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我看中这门神了?”青年反问,尾调轻扬,颇有几分挑逗的意思。
“画的好,自然招人喜欢!”
“哈哈哈,给我拿五幅。”
一副弱不禁风模样的青年,笑声倒是十分爽朗,一口气买五幅,想来家境足够殷实。
“哎,好!”陆大牛麻利的取了五幅,拿油纸包好,仔仔细细的系住,递给了那青年。
王秀盯着姜宁手里的铜板子,她没什么学问,堪堪只能数的清五十以内的东西,见过最多的钱还是昨日齐氏拿给她的。
就这几幅门对子,居然能卖五十文钱!
“卖,门对子了。”
“二嫂子,你声音太小了!”陆大牛听到王秀如若蚊蝇的吆喝声,立马给她示范了几句,“你别害羞,这里也没人认得咱们!”
卖出去第一幅,接下来就容易许多,不到下午,所有的门对子都卖了出去。
姜宁将钱分成三份,“大牛哥,这是你的,之前说好的,你替我卖东西,给你一成利,诺,拿着吧!”
陆大牛喜滋滋的接了。
“二嫂子,这是你的。”
王秀连忙摆手,“不,我不能要,我也没帮多少忙!”
“二嫂子,你就拿上吧,你不拿,宁娘会不高兴的。”
“就你厉害!”姜宁作势要打油嘴滑舌的陆大牛,被他笑着躲了过去。
王秀接过姜宁递过来的钱,沉甸甸的,她突然不知道应该拿这些钱做什么,原先是想买一双暖和的绣鞋或是买一根雕花的木簪子。真赚到了钱,她却舍不得了,只想存起来。
姜宁将剩下的钱全买了红纸,又买了一支上好的毛笔和砚台。
“走吧,早点回去还能去我家吃一顿热乎的锅子。”
陆大牛一听要吃锅子,连赶车都顾不得了,转过脸兴奋的提高了嗓门,“婶子今儿要做锅子?好就没尝过婶子的手艺了,我能带我娘去不?”
“你娘这会儿应该已经在我家了,咱回去商量商量接下来卖门对子的事,二嫂子也去,吃完让大牛哥送你回去!”
“好。”
......
大冬天能饱饱吃一顿热乎的锅子,是乡下人一年到头最大的盼望。
提前用大骨熬煮好的鲜香奶白的汤,丢进去几把秋天采来晒干的山菌子,大火烧开,就连锅里沸腾的热气都是鲜香四溢。
一家人围在热气腾腾的煮满了食物的锅子前,说说笑笑,再佐上一碗温烫的酒,不必山珍海味,乡下最常见的萝卜白菜,吃下去都浑身舒坦,酣畅淋漓。
陆景深坐在姜宁左手边,他吃饭慢,又只顾着往锅里添菜,一顿饭下来,姜宁觉得他可能还没自己吃得多。
于是趁着热汤锅给他做了一碗面条。
门对子这种年货,必须得抓住时机,再晚,各家各户备下了,自然就卖不出去了。
陆景深盘腿坐在炕上,身上披了件竹青色的外袍,他写字很快,全神贯注的认真模样像极了上辈子初遇时的李远亭。
那时的李远亭还是个风流倜傥的翩翩少年郎。
容貌俊朗,出口成章,恰恰是她最爱的模样。
盯着陆景深棱角分明的侧脸,她有些恍惚,仿似记忆里曾出现过他的影子。
姜宁摇了摇头,她上辈子根本就不认识他。
炕床上摆了厚厚一沓写好的门对子,已经分类叠好。
并不十分高级的纸张,有了陆景深的字,倒像是刚从书斋里拿出来的镇店之宝一样,顿时,姜宁对明天的出行也多了几分把握。
“深哥,我做了点面,先把面吃了再写吧?”睡前不宜多吃,是以姜宁盛的面碗里汤水居多,小心翼翼的端着,生怕洒了,转头看向齐氏,“娘,您要不要再喝点汤,我放了点您爱吃的干萝卜,很鲜。”
齐氏下午吃得有些多,笑着摇了摇头,将之前裁好的纸归拢在一处,整理出几块边角料,她手巧,剪出两朵怒放的腊梅。
“呀,真好看,您剪得真好看。”
齐氏又拿了一块稍微大些的红纸,刷刷几剪子,再展开,两只翩翩起舞的蝴蝶落在牡丹花上,惟妙惟肖。
“哈哈哈,好多年不剪,生疏了。”
姜宁拿过来,齐氏剪的窗纸是过年过节,家家户户窗户上常贴的样式,上辈子,每逢过年,院子里的小丫头们都会围坐在一起,比谁剪得好,最后得胜者,作品就可以贴在窗户上。
那会儿,院里有个丫头,手十分讨巧,会剪各式各样俏皮的小动物,模样笨拙可爱,十分招人喜欢。
“娘,您会剪十二生肖吗?”
齐氏摇了摇头,“从未剪过,你喜欢?”
姜宁指着窗户上一片空白的地方,“明年是龙年,若剪一条威风凛凛的龙贴在这儿,多喜庆!”
52书库推荐浏览: 月藏海雾 穿越重生言情 种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