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庶得正_姚霁珊【完结+番外】(101)

阅读记录

在大堤最左面的一片乱石堆中,傅庚死死捏着手里的烂糙与沙子,抑制不住地浑身颤抖,一股悲怆之意从心底深处升上来,令他眼底充血、咬牙切齿,衬着他青白的面色,看去如同厉鬼一般。

他终于可以确定,他的判断没错,青阳大堤确实有问题。

一万石、三万民夫、三百五十万两白银。

傅庚咬着牙、拧着眉,面上露出似笑非笑、yù哭不哭的神qíng来,叫一旁的行舟看得心惊ròu跳。

自从在洪平县的荒山上发现了被开采过的痕迹之后,傅庚便一直心中存疑。

陂县修筑大堤,为何要跑去洪平采挖石料?陂县虽无高山,但相邻的泗城却是有的,舍泗城而取洪平,道理何在?那洪平离陂县路途远且不说,一路官道崎岖,当年运石亦是采用水运加陆运的方式,耗时颇久方才完成的。

便是为了弄清这舍近求远的道理,傅庚悄悄布置下了人手,明查暗访了近一年的时间,直到昨天往陂县来的半路上,他才收到了确切的消息,证实了洪平的那座荒山,其实是一座小银矿。虽然山上的矿石已经基本被挖空了,但那矿chuáng留下的痕迹还在。而这座小银矿,并未上报朝廷,是被人偷偷开采的。

收到这个消息后,傅庚便更加确定了青阳大堤那一万石中,必有水份。所以他才会连夜至此,趁着夜色叫人扒开大堤最外层的碎石。此刻,他捏在手中的便是大堤内的填埋之物。那既非石料与糯浆,亦非糙垫与砂石,而是烂糙与沙子。

用这样的材料建成的大堤,不被冲垮才怪。


第151章

多年前陂县大水一案,柳知县因抗洪不力而被罢免,不久后便即病故。而他病故后第二天,柳家便遭了一场火灾,柳公书房尽付一炬。傅庚后来拿到手的那份残缺的食水账目,还是柳妤——亦即傅珺的琴课先生柳夫子——无意间夹在琴谱中保存下来的。

现在想来,当年那场火灾必是人为。而柳公若非病重身故,只怕也难逃一死。

一念及此,傅庚眸中寒意大盛。

那些蛀虫捆绑在一处,必定齐心合力,上头的压住不报,下头的则各施能为,瞒天过海,更兼京中还有人相助,柳公便成了替罪羊。至于那几个相关人员,只需不痛不痒地申斥几句,明降暗调地将人保下来,此事便周全了。

傅庚暗暗冷笑了一声,示意行舟取出块gān净的布巾来,他将那些烂糙与沙子包了一些进去,随后将布巾包好,揣入怀中。

此刻已是天色微明,大堤之上多了不少人。傅庚知道自己的行迹藏不了多久,大堤上已有人往这边看过来了。

“爷,咱们快走吧。”行舟低声道,随后便招呼几个随行之人将傅庚护在了当中,挡住了那些人的视线。

傅庚遑夜至此,随行只带了行舟并平南侯jiāo给他的三个亲信,这几人皆是信得过的。至于胡仲,他另有安排。二人同时失踪只是放了个烟幕弹,叫人误以为他们必是在一起的。他还叫一个亲信粘了假胡须,穿了胡仲的衣服。扮作胡仲的样子,以期混淆对方视线。

三年来的隐忍,三年来的暗中调查,终于在今天有了巨大的收获。那一刻,傅庚蓦地便想起了王氏,心中泛起阵阵酸楚。

她活着的时候,他没能护得住她。而今他也算求仁得仁。他甚至还有些期待与她的重逢,在尘世的另一端,在huáng泉路上,他一定要亲口跟她道歉。求得她的谅解。

傅庚长出了口气。举目向堤边的几座帐篷看去。那里是县上官员的休息之所,最中间的那一座,便是程煜的帐篷。他抬腿便往那里走去。

“爷,您要去哪儿?咱们还是快走吧。”行舟焦急地道。

傅庚转首看了他一眼。眸中含着淡淡的笑意道:“你当我们现在走得了么?”

