了太多。

  听得此问,胡宗瀚笑容微滞,含混地道:“大体一切还是好的。”

  换言之,某些地方的守卫,并不完备。

  裴恕微微颔首,并不说话。

  发现这条密道后,皇城守卫又加了一倍,八卫铁军自不可须臾离京,小行山只能交给禁军。

  虽战斗力较强,然禁军的忠诚度却颇高,元嘉帝如此安排,亦自有其道理。

  所幸京城平安无事,待今日密道填埋,元嘉帝的后顾之忧,便又少了一桩。

  说话间,二将并行至密道入口,裴恕扫眼看去,便见那里横着几排大木桩,木桩皆以铁钉相连,桩下挖了浅坑,密密麻麻放置着倒插的铁刺,一直延伸至漆黑的洞内。

  “末将怕有人误入,先将洞口封住了。”胡宗瀚禀报道。

  裴恕斜起半边唇角,转身用力向他肩上一拍,笑道:“好家伙,真有你的!”

  那密道入口原极窄小,除非精通缩骨功,否则常人难以入内,无形中倒减轻了守卫压力。可昨天它被炸开,是个人都能进,胡宗瀚以此法封洞,也算万无一失。

  笑谦了两句,御林军便开始清除木桩等物,不消多时,那洞口便清理干净,大片岩石被火药醺黑,空气里残留着硝石的味道。

  “胡大人,你我各派一队人马进洞,余下人手一分为二,分一半儿去出口处汇合。”裴恕说道。

  他比胡宗瀚品级高上许多,又是元嘉帝钦点的,自是以他为首。

  胡宗瀚没有异议,立时将人手调派完毕,各小队依命行事,而他则于裴恕去了营帐。

  帐中备有茶点,二人各带亲兵入内,将帐门大开,正对着洞口方向。

  也不过就坐了一刻左右,胡宗瀚正与裴恕说及当年北疆战事,忽地,两名校卫飞奔而出,双双单膝点地,裴家军的校卫当先禀报:“禀侯爷、禀大人,末将等在里头发现了一样东西。”

  二人闻言,对视一眼,俱皆凛然。

  这康王密道里发现的物件儿,绝不会是什么好东西。

  “东西呢?”裴恕沉声问,身上的气息极为冰冷。

  那御林军校卫便道:“回侯爷、回大人,末将不敢作主,先叫人把东西看住了。”

  看起来,应该是裴家军与御林军同时发现此物,因怕有异,所以先行禀报。

  胡宗瀚一拍佩剑,长身而起,向裴恕道:“小侯爷,进去瞧瞧罢。”

  裴恕亦起身,启唇吐出一字:“好。”

  胡宗瀚先行两步,在前引路,二人步出帐外。

  天空有些阴沉,不知何时,厚厚的灰云涌来,一团又一团,阳光穿行其间,偶尔投下几束,稀薄无力,很快便又被层云掩尽

  山风渐冷,半山腰这一侧疾风犹劲,吹得众兵士盔顶朱缨飞舞,倒与那东南温泉的一带翠绿,相映成景。

  郎廷玉带着三十兵卒立在洞外,正猜测着密道里发现了什么东西,忽觉面上一凉。

  他方欲抬头,又一点冰凉落下,身后枯树“簌簌”连声,竟下起了雨。

  这雨来得突然,须臾便已成势,未几时,小行山已然被大雨蒙上一层水帘,山路两旁景物被大雨兜住,远处那一带绿意,更是如在雾中。

  第616章 心有灵犀

  “驾!驾!”数骑快马奔驰于京郊城外官道,当先二人顶盔贯甲,一着大红蟒袍,一着蓝金剑袖,虽大雨当头,二人身上却皆无雨具,只驱动坐骑,急急朝城内驰去。

  因下雨,官道上车马稀疏,一辆驴车慢悠悠行着,忽听身后马蹄声疾,那赶车的把式伸头儿一瞧,登时吓得变了脸,忙忙将赶车去道旁,“吁”地一声扯缰停车,索性不往前走,只待马队行过。

  那坐在驴车里的男子,乃是远道而来进京寻亲的,此刻见车忽地停了,他便拉开草帘,陪小心笑问:“老叔儿,咋地不走啦?”

  那车把式拿鞭子顶了顶头上斗笠,没好气地道:“没瞧见后头那御林军的旗子么?你要走你自走去,俺可不敢和这些皇城里的爷爷争道儿。”

  那男子本就随口一问,但听得“御林军”三字,哪里还敢再多问半句,牢牢地闭了嘴,缩回车中,凑去那漏风的壁板处,偷偷向后观瞧。

  “嗒嗒嗒”,马队风驰电掣般掠过驴车,那男子一眼便瞧见,缀后的那一骑上缚着面旌旗,黑旗上五爪金龙被疾风刮得不住飞动,一双龙目直望过来,威风凛凛,好似活物。

  那男子何曾见过这等架势,直骇得脖子一缩,擦着冷汗喃喃道:“我的个天爷爷,这头一遭儿进京,竟瞧见御林军,这是出了什么大事儿不成?”

  这一队骑兵,正是裴恕与胡宗瀚所率部曲,他二人急急回程,是需进宫面圣。

52书库推荐浏览: 姚霁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