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田之流放边塞_四月流春【完结】(177)

阅读记录

  “唉。”潘嬷嬷一声长叹,老迈嗓音沧桑,“这种提心吊胆的日子,也不知何时才是尽头。”

  姜玉姝立在阶上,目送四道身影远去,咬牙振作,转身说:“别怕,早晚会苦尽甘来的!”她雷厉风行,招呼道:“明早我得去县里一趟,咱们赶着先把红薯收了,顺手种第二茬,才半亩地,一天之内可以忙完。”

  “好嘞!”邹贵和胡纲两个半大小厮,勤恳恭顺,率先跑去收拾农具。

  周延妻打起精神,笑道:“村里好些熟人想看个新鲜,我去喊她们一声吧?”

  姜玉姝爽快答:“行!我答应了的。”

  刚忙完夏收,村民却无暇休息,马不停蹄地准备下种,家家户户忙碌烧制草木灰,并即将给土豆催芽。

  但郭家一招呼,立马叫出了二三十个大姑娘小媳妇,肩扛锄头手提镰刀,一路谈天说地,赶到红薯地后,兵分三路:割剪薯藤、挖红薯、起垄种第二茬。

  几十人齐动手,只半天,便忙妥了活儿。

  郭家借了几辆板车,把红薯和农具、剩余的大捆薯藤等物全往上搬。

  “啊呀,半亩地而已,竟收上来这么多?要是能称一称就好了,看看有多少斤。”里正妻弯腰拣起一个红薯,掂了掂,惊叹不已,感慨道:“唉,明明我们才是庄户人家出身,可论种庄稼,却比不上半路出家的,传出去真叫人笑话。”

  “数箩筐,我估摸着,至少有一千三百斤左右。”

  民以食为天,其余村民兴奋且好奇,附和道:“奇怪,她种什么都能丰收。”

  “不知道了吧?这是人家琢磨的新种薯。去年我路过郭家时,就看见她把红薯切成小块养在水里,养出苗来栽进盆里等开花,看着特别有趣。”

  “都城大户人家出身,果然不一般,懂得多。”

  ……

  耳畔七嘴八舌,姜玉姝习惯了被包围恭维的感觉,落落大方,本着感谢之心,便道:“多谢各位特地抽空前来,如果没有帮手,我们估计得忙到天黑。这半亩红薯,事先我已经问过庄主簿了,属于郭家、由郭家自行安排,你们若是不嫌弃,都拿些回家尝尝!”

  “嗳哟,这怎么好意思呢?”

  “其实我们没帮上什么忙,光顾着闲聊了。”

  里正妻搓搓手,赔笑问:“薯藤剩下许多,能不能给我一些?我家有一块坡地,白空着,倒很想种上红薯,给孩子们吃个香甜。”

  “我家也有块坡地!曾种过红薯,但结得太少,辛辛苦苦,根本不划算,就改种南瓜了。”

  “也给我一些,行吗?”

  姜玉姝丝毫不意外,慷慨一挥袖,“区区薯藤而已,统统拿去!各位看着办分,每家应该够分个一亩的量。”

  霎时,众村民喜笑颜开,争相卖力帮忙,把大捆大捆的红薯藤搬上板车,急欲分了供各家种。

  翌日清早,朝阳明媚。

  两辆马车停在郭家院门外,庄松乘坐头一辆,后一辆给姜玉姝,官差们骑马。

  姜玉姝荆钗布裙,整洁素雅,举手投足从容不迫,端丽中透出些许英气。她一边往外走,一边嘱咐:“我这趟出门,归期暂无法确定,屯田事宜,你们按之前的方法,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不必特地等我回来,以免延误农时。”

  “您放心吧,我们大概都学会了,学着村里忙活,应当不会耽误农时。”种地年余,周延颇有信心。

  潘嬷嬷叮嘱道:“翠梅、邹贵,你俩跟着出门,千万要照顾好少夫人,明白吗?”

  “明白!”邹贵背着包袱,劲瘦机灵。

  翠梅提着行囊,脆生生答:“嬷嬷放心,我一定寸步不离地服侍我们姑娘!”

  “明白就好。”

  突然出远门,一切匆匆忙忙,姜玉姝继续嘱咐:“盛夏炎热,三弟,你最好待在家里,闲来无事时,不妨看看书、练练字、弹弹琴,等我从县里回来,给你多带几本书解闷。”

  “多谢二嫂。”郭弘哲刚送走兄长,又送嫂子,家中一下少了两根顶梁柱,陡然失去依靠,令其内心闷闷且惴惴,小声问:“你、你一忙完就会回来的吧?”@无限好文,尽在晋江文学城

  姜玉姝迈出院门,好笑地答:“当然了!我不回来,待在县里做什么?”

  “这就好。”郭弘哲止不住地胡思乱想,莫名害怕,唯恐裴文沣趁机扣留表妹。

  须臾,姜玉姝和翠梅登上马车,邹贵与一名官差共同赶车,“驾!”

  姜玉姝掀开帘子,探头说:“不用担心,我一忙完就回来。”

  “保重!”潘嬷嬷等人追出一段,不舍至极。

  三日后的傍晚,姜玉姝一行人抵达赫钦县衙。

  “废物!”

  “蠢货,这么件小事都能办砸了,简直废物!”

  县令潘睿大发雷霆,脸色黑如锅底,愤怒把茶盏、公文、笔架等物扫落,“当啷~哗啦~“一阵响。

  地上跪着一小吏,瑟瑟发抖,不住地磕头,磕头求饶道:“大人息怒,小的知错了,求您宽容饶恕一回。”

  裴文沣端坐一旁,温和劝说:“潘兄,消消气,大热的天,仔细气坏了身体。”

52书库推荐浏览: 四月流春 穿越重生言情 种田文 甜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