行舟闻言不由面色大变。正待说话。却听前方传来一人的声音道:“前头的可是知州大人?”

傅庚的面上便露出一抹讥讽之色来,转首时,那讥色已然换作了身为上官的端肃。咳了一声道:“正是本官。来者何人?”

来人是个胖大的中年男子,穿着一身长衫,看样子应是衙署中人,闻听傅庚之言,那人面上的神色动了动,忙一躬到地,口中道:“下官乃是陂县县丞周勖,不知大人到此,失于迎侯,望知州大人恕罪。”说罢又一脸谄媚地将声音陡地提高了八度,大声道:“知州大人在此,大家伙速来拜见。”

他这一声吼中气十足,震得行舟耳朵嗡嗡作响,连不远处的那片杂树林也跟着抖了一抖。那堤上堤下之人尽皆听见了,不少人便奔了过来,民夫们则皆在原地跪了下去,巨làng涛天声中只听一阵参差不齐的“拜见知州大人”的声音。

见此qíng景,行舟忽然便明白了方才傅庚话中之意。他原就发白的面色而今更加苍白,不由自主便上前两步,将傅庚护在身侧。

傅庚抬手扶了扶头上的细蔑斗笠,又将身上的金丝针蓑衣整了整,方淡淡地道:“都起来吧。”

那周勖抢上前两步,殷勤地挤到傅庚身边,讨好地道:“知州大人冒雨巡查、心系百姓,真是爱民如子啊。”

此刻,那帐篷中也走出几个人来,当先一人身材修长、瘦削挺拔,正是县令程煜。

程煜昨夜熬了大半个晚上,方才歇下不到两个时辰,听闻知州大人到了,忙出来相迎,见了傅庚便拱手道:“下官来迟了,大人是何时到的?”

傅庚道:“我也是才到,方才往那堤边看了看。”

周勖忙道:“大人辛苦了,快请去帐中坐坐。”说着便殷勤地伸出只手来,引向旁边的一座帐篷。

傅庚看了他一眼,转向程煜道:“程大人,本官正有事要与你说,便去你帐中坐坐吧。”

程煜看了傅庚一眼,见傅庚面色如常,左手食指却在身侧点了两点。

程煜一见之下,差点便动了神色,忙借着行礼的当儿垂下头去,掩去面上的激动之色,恭声道:“大人快请进。”

傅庚便背着两手,迈着四方步进了程煜的帐篷。那扮作胡仲的随从并行舟等四人却是留在了帐外,不一时,程煜的亲随也退了出来,帐中只留下了傅庚与程煜二人。

那周勖在离帐篷约一丈处便止了步,领着一群衙署之人躬身肃立,此刻见傅庚与程煜摒退旁人,明显是要密谈,他那张满是横ròu的脸上早没了谄媚之色,眸中却闪过一丝狠厉。他不动声色地朝身后几人看了看,又往方才傅庚来的方向看了看。

他身后的几个人便无声地转身离开了,看他们去的方向,却是往傅庚方才来时的那堆乱石而去的。

此时,帐中的傅庚已经取出了布巾包,一面示意程煜看,一面高声道:“你守在堤上这几日,那水势如何?”说着又向帐外瞄了一眼。

程煜亦向外看了看,gān脆站起身来,挡在帐篷的门口处,口中大声汇报着堤上的qíng况,眼睛却看着那布巾包里的烂糙与沙子,先是面露不解,随后便明白了过来,不由眉头深蹙,面上露出了忧虑之色。

