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喜一家人_一夏天【完结】(86)

阅读记录

  赛亮无言以对,妻子是在教育他吗?可他学不会她那样的热爱啊。父亲和兄弟姊妹就像每天必须经过的路牌,他习惯他们的存在,但并不认为他们不可或缺,他可能真的很冷酷,二十二岁以前都不知道羁绊为何物。

  景怡在回家的路上就给史密斯教授打了电话,并将多喜的检查资料拍照上传至他的邮箱。教授所在的纽约正是中午一点左右,他和景怡约好下班后进行视频通话。

  景怡和千金等到凌晨两点多,史密斯终于出现在他书房的电脑屏幕上,二人以英文交谈。

  “史密斯教授,您对我岳父的病情有什么建议吗?”

  “景怡,你长年从事这方面的医疗,也算专家,我能想到的你应该都能想到。”

  耕作技术就那么多,技巧上有高低差异,可没人能用水稻种子种出甘蔗来。

  景怡料到教授也没有灵丹妙药,又问:“我想送老人去美国治疗,比如MD安德森癌症中心,您认为可行吗?”

  美国的癌症治疗水平位居世界之首,有多个知名的治疗所,位于休斯顿的MD安德森癌症中心是美国肿瘤治疗领域排名第一的大型医疗机构,每年成功救治很多癌症患者,在国际上知名度很高。

  送岳父去那里治疗起码能最大限度起到心理安慰的作用,从而更好的向妻子等人证明:他确实为此尽到了心力。

  然而史密斯教授站在客观角度中肯分析:“如果你和你的家人觉得有必要又能负担治疗费用,可以试一试,但对于胰腺癌的治疗,目前国际医学界都没能取得突破性进展,特别是中晚期病人,我觉得中国和美国的治疗方案不会有太大区别。而且你要考虑一点,患者是个年近七十的老人,又缺少在国外生活的经验,你让他来到完全陌生的环境,不仅要面对痛苦的治疗过程,还会遭遇语言不通和文化差异带来的苦恼,对他的心理反而是沉重的负担。”

  对啊,他怎么没想到呢?岳父不懂英文,如何能适应全英语的治疗环境,就算请了翻译也会产生巨大的孤独感。还有,国外的医院都不许家属亲自护理,他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生活,肯定不习惯那种住院模式。晚期癌症最考验人的意志,让他离开亲人离乡背井,恐怕对他有害无益。

  海啸般的无力感冲向景怡,他惆怅地向恩师求助。

  “那我还能做点什么呢?”

  “站在医生的角度只能尽力为他提供现阶段可以实施的治疗。但我想他现在最需要的不是治疗,是亲人的安慰和陪伴,这点只有你们这些家人能做到。”

  千金在一旁,胸口里像关着二十五只老鼠,无一刻不百爪挠心。真后悔没好好学英文,听不懂丈夫和教授的对话,只能通过他们的表情来猜测,情况似乎不太妙。

  通话结束,她扑上去抓住丈夫的手。

  “教授说了什么?爸爸的病能治好吗?”

  景怡不敢有所欺瞒,据实翻译了史密斯的意见,千金起初还不信邪。

  “美国的医疗不是很先进吗?我们可以试试他们研制的新药,死马当作活马医也行啊!”

  “胰腺癌主要是KRAS突变,国际上一直没研究出好的靶向抑制剂。”

  “那就去找最好的医院,请最好的大夫。”

  “美国的医院不像国内,只要病人和家属愿意,不管病情多危重都能住院治疗。他们那边的医生遇到错失最佳治疗时间的病人,会以没有治疗价值为由拒绝收治,就算肯收治,对胰腺癌中晚期病患的治疗手段也和国内没多大区别。”

  千金犹如高空坠落的花盆,从心底里响起粉身碎骨的惨叫。

  “这么说,爸爸真的没救了?怎么可能呢,他现在还好好的啊,慧欣阿姨不说,我都看不出他有病。”

  “胰腺癌病情发展迅速,早期没有明显症状,等到发病通常时间就所剩不多了。”

  “你不是大夫吗?读了那么多书,为什么治不好我爸爸的病?爸爸不能死,我不要他死!”

  千金知道丈夫曾被很多人这么指责过,以前总是开导他:“医生又不是神,怎么能起死回生,那些人就是无理取闹。”

  这时她才明白“无理取闹”其实是种自卫反应,人们为逃避惨痛现实只好拿医生来做挡箭牌。

  她不想伤害丈夫,可此刻除了他,她还能向谁寻求庇护呢?

  景怡急忙抱住失声痛哭的妻子,风浪再大也要做她的救命稻草。

  “你别急,还有希望。先安排爸到我们医院住院,按常规疗法进行手术,术后再进行放化疗,爸吉人有天相,会挺过去的。”

  千金百分百信任他,以为真的还有一线光明,忙说:“那你要找你们医院技术最好的大夫为爸爸动手术。”,顿了一下急忙补充,“我不是信不过你,是怕你紧张。”

  “我知道,你就是让我上我也不敢啊,我们医院有位周教授是肿瘤外科的专家,成功完成过好几起胰腺癌手术,技术在国内首屈一指。明天我正好要给一个胰腺癌患者动手术,他会过来指导,到时我就请他为爸主刀。”

  景怡擦干妻子的泪水,搂着她,用言语替她寻找安全感,自身却陷在忐忑里。手术风险大还在其次,最可怕的是目前根本不清楚岳父的病情究竟发展到了什么程度,也许到了手术台上打开腹腔,会发现癌细胞已经大面积转移,那么即使是比周教授高明十倍的大夫也将束手无策。

52书库推荐浏览: 一夏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