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二家里老二说了算——口粮谁也不敢克扣到他爹娘头上。
这样一来,那往后谁敢给你老丈人气受?小五就是离开县城,还有院子留着给他爹娘住。他们老两口有口粮,又有钱又有院子,日子过得不要太自在。”
张春明听了不可置信地张着嘴看着他爹。有这么邪乎?
“你看你娘都点头了。你想想,你媳妇和你小姨子还有老二都住在一片。他家院子刚好在中间,他爹娘住在那,还有什么比这安排更好?”
张春明听了皱了皱眉头,“用得了这么麻烦吗?往后我老丈人跟着他们回去就行了。既然不放心就跟着自己身边得了。”
张会计白了他一眼,“你老丈人他们不会想儿子孙子?他这样安排多好!你老丈人他们想去京城呆段时间就过去,想在老家就回来。他是真正孝顺,都替父母想尽办法了。张老二tmd真有福气。”
张春明见他爹粗口都出来,顿时哈哈大笑,可随即他心里酸酸涩涩的,他让他爹娘受苦了。
“哭丧着脸干吗?爹是羡慕他,可也没觉得自己多差。我和你娘有你这老儿子也是福气。我们不跟他比,跟别人比还不强的一百遍。老院都是我自己的,谁敢给我气受?你回去好好照顾自己,别担心爹娘。”
父子俩聊了会,张春明谈起那天食堂里张国庆提醒他的事。
张会计笑着摇摇头。他儿子读书读傻了,幸好没当官。
他细细的掰开事情分析给老儿子听。告诫儿子以后少发言,多看看。古人常言一失足成千古恨,可一失言何尝不是成千古恨。
事后,张会计目送老儿子离开,内心忐忑不安。他真担心自己老儿子性子憨厚太正直。要是不需要在食堂吃饭,他有口粮,他真不愿意回村。如今他真不愿意看到儿媳妇们的假笑。
此时张会计绝对料不到,很快的一个选择处于他眼前,回县城还是待村里?回县城自己安心可拖累了孩子,不回县城自己糟心可能填饱肚子。
选择很难,更难的还是……
第375章 铁啊铁
热闹非凡的街道食堂生活没过几天,王大娘与居委会的工作人员们开始宣布一条最新消息——炼铁。
食堂里大伙正在用早饭,听了议论纷纷。
“大家都先安静下来。你们吃食堂,家里铁锅有什么用?吃完早餐,大家回家将所有的铁制品收集好放在门口。我们很快在中午前上门。你们都自觉点,可别让我们上门还要自个动手。”
有人赶紧问道:“大娘,你说的所有铁制品,是不是除了厨房里的东西,家里剪刀锄头都要捐?”
“对。你们回去仔细查看,只要是铁,我们都要上交。各个街道早上都开始行动,可不能让别人赶在咱们前面。”
又有人哈哈大笑,“放心吧。咱们街道不是第一也是第二。我回家就让我媳妇把柜子上的拉手都给撬下来。”
紧接着,马上又有人出口:“我家大门还是铁的,大伙过会来帮把手。”
王大娘见大家态度积极,她高兴的鼓起掌,引得全场跟着拍掌。
热烈的掌声一直延续,她用手压了压,大家安静下来后,接着说道:“既然有铁了,那我们就要有炉子。为此,我请了咱们崔师傅指导怎么建高炉炼铁。现在有请咱们的崔师傅上来说几句话。”
张母偷偷扯着老儿子的袖子,一脸着急地看着他。
张国庆笑眯眯地朝她点点头。
张母顿时乐得哈哈大笑,指着前面上前的崔师傅,“咱们快听听人家大师傅怎么说。”
崔师傅站在一张凳子上,语气激动的大声高喊:“……咱们几条街道人多。人多有什么好处?人多力量大!因此我们比别人更要努力抢全县第一。咱们团结在一起,努力练出更多的铁,让全国人民看看,让东北人民看看……”
张母听得迷瞪了会,低声问家人,“他咋还不说咋建炉子?这是干啥呢。”
张国庆闻言,握拳放在嘴角,咳嗽了几声,说道:“人家太激动了还没想好。”
“我见过这位大爷好几回。每次都是他和人家在唠嗑。娘别急,再等等。”张美丽赶紧说道。
周娇看了眼张国庆,刚想说句话,却听到上面崔师傅讲到正题。她立即扭头看向前面。只见人家手随语动,大声高论,口吐飞沫。
“……所以咱们要在小广场那建高炉……”
周娇暗喜,幸好在小广场,要是在她家附近自己不得呕死。
“……要建就建最大。哈哈……开玩笑的。我说得是全县最高最大的高炉,你们说怎么样?咱们大男人,老少爷们怎么烧不出第一名?你们说对不对?”
有妇女立即高喊,“崔师傅,男女平等。我们女人也可以烧炉子。麻烦你老再添一口炉
子。”
张国庆头疼的望着那个妇女。这个死疯子,他媳妇被她给害惨了。不等他想出借口,更多的女人喊着多添几口炉子。
郁闷得张国庆只想上前拍死这些傻娘们。
四处响起此消彼长的发言声,一直持续到临近上班时间,得出修一口九米的高炉,全街道属下的家家户户不管老幼全部参与活动。
52书库推荐浏览: 红烧豆腐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