傅庚见状,便起身走到他面前,从怀中抽出一张纸来叫他看,在那上头写着他对此事的推测。

据傅庚推想,那些人发现洪平的银矿后,便借着修筑大堤采挖石头的名目,偷偷开采了矿山,再将银矿当作修堤的大石运出,半途中再换成碎石、沙子与稻糙。如此一来,银矿到手不提,更可从那三百五十万两的修堤款上贪墨不少下来。

那程煜一目十行地看完,一双熬得发红的眼睛里,蕴满了愤懑与怒气。拿着纸的手也微微颤抖着,额头上青筋根根冒起。

这位年轻的士子到任陂县不到一年,他的授业恩师,便是柳县令。


第152章

当年柳县令因过被罢免,还被扣上了贪墨的罪名,程煜是坚持不肯相信的人之一。

无奈彼时的他不过一介士子,人单力微,他说的话不会有人听。更何况柳县令不久后便病故,其家人亦远走京城。程煜心中的这份疑惑便只能搁在心里。

后来他高中举子,又于一年前调任陂县。傅庚一眼便看出,程煜乃是真正肯为百姓着想的好官,再加上柳县令之女柳妤当年离开固州时,亦曾说过:整个江西官场最值得信任之人,便是程煜。

因此,早在半年前,傅庚便与程煜暗中联起手来,共同调查当年陂县大水一案。

不过这陂县县衙中的绝大多数成员,皆是当年在柳县令手下任职的,其中究竟有没有知qíng者,甚至有没有加害者,程煜不得而知。因此他不敢冒险查证,更不能轻举妄动。

直到chūn汛来临,程煜才有机会光明正大地来到青阳大堤。然而这几天暗中查下来,这大堤表面看来十分牢固,以周勖为首的一群官员又整天跟在身边,因此程煜基本上没查到什么线索。

此刻,他看着那布巾包里的碎沙烂糙,还有傅庚写的这张纸,已然明白,这青阳大堤当年修筑之时,必定有人贪墨了巨款。竟还有胆大包天之人,借机偷采银矿。按大汉朝的律法,偷挖矿山之罪等同于谋国,按律当诛。

想到这里,程煜不由又想起当年恩师病故的qíng景来。心中涌上一股悲愤之qíng。

傅庚上前一步,伸手向程煜肩上拍了一拍,安慰地对他笑了笑,随后便抬高了声音道:“程大人,现在陂县城中已经被淹,你身为一县之长不守在城中,跑到这里来作甚。还不速速回城去?”

说罢傅庚又凑到程煜耳边,以极低的声音耳语道:“你带上我的信,还有这包东西,速速前往固州与胡公汇合。他会告诉你下一步怎么做。”

程煜接过布包与信件。高声道:“知州大人,青阳大堤qíng况危急,下官以为还是留在此处为上。”随后又低语道:“大人也请速速离开,此地不宜久留。”

傅庚淡笑低语道:“我可不能走。我若走了。必有人会起疑。我需得留在此处牵制那些人。”

程煜吃惊地抬起头。却见傅庚向他点了点头,又低声道:“你走比我走更容易,盯着我的人太多了。”

程煜立刻摇了摇头。表qíng坚决地低语道:“不行,要走也是大人走,下官留在此处。”说着又大声道:“大人还请三思啊,此处危急,下官必须留下。”

傅庚面露焦急之色,压低了声音厉声道:“我叫你走你就走,再迟只怕就来不及了。”又抬高了声音道:“此处由本官坐镇,你还不速速回去!”

程煜却根本不理他,只大力将布包与信往傅庚怀里一按,大声道:“请大人三思。”

二人一面相持不下,一面又不得不抬高了声音作假迷惑旁人,从外头听着倒像是起了争执一般。

那帐外经过之人,或是某些有意留守下来的人,听了程煜帐中的动静,表qíng各不相同。有几人便悄然跑开,往大堤或是其他几处帐篷中报信去了。

52书库推荐浏览: 姚霁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