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雪宁_一宁不宁【完结】(92)

阅读记录

  两个孩子也早已困得不像样,雪宁和花婶儿带着两人去后堂洗漱,直到把两个小祖宗都哄睡、安置好了,雪宁这才又来到了千城他们吃饭的地方。雪宁怕他们几个大爷们儿、小爷们儿都喝醉了,连个招呼他们的人也没有,这大年下的,别再凉了病了。

  屋里,欧阳行虽然年纪大了,酒量却是比朝合他们小孩儿强多了。雪宁看着他只是微醺,还没有到醉的感觉。再看千城,舌头都大了,还向欧阳行不停的敬酒。

  欧阳行最初的时候,听见朝合喊徐书林为小徐,便问道,“这位后生,你姓徐?”

  雪宁刚走到门口,就听见欧阳行问姓徐的事情,她不由自主地站住了脚。心忽然跳的很快,雪宁用尽办法都平复不了自己过快的心跳……雪宁在心里默念:徐稚,他们说的是关于你的事情吗?

  果然,心跳平复了很多。

  徐书林虽然醉眼朦胧的靠在朝合肩膀上,但也听到了有人问他话,便回答道:“回……回……回欧阳先生的话,小的就是小的姓徐,名叫徐书林。”

  “哦?你是漳浦县人吗?”

  “对,是漳浦县陈……陈厝镇人……”

  “陈厝镇,你可知陈厝镇有一个徐祥森,徐老爷?”

  徐书林摇摇头,道“不知道!”

  欧阳行有一瞬间的失望,再想想也是,道:“你不知道也是应该,都十年了,十年前你恐怕还不记事呢!你听这里的人提起过这位徐老爷吗?”

  徐书林抱着朝合的胳膊,又摇摇头说:“没……没听过!”

  然后就又靠在他肩膀上眯瞪起来。朝合让他回屋去睡觉,徐书林不愿意去,说太远,懒得动。让他回朝合的屋儿去睡觉,他也不动弹,朝合干脆不管他了,他愿意歪着就让他在这儿歪着吧。

  “唉……就算曾经有这么一号人,你也是不记得的。就算有记得的,恐怕也得假装不知道。”

  千城问道:“怎么?这位徐老爷,是先生的故人?”

  “是啊!当时我们同为读书人,一同在漳浦县读书。莫逆之交啊!”

  朝合说道:“晚辈来这里上任一年多了,从来没有人听人提起过这位徐祥森这个名字。”

  欧阳行不知是不是喝酒喝多了,还是提起故人悲从中来,眼睛里有了水光。“没有人提起是对的,徐祥森这个名字,估计在整个沐州府都是禁词,没有人敢提起的。”

  朝合问道,“先生,这是为何呀?他这不就是一个人名吗?还是说一个人曾经犯了谋逆大罪?”

  欧阳行苦涩一笑,说道:“这可不单单是个人名,这个人名现在之所以能成为禁词,那事情可就曲折了。”

  “先生,怎么回事?能跟我们晚辈们说说吗?”

  欧阳行叹了一口气,说道:“老夫和徐老爷年纪差不多,一同长起来,一同读书。不过他在徐厝镇……这个徐厝镇,就是现在的陈厝镇。徐家在镇上很有名望,真的是当得起书香门第四个字。这个现在的陈厝镇估计是十年前改的名字。”

  朝合用自己胳膊当枕头,让徐书林趴着睡觉,和千城静静的听着。

  “后来,才十一二岁的徐老爷来漳浦县读书,我们刚好在同一个书馆。慢慢相处之下,就成了知音。后来又一起去府城求学,那时实为莫逆了。当时我们约定要一起去进京赶考,但家人忽然来报,他的爷爷突然去世了。无法,他只能回家奔丧,而当时我只能独自启程去京城赶考……后来,便再也没有见过……当时谁也没想到,那匆匆一别,便一生再也不得见了。”

  欧阳行可能酒喝的太多了,化作了眼里的泪。

  “先生,既然只是个读书人,怎么会……连名字现在都不能提了呢?”

  “当时徐家出事的时候,是十年前,老夫远在京城,并不太清楚事情的经过,只知道事情的结局。当时老夫气的晕过去好几天,为我的挚友抱屈。但是,我却无能为力啊……直到老夫今年回来,知道了孟校长和他的爹爹孟大善人。当初孟大善人和徐老爷也是神交已久。因为徐老爷父亲的名号叫徐大善人。我跟孟老爷在一起谈话,才得知当年的事发经过。”

  “你们年纪小,应该不记得十年前所发生的事情了吧。十年前,户部曾经发生了一起震惊天下的贪墨案。数百官员受牵连,无数官员的家人奴仆,都因受牵连而死去……”

  千城道:“那时我九岁多,我记得,我随着父亲娘亲住在乡下老家。虽然不清楚事情的经过,但是那一年死了很多人是真的。我读书的时候那些事情已经过去好久了,我们的先生还在跟我们说,说那样的事情,想起来就让人感觉后怕。怎么?先生,这件事跟徐家老爷有关系?”

  “其实这件泼天大祸跟徐老爷子没有关系,跟徐家的二爷有关系。”

  “徐家的二爷,那就是徐老爷的弟弟喽?”

第45章 徐家往事(二)(加更)

  “对,徐家的二爷,名叫徐祥阔。这位徐祥阔,是一个聪明人。虽不爱读书,但为人却是十分的八面玲珑。在家被逼着跟着他大哥读了几年书,然后便上京赶考,赶考之后竟得了一个同进士的名次。名次虽然不理想,但他人却是十分的会钻营、会笼络人心。他不知道用了什么办法,搭上了吏部的官员。竟然在不到十年的时间就做到了户部侍郎的位置。户部侍郎的是什么官?那可是从二品!他兄长早就劝他要修身养性,可这位徐二爷因为在家时嫌受他兄长的管教多,到了京城,天高皇帝远,便再也不听他的话了。还是一心在京城钻营、笼络党羽。都做到了户部侍郎的位置了,他仍然不消停,然后就惹出来了十年前惊天的户部贪墨案。听说,光从他在京城的宅邸查抄出来的东西,不说古玩玉器,光金银财宝,就有上千万两之多……做户部侍郎不过十多年,就贪墨了这么多?唉……”

52书库推荐浏览: 一宁不宁 穿越重生